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复与反复

2016-06-21熊芳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和尚和尚眼泪

熊芳芳

避复是写作的基本功。所谓避复,是指在同一语句或上下文中,以及相距较近的语段里,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尽量避免连续或多次使用语音或书写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譬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句中已经反复用了“敢于”一词,后面的两个同义词“直面”和“正视”就是在力求避复。“避复”乃有意而为,避复本身就是语言的一种追求。

如果一篇文章充斥着大量雷同的词语,就会使语言单调而缺少变化。注意避复,不仅避免了用语重复,而且能开拓选词的空间,促使作者遴选更加合适或更能体现多样化的词语,能显示书面语言经过艺术加工的一些特点,如丰富、整饬、精确、博雅、机智等等。

“避复”是近代学人杨树达提出的,他的《中国修辞学》一书中有“变化”一章,这一章中又有“避复”一节,实际上“变化”也就是避复。

古诗文中有大量避复的例子。

譬如《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课文注解将“少”解为“小看”,将“轻”解为“轻视”。其实,二者并没有什么差别,小看就是轻视,避复而已。

再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称”“道”“述”如果分开解释,或许有些区别,但在文中意思都是表示“提到”“称道”等意思,之所以用不同的词,也只是为了避复而已。

又如《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就是“慎”,都是认真严肃、全神贯注地对待的意思。这里不说“慎始而慎终”,显然是为了避复。又“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尽”“竭”,意思相同。“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上下文分用同义词“因”“以”,是虚词的避复。

再看《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句中的“姿”“景”“态”这三个字的位置在原文中若加以重新安排,内容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意义相近,避复而已。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避复的修辞较多地用在上下文结构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往往能够“上下对文而见义”。所谓“对文见义”是指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现代诗文中也有大量避复的例子。

“分明来到了厦门岛——却好像看不见战场的面容,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

(郭小川《厦门风姿》)

这里的“百样”“千般”“万种”,意义相同,也只是避复而已。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说到“牵牛花的蓝朵”,“蓝朵”是什么?就是蓝花。为什么不说蓝花?这就是行文的避复。

鲁迅《藤野先生》中有一句话初稿是这样写的:“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后来鲁迅将它改为:“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这也是行文的避复。

除了用词的避复以外,有时候句式的选择、情节的设计也要注意避复。

譬如萧乾的散文《吆喝》,“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这一段中,作者对于时令的交代,并非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说法,而是这样表述:“春天一到,……一到夏天,……秋天该卖……一到冬天,……”这就是句式的避复,让语言更灵动,更丰富,更自然。

再譬如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狼来了》,前两次的“狼来了”是反复,同样的伎俩,同样的结局:放羊娃撒谎捉弄大家,大家信以为真赶来相救,知道受骗后气急败坏。这是情节的反复。到最后一次就是情节的避复: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大家以为他又在撒谎,再也不来相救了,结果放羊娃被狼咬死了。

反复加避复,就有了悬念和意外,也就构成了情节的一波三折。

所以在写作中,避复的手法往往和反复的手法结合起来使用。

那么什么是反复呢?

反复就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抒发某种感情的辞格。反复包括两种类型。

①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

譬如闻一多诗歌《静夜》中的句子:“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反复使用“不能”一词。“不能”在本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静夜》一诗就是要表达诗人“不能”只满足个人的安逸幸福而无视周围战争的喧嚣和人民的不幸。“不能”的反复使用,就有加重强调这种思想感情的作用。

②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例如:“河静静地躺着,天空降落下来,白云、星群降落下来,也许待在高处总是失眠,它们降落下来,与河躺在一个床上,河,平静地搂着它们入梦。”(李汉荣《河床》)这里反复使用的“降落”,就是间隔反复。

避复与反复结合使用,能使句式乃至整个文章在整饬中见灵动,在简洁中见丰富。

譬如《新京报》社论《有请春天》中的句子:“一切愿望,只在手中;一切道路,只在脚下。”“一切”“只在”是反复,“手中”“脚下”是避复,意思其实差不多,一切梦想和道路,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守护,去开创。“那些居于庙堂之高的人们,愿你们心安;那些处于江湖之远的人们,愿你们安心。”这个句子也是在反复之中有避复,“心安”“安心”没什么区别,力求避复让语言显得更灵动而已。

避复与反复相结合的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词句抒写的层面上,它更值得我们借助其力量去布局谋篇。

譬如龙应台的《目送》,写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目送,一是目送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自己越来越远,一是目送父亲在生命长途的终点站永远离开了自己。两种目送,作者都用了同一段话来作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就是反复。通过反复,作者强调了生命中一些无法掌控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离别、感伤和思考。同时,面对两种不同的目送,作者的感伤又有不同:前者虽有感伤,却仍有些许欣慰;后者除了感伤,更有深刻的遗憾。两种目送,事件相似,对象不同,情感同中有异,这就是避复。反复与避复相结合,文章如同有一种主旋律始终在背后循环吟唱,而读者眼前,又有似曾相识的画面反复叠加,情感的色彩便愈染愈浓,文章也便越发富有感染力。

