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为何不禁摩:执法“比例原则”要求法律优先照顾弱势群体
2016-06-21本刊编辑部
台湾为何不禁摩:执法“比例原则”要求法律优先照顾弱势群体
本文由电动车第一资讯微信平台提供资料,本刊编辑部进行整理。
很多游客到台湾旅游,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台湾城市里的摩托真是多。
不仅是乡下,在台湾最繁华的3个大都市台北、台中、高雄也是如此。街上停满了摩托,甚至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而马路上满是摩托在争道,每一个路口在停等红灯时,总是有一大群的摩托等在车阵前,一转绿灯,马上蜂涌而出。最引人注目的是,连排气量大的街车也混杂其中。
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台湾不禁摩?禁摩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都市的景观与文明、交通的安全顺畅是有极大帮助的。
台湾的几位大学教授解开了我们心中的困惑。
一名任职于都市设计系的教授认为,为什么要禁摩,怎么可以禁摩。该教授说摩托是一种很便利的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是很便宜,台湾一个工人或刚毕业的大学生,花一个月的薪水就能买一部最阳春的车型。骑摩托的当然都是经济能力较不好的人,如果禁了,他们的生计可怎么办?对他们来说,摩托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靠这部摩托上班上工的,不能说禁就禁。该教授还回忆年轻时,骑着二手摩托在台北市四处兼职当家庭教师,筹足学费,最后让自己这个农村子弟顺利完成学业,如果没有那辆摩托,他大概无法完成学业吧。
其他几个教授也都谈到这自己年轻时骑摩托上班工作的经历,甚至其中有一个教授一直到今天还骑摩托上下班,该教授说摩托便利,他家离学校不过5分钟路程,他家中就有三辆摩托,分别是教授自己一辆,老婆一辆,已经读大学的小孩一辆。该教授说他的老婆任职于地方上的小学,学校里的教师骑摩托的也是很多,并不是没有钱买车,只是因为路程近,图个方便罢了。
该教授说台湾一般的家庭里像他们家一样,拥有三辆摩托的比比皆是,像小孩上了大学,通常也会买一辆。台湾一辆新摩托的的价钱大约就是一万元人民币,随车种好坏略有上下,一般的工薪阶级都买的起,大学生暑假兼一份工也能存到这个钱,所以在大学里几乎也是一人一辆的。
然而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城市的景观被无所不在的摩托所破坏,禁摩难道不是文明都市都会做的吗?况且摩托污染环境,对都市的空气不好。
该教授指出,政府不能因为要打造一个“看起来”好的城市就枉顾社会百姓的需求。都市看来乱,不是人民的责任,是政府规划管理的不好。叫社会底层的百姓不要骑摩托不是治本的办法,那是锯箭疗法,以他本身都市规划的专业,他完全不能同意。
该教授还指出,如果政府能够提出并兴建完善的大众交通系统让大家都乐意搭公车还是地铁上班,那禁摩也许还有几分道理,但是在还没有做到这一步时禁摩,无疑是剥夺了人民的交通权,试想还买不了车,但是又要到远方工作的工人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要怎么办呢?
还有一名教公共行政的教授说,在台湾哪一个市长敢禁摩,那他的政治生命就完了,看看路上满街跑的摩托,那上面载着的是一张张的选票啊。
在台湾摆个小摊,只要不占道、不卖吃了会拉稀的食物,基本上没有人管。像该教授任教的丘逢甲大学外头就是台湾中部有名的摊贩一条街,晚上那是满满的摊贩在经营。公安基本只会抓占道的,抓到一次也只罚点小钱。
一个失业的工人,与其让政府每个月花钱去求救他,不如让他上街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一家的温饱的就有了保障。
小孩上公立学校的钱一学期是不到2000元人民币的、缴纳医疗健康保险的钱一个月大概要200元人民币,一个经营还不算太差的小摊是可以维持的。就公共行政上的学术理论来说,执法上也是要讲究“比例原则”的,对于社会的底层要多些宽容,摆小摊的、做小生意的、骑摩托的多是社会上经济能力较差的,执法就是宽松一点。
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好过让他们没有了谋生能力而要全靠政府救助。但是对于大企业,政府官员就要执法从严,逃税1元,贪污1元也要追究。
原来,执法还有所谓的“比例原则”,特别这四个字是从一辈子钻研公共行政的老教授口中说出来,更是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原来所谓执法的“情、理、法”是存在的。
当我们强调要依法行政、建构文明社会时,是否忘了什么是“比例原则”,忘了法律要优先照顾社会上的弱势呢?
(编辑: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