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人员的作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及整改措施
2016-06-21史彩华陈柏寒徐志红
史彩华+陈柏寒+徐志红
摘 要: 本文分析目前高校教辅人员在组成结构、分工地位及相关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既不利于高校更高更远地持续发展,又不利于培养新一代人成为将来科研与教学的后辈力量,结合此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教辅人员 误区 整改
实验室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之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之所,教辅人员是实验教学的关键。随着21世纪高等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的转移,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应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打破传统教师系列与实验系列不同编制的概念,做到责任具体化,待遇公平化,理论与实践并提。
1.高校看待教辅人员的误区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禁锢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下运行,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只处于辅助地位,因此,实验室成了安排职工家属的地方,什么人都可以干,严重忽视实验室的重要性,教辅人员经常在许多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比如,进修、培训、职称评审、评优、待遇分配等。同时,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不合理和不公平待遇,教辅人员似乎成了“另类”,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具体表现出如下几点:
1.1进修学习不公平
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各学校采取了大量措施,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作报告,送专职教师出国访学,鼓励专职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但从来没有政策送教辅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鼓励教辅人员深造,甚至不存在校内教辅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教辅人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辅助人员,不强调专业化和职业化。
1.2职称评审和职务分工不合理
教辅人员最高职称是高级实验师,相当于副教授,而专职教师最高职称是教授,存在职称评审上的不公平。当然,这一政策可能与历史条件下,教辅人员自身文化层次较低分不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明确,教辅人员必须专业化和职业化,文化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越来越强。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教辅岗的地位,改变职称评定方式,做到论事不论岗。
1.3待遇分配不合理
既然实验室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之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之所,那么教辅人员应当承担实验教学的重担。按实验室职责分类,教辅人员大致身兼七职:清洁员;仪器维修员;仪器保管员;专职教师实验秘书;学生实验辅导员;实验室保卫坐班员;门房。按教学职责分类,专职教师大致身兼两职:背课员;学生授道者。从职责上明显看出教辅岗位“不自由”、“不卫生”、“杂事多”等特征。然而一直以来,很少有人主动关心教辅人员的评优问题和待遇分配问题。因此,可能导致教辅队伍不稳定,情绪化,缺少主动性。
2.整改措施
2.1教辅人员的分工及职责整改
根据教辅人员的学历层次及讲授能力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职管理人员。将学历不够或者无较好讲授能力者安排为专职管理人员,只负责实验材料准备、仪器维护及实验室清洁卫生。二类是参与实验课教学。将学历较高,且具有较好讲授能力者安排于实验教学,主要为学生讲授实验课程,同时附带实验材料的准备,仪器维护及实验室清洁卫生。如果高校中不存在学历较低的教辅人员,无特殊情况则一律参与实验课教学或科研。这种分工可以更好地区分教辅人员的工作层次,打破传统“不同人同一事”的局面,提高能者的工作积极性;打破教辅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同等学力而不同地位的尴尬局面,同时避免较高学历的教辅人员因单纯的专职管理工作导致无聊和堕落,便于人才储备,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让自己的教师得到提高;讲授实验与准备实验安排同一人可以更好地达到实验预期效果,避免他人对实验理解不深导致准备不充分而浪费学生时间。
教辅人员和理论教学人员应该平等对待,无需实行坐班制,实验材料和仪器的准备根据实验课程的安排时间自主完成,没必要做强行的条款限制而影响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学习,如科研、出差学习等。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教辅人员纳入科研中,一是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二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2教辅人员待遇分配的整改
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现实来讲实践比理论更胜一筹,不应该出现“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教辅人员应该与专任教师同等对待,比如,进修、培训、评优、待遇分配等。严格做到对事不对人,按劳分配,让每个人感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真正各负其责。
3.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管理者要重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室改革及师资配备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需要打破高校实验室传统的四低现象:学历低、水平低、待遇低、地位低。做到以下几个创新:一是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在观念上要创新;二是领导对教辅人员的作用在认识上要创新;三是教辅人员的组成结构要创新;四是教辅人员的分工要创新;五是教辅人员自身理念要更新。综上,实验室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讲是观念的更新和理念的创新,只要自上而下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出台合理政策、以制度做保障,像重视其他教学环节一样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应有投入。实验室面貌将会焕然一新,实验室队伍也会群英荟萃,最终必将在高校各项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