我们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往心里看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张 君

一日,老和尚带着尚不懂世事的小和尚进了庙。

第一天,小和尚看见堂前精致的木鱼,十分喜欢便要去敲,老和尚急忙拦住他说道:“等你长大了才可以敲。”“怎么样才算长大呢?”“那简单,”老和尚抬眼望着朝阳中堂前的小树苗说,“等你和它一样高的时候。”

于是,每天一大早小和尚就会到堂前与那株小树苗比比谁高。他抬起头量量他与小树的差距,一天又一天,小和尚在脖子的酸痛里明白了:成长,就是要向上看。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可以敲木鱼了。小和尚又问道:“我什么时候可以念经呢?”“等你懂事的时候。”“那什么时候我就懂事了呢?”“懂事?”老和尚捋了捋胡须,走到小树下拾起一片落叶说道,“等你学会拾起地上的废屑的时候。”从此,每天早上小和尚都会背着一个竹篓到堂前帮助师兄们拾纸屑和落叶。一日又一日,在小和尚弯腰的间隙里,他明白了:懂事,就是要学会向下看。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可以念经了。念完经,老和尚带他出去化缘。一路上小和尚忙碌万分:跑到草丛边听蝈蝈和蛐蛐吵架,跑到小河边看水鸟洗澡,摘一片蒲叶给老和尚遮阳,拉一根柳叶吹口哨。小和尚蹦蹦跳跳地问道:“我什么时候才能一个人出来呢?”“等你成年的时候。”“什么时候我才会成年呢?”老和尚停下脚步笑道:“等你到达目的地越来越快的时候。”

从此,小和尚每次和老和尚出寺都尽量不去停下脚步欣赏路边的风景。终于,有一天当小和尚往前方不断观望并急急往前赶的时候,老和尚告诉他:“你明天可以自己来了。”从此,小和尚在汗水中明白:成年,就是要往前看。

一天,小和尚心事重重,老和尚便提议出来散步,小和尚边想着心事边走得脚下生风忘了老和尚,等他意识到后便坐在道边等。老和尚艰难地赶上后问道:“你到底有什么心事?”“我在想怎样才能成为住持。”“这个嘛,”老和尚气喘吁吁地答道,“等你学会回身观望关心一下别人的时候。”从此小和尚在苦恼中明白:成功,也需要向后看。

多年过去了,老和尚即将圆寂。他将“小和尚”唤到跟前,问道:“教了你这么多年,你到底明白人生道路上应该往哪个方向看了吗?”“哦,是的,”早已身为住持的“小和尚”谦逊地答道,“要往心里看。因为心里有完整的世界。”

这篇习作,就成功地运用了避复与反复相结合的手法。全文是在反复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每一次的推进都有变化,不断翻出新意,这就是避复的手法。反复,使文章显得线条单纯,脉络清晰;避复,使文章不至沉闷单薄,让主题不断升华,使文章充满了禅意。

再看下面这篇习作。

云·雨·泪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王 婷

云走了,是因为厌倦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空,只留下一场雨,那是我的眼泪。

——题 记

哥哥叫云,比我长8岁。我叫雨,比哥哥小8岁。

依稀记得哥哥教我游泳,我抱着游泳圈浮在水面上。哥哥问我:“小雨,你可知道这世上最纯净的两种水是什么吗?”我摇摇头。“是雨和泪。雨是云离开原来属于它的天空时留下的至纯之水,而泪是唯一富含感情的至洁之水。每个人的泪水是有限的,所以小雨一定要把泪水留在最需要时用。”

那年我4岁,哥哥12岁。哥哥为了止住我的哭泣告诉我什么是雨和泪。我听得似懂非懂,却把哥哥的话牢记在心。

还记得哥哥教我骑脚踏车,哥哥甩开手做出各种花样动作。我想学,结果摔了一跤。我爬起来,没掉一滴眼泪。

那年我6岁,哥哥14岁。

还记得哥哥带我去兜风,我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紧紧抱着哥哥。哥哥用几乎飙车的速度在大路上奔驰,结果被警察拦住,被一顿训斥后不得不徒步两个小时走回家。我满肚子委屈,没掉一滴眼泪。

那年我8岁,哥哥16岁。

还记得哥哥从警校回来,兴冲冲地教我散打,结果我一个侧身踢踢得过火,把自己摔在地上,被哥哥扶到沙发上,只感觉被一种锥心刺骨的痛包围着,没掉一滴眼泪。

那年我10岁,哥哥18岁。

还记得哥哥第一天参加工作,穿着一身刑警制服回来,开着车带我出去玩。跑遍武汉三镇,半夜十一点才回来,我被妈妈一顿臭骂,心里酸溜溜的,