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蚕模式和传统养蚕模式的效益对比分析
2016-06-21覃倩昳李正多邓忠榜韦国娟王平生
覃倩昳,李正多,邓忠榜,韦国娟,王平生
(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柳州市 545200)
·专题与综述·
现代养蚕模式和传统养蚕模式的效益对比分析
覃倩昳,李正多,邓忠榜,韦国娟,王平生
(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柳州市 545200)
现代养蚕模式在广西已逐步推广并取代传统养蚕模式。通过试验调查现代养蚕模式和传统养蚕模式在蚕种催青、小蚕期、大蚕期、熟蚕上蔟、采茧、蚕房和蚕用物资投入等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并对两种养蚕模式进行效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养蚕模式对比传统养蚕模式,在节省劳力、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收益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存在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受限制的问题。
现代养蚕模式;传统养蚕模式;效益对比
随着蚕桑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转化和应用,现代养蚕模式逐步形成并开始取代传统的养蚕模式。传统养蚕模式是指应用传统养蚕技术,使用老式的农耕器具和简单的竹木蚕具等,全部依靠耕牛和人力手工开展种桑养蚕,没有生产环节的分工,不采用任何现代桑蚕机械和省力化新技术,蚕农在家中就能完成从蚕种催青到采茧出售整个养蚕过程的一种养蚕模式。而现代养蚕模式是应用现代化种桑养蚕新技术新成果,开展自动化、省力化技术与装备的运用普及,加强养蚕过程中对蚕室微气象环境的人工干预和调节,强化养蚕过程的分工协作,使桑蚕生产向“高效、高产、优质”方面发展的一种养蚕新模式。例如,桑园机械化、蚕种集中催青、小蚕统一共育、大蚕期至上蔟采茧应用省力化机具和技术等,都是现代养蚕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形式。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现代养蚕模式相比传统养蚕模式具有的效益,以期为广西蚕业的生产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
2013年8月—2014年6月。
1.2 试验地点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冲脉镇、凤山镇、寨隆镇。
1.3 供试蚕种
两广二号。
1.4 试验方法
1.4.1 农户选择 在上述3个乡镇中选取6户农户(表1),同一乡镇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现代养蚕模式和传统养蚕模式的蚕农各1户,要求种植的桑品种相同,管护措施到位,桑园长势和产量差别不大。
1.4.2 数据采集 主要针对两种养蚕模式在养蚕环节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投资成本不同,选择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大蚕喂叶、熟蚕上蔟、采茧及茧质测评、蚕房投入等方面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
表1 参试农户基本情况表
1.4.3 试验设置 2013年秋和2014年春开展2次试验,即每种养蚕模式3个处理2次重复。
1.5 种桑养蚕成本说明
本试验从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两个方面[1]对传统养蚕模式和现代养蚕模式进行种桑养蚕成本比较,具体说明如下。
1.5.1 桑园投入 两种养蚕模式在种桑、农资和采摘等方面投入基本相同,只在桑园管理机具和操作技术上有所差异。现代养蚕模式使用机械化管理,能够节约劳动力成本,但却增加了购置设备的费用。单从劳动效率上比较,传统管理手段的桑园每年每667 m2需花费约50个工时,现代管理手段的桑园每年每667 m2需花费不到30个工时,但成本的增减与否和机械设备的耗损、管理的桑园面积等因素有关,变量较多,分析起来比较复杂。所以,本文暂不分析桑园管理成本情况,桑园投入统一按照每年每667 m2需花费50个工时、农资投入700元、饲养量5张,张蚕种的桑苗投入6元进行计算。
