APP下载

感情止损模式

2016-06-21赫北

幸福·婚姻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甘心安逸感情

赫北

一段感情,究竟糟糕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放手不爱?这是好友辛琳最近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缘于她正在经历着的一场纠结的情感选择。要说辛琳和大友的爱情,也算是一段比较传奇的经历,他们以轰轰烈烈到难以置信的网恋为开场,在最好的年华里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相爱相杀之后,最终走进现实中的婚姻。辛琳坦承,这是一段不掺任何杂质的真爱,她被大友吸引,连他说话时总是那么温温柔柔的语气都觉得迷人。辛琳觉得,大友为人温和,万事有商有量的尊重,正好与自己风风火火的性格互补。

这段婚姻的成败,大半归因于辛琳,要不是她的主动争取,他们最终肯定是要互相错过的。可现在让辛琳受不了的是,当初大友被忽视的那种不积极、不上进和不勇敢的气质,一点点地渗透和影响到了现在的生活。比如,他喜欢过安逸的生活,甘心窝在一个小公司,领着刚够花的薪水;还比如,赚得少也就罢了,可他休息在家的时候,玩游戏一玩就是大半天,家务活全都不看在眼里……

这些都让辛琳感到不满,觉得大友是个没野心、没担当的男人。如果生活就此这般下去,那么未来万分堪忧。辛琳的抱怨,大友不是不知道,偶尔他也会振振有词地说:“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啊。”这半年来辛琳几度想要分手,可她总是于心不忍。其实她自己清楚得很,面对分手,更多的是不甘心,不甘心于曾经的那些付出。特别是当辛琳发觉自己怀孕了,她犹犹豫豫地向众友发出疑问:这个孩子到底该不该要?

可惜,辛琳不是个经济学者,如果把同样的事情放到另一位炒股炒得颇有心得的好姐妹身上,这根本就不算个事。怎么说呢?在这里可以引用两个概念,一个叫“损失厌恶”,一个叫“沉没成本”。所谓“损失厌恶”,是人类在漫长的物质短缺时代培养出的对“损失”这件事情的抗拒,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个人在第一次上当受骗之后,还宁愿再次相信骗子的原因,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既有的损失。所谓“沉没成本”,这是个经济学概念,多少有点“反人性”,它要求已经投入的成本,不再纳入未来的投资决策中。

把这两个概念引入到感情中来,“损失厌恶”就是对一再失望的伴侣还抱有希望的死不放手,这即是前面提到的所谓“不甘心”,有这样心态的人难免会在心中衡量,一段感情,我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在还没达到预期回报的时候,怎么都舍不得。如果感情能像投资经济学一样简单衡量和选择就好了。本来以为自己买的是绩优股,谁知看走了眼,入手下跌,导致经济受损。此时则可果断引入“沉没成本”概念,挥剑断情,跟往昔say goodbye,纵然割肉,也要止损啊!

再说回辛琳,难道这个时候,她是不是就应该按照上述理论所讲的那样放弃大友,打掉胎儿,尽早止损呢?朋友中倒是有不同意见。当你看待一件事物哪里都不对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不对呢?比如在职场上一向敢打敢拼又要强的辛琳,是不是可以放慢一些脚步,偶尔学学大友的模样,安逸地享受一下生活的恬静和美好呢?因为也没有谁规定,非得是积极向上、勇于拼博的生活状态才是最正确的不二选择。这个声音虽不强烈,却让辛琳沉思了许久。

猜你喜欢

甘心安逸感情
三星堆古人的“安逸”生活
成长路上的许多“不甘心”
勿陷“珍珠之痛”——甘心为民做泥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