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中学情景语法教学

2016-06-21金洋琼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思维导图

金洋琼

摘 要: 传统讲练式英语语法教学低效、枯燥,学生参与度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一节语法复习公开课为例,阐述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法之后,自主探究语法的形式、意义、用法,并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其思维的过程,之后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有效运用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思维导图 语法教学 真实情景 英语时态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掌握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程晓堂,郑敏,2002)[1]。“语法通常指语言正确性与规范性的使用规则,是人们正确表达思想的规则和依据。语法能帮助学生准确、恰当地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李宝荣,2014)[2]。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准确、清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然而,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或者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或者教师讲解规则后,学生反复做题操练。传统语法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而且教学效率极低。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03)[3]。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转变语法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讲练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语法规则并在情境中有效运用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认真研究思维导图的运用之后,尝试将思维导图介入英语时态教学,并在市级公开课上做了尝试。现笔者以这节公开课为例阐述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中学情景语法教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节课的课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课型:语法复习课

2.教学内容:复习动词的三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

3.教学目标:自主探究时态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e),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在真实情境中恰当运用这三种时态。

(二)学情分析。

动词时态在英语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汉语中没有时态一说,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几乎每个英语句子都离不开时态。本节课是九年级复习动词时态时的公开课,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已学过这三种时态,因此对这三种时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习时间间隔已久,不少学生已经有所遗忘。另外,由于这三种时态是分别在不同阶段学习的,因此到了九年级复习时态时,学生很难达到有效区别这三种时态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的境界。

(三)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遵循“旧知检测、规则探究、情境活用”的教学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笔者设计了如下三大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情境中检测三种时态的掌握情况,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归纳这三种时态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学生探究规则的思维过程。本环节,执教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勾画重点、小组讨论归纳这三种时态的规则,绘制思维导图。第三个环节是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训练反馈,并将课堂所学目标语言延伸至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化的、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层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记忆效果(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09)[4]。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东尼·博赞,2005)[5],借助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特点,学生可以清晰地展现其探究归纳三种时态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大脑的思维状态,有利于捕捉学生的问题,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教学实例及评析

(一)在情境中感知三种时态,检测旧知,激活学生的语言图示。

教学活动1:完成填空,感知规则。

学生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这是有关一般现在时态的六道填空试题,完成后,教师抽个别学生告知答案并简单陈述理由。教师请学生勾画时态的构成,圈出提示性关键词,如表频率的副词often、always、sometimes等,表时间或频率的短语如:on weekend、every year、once a month等,通过翻译部分关键信息理解时态的意义。

分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视母语与目标语有差异的语言形式。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目标语言结构和表时间的词或短语的关注,进而使学生感知理解时态的结构、时间状语与时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本活动还为接下来制作思维导图做了铺垫、搭了台阶。

(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般现在时态的规则,绘制思维导图。

教学活动2:制作一般现在时态的思维导图。

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态时,主要关注时态的哪几个方面?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形成思维导图主线。在前面的练习中,学生通过勾、圈、画和翻译已经能确定时态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表述出来。因此,通过小组讨论让基础好的学生引导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探究,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讨论后,教师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