1.5.2 养蚕投入
1.5.2.1 蚕房投入 广西养蚕的蚕房一般都是居住房,所以蚕房基础设施投入大致相同。但是相比传统养蚕模式来说,现代养蚕模式需要对蚕房进行省力化改造,需要安装喂叶轨道、水帘降温补湿设备和自动上蔟架等,以100 m2蚕房为例,普通改造费用约8 000元,即80元/m2。
1.5.2.2 蚕种和物资投入 两种模式在购买蚕种的费用上相同。现代养蚕模式下蚕农购买3龄商品小蚕,包含了全部费用;而传统养蚕模式蚕农自育小蚕到3龄,这个时期除了人工和蚕种的费用外,还需投入的桑叶[2]和物资成本为16~18元/张,取平均值17元/张。
从3龄到上蔟过程,在购买花蔟或木质方格蔟(含快速取茧器)等物质的投入上,按产茧量40 kg/张计算,传统模式中花蔟为37.5元/个,每个能上1 kg茧,需要约40个,投入为40×37.5=1 500元;现代模式中,325孔方格蔟为13元/个,每个能上0.5 kg茧,需要约80个,投入为80×13=1 040元,机械取茧器450元/台,方格蔟和取茧器的投入合计1 490元。因此,两种模式在蚕用物资上的投入基本一样。以每年养12批蚕,蔟具5年的使用寿命估算,蔟具的成本投入约为25元/张。
1.5.2.3 劳动力投入 利用两次试验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两种模式在整个养蚕环节中因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同,使得劳动力投入存在差异。传统养蚕模式从3龄蚕到采茧,初步测算约耗费60个工时/张。
1.6 收益计算
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两种模式在养蚕中存在的效益差异。试验期间,鲜茧最高收购价为38~42元/kg,参试所有农户两次的蚕茧都能达到当时最高等级的收购价,取均价40元/kg进行计算分析。
2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2.1 两种模式蚕种催青的效果
取相同批次和来源的两广二号蚕种100张,分别用自动化催青系统和常温催青,调查蚕种的平均孵化率和平均一日孵化率[3],试验重复2次,结果显示(表2、表3)。
采用自动化催青的蚕种平均孵化率达98%,平均一日孵化率达95.9%,分别比传统方法催青高出4.8%和6.5%,有利于提高养蚕群体整齐度和蚕茧产量。
表2 自动化系统催青情况
表3 常温催青情况
表4 集中共育和自育到3龄饷食时的张蚕情况比较
2.2 两种模式小蚕期的饲养成本
将2.1中两种方式催青的蚕种分别进行集中共育小蚕和给农户自育,调查饲养至3龄饷食时平均每张蚕耗费的成本,见表4。
由上表可见,小蚕共育比农户自育至3龄饷食的时间缩短了1 d 10 h,和农户自育相比小蚕共育提高了工效,且张蚕平均成本降低62.5元。
2.3 两种模式大蚕期及上蔟营茧的人工成本
喂叶:现代模式喂叶通过大蚕房里的轨道喂叶平台喂叶,喂蚕者和桑叶可以全部置于平台上,移动平台可快速轻松撒叶喂蚕。传统模式喂叶是在大蚕房地面铺设连续多个砖墩供人行走,需人工端盛叶筐喂叶,要往返叶室进行桑叶补给。
上蔟:现代模式上蔟是在大蚕房安装一个覆盖蚕室约70%的面积的手动或者电动升降平台,方格蔟悬挂于平台并降至离地蚕约2~3 cm的高度,让熟蚕自行爬上方格蔟后将平台整体提起待熟蚕营茧。传统模式上蔟是通过人工聚拢熟蚕后,将花蔟铺在蚕堆上让蚕自行爬上花蔟,人工提起花蔟两两搭成人字形待熟蚕营茧,期间还需要适当翻动蔟具。根据我们开展试验当时的气候条件,两广二号4龄期在3~4 d,5龄期在6~7 d,上蔟期1 d以内,我们对农户用工情况(表5、表6)跟踪调查。实验数据显示,现代养蚕模式采用省力化喂叶和方格蔟自动上蔟后,大蚕期和上蔟期饲养1张蚕比传统养蚕模式平均减少5.3个工时。
2.4 两种模式的采茧效率对比
通过方格蔟采茧器采茧和花蔟手工摘茧,各完成25 kg,记录总耗时求出斤茧平均耗时,从而比较两种采茧方式的劳动效率。每种3个样本,2次重复。试验数据(表7)显示,采茧器采茧比手工采茧的速度快约4倍,而两种模式在蚕用物质的投入上基本相同。
表5 大蚕期用现代省力化技术喂叶和上蔟的用工情况
表6 大蚕期用传统技术喂叶和上蔟的用工情况
表7 不同方式采茧对比
2.5 产量和茧质对比
对两种模式养蚕的蚕茧产量进行统计,并抽样调查单产、斤茧数、上茧率等指标,结果(表8)显示,采用省力化技术饲养单产相对传统法饲养的提高4.4 kg,斤茧数、上茧率和茧层率指标也较传统法高,可见这不仅是应用养蚕新技术的成果,也与前期蚕种统一催青有一定关系。传统模式上蔟黄斑茧、双宫茧较多,现代模式饲养的上茧率比传统模式的高出约9%,由此可见,上蔟方法和使用的蔟具对茧质提升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表8 产量和茧质调查表
3 效益分析
根据以上所有数据,以1张蚕种为例,分析项目均取平均值计算(年养蚕12批次,每667 m2桑饲养量为5张,工时费10元/h)。首先,在桑园管理上,两种养蚕模式不做分析比较,统一按照桑园管理10个工时/张、桑园农资140元/张和桑苗6元/张计算;小蚕共育上,现代和传统模式分别为110元/张和172元/张;传统养蚕模式从3龄到采茧,耗费工时约为60个工时,根据表5~表7的数据计算,这一过程现代养蚕模式比传统养蚕模式少用9.5个工时左右,即50.5个工时;现代模式平均单产40.2 kg,传统模式平均单产35.8 kg,鲜茧价格按当时市场的均价40元/kg计算;蚕药投入为30元/张,蚕具投入为25元/张,两种模式在养蚕物资上投入相同。另外,养1张蚕约需大蚕房40 m2,进行省力化改造花费80元/m2,改造成本3 200元,改造后的设施可用10年,年养蚕12张,那么成本分摊即26.7元/张,效益见表9。
表9 两种养蚕模式的成本和效益情况统计表
由表9可知,农户用现代养蚕模式饲养1张蚕种的纯收入就达665.3元,比传统养蚕模式效益提高306.8元。以此计算,一年饲养10~12批蚕,纯收入比传统养蚕模式增加3 068~3 681.6元,可见效益提升很大,大蚕房进行省力化改造的成本3 200元只用1年时间就可以收回。
4 结论与建议
4.1 现代养蚕模式较传统养蚕模式具有效益优势
通过试验调查和分析,验证了现代养蚕模式在节省劳力和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效益优势。同时根据建设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省力化养蚕设施的投入成本和桑园、蚕房的建设面积成反比,蚕房、桑园越大投入反而越少,省力化应用的效果越明显,养蚕效益提升越显著。我们认为随着蚕农养蚕规模的扩大,该模式还有更大的效益提升空间,能够为蚕农的生产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该模式的推广有利于解决目前广西农村养蚕人员日趋老龄化,劳动力日渐紧张的问题,既能给产业增加活力,也能为实现桑蚕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带来希望。
4.2 新技术新设备推广有一定难度
由于现代养蚕模式的前期改造建设投资较大,很多蚕农认识不足不敢轻易尝试,使得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受到限制。建议地方政府部门从推动桑蚕产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注重标准化小蚕共育室建设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研究推广,以长远规划和投入来支持产业发展,制定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补助小蚕共育和大蚕房省力化设施等方面的改造,进一步加快现代养蚕新模式的推广普及,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1]曾森,黄景滩,何松涛,等.广西种桑养蚕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J].广西蚕业,2011,48(3):74-76.
[2]吴振锋,李淑敏.植桑养蚕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1:79-80.
[3]韦福敏,曾克良,邓忠榜,等.全程自动化蚕种催青系统开发及应用[J].广西蚕业,2009,24(2):3-5.
S88[-9];
A;
1006-1657(2016)01-0041-5
2014-09-30;
2016-02-20
信息]覃倩昳(1982—),男,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桑蚕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E-mail:820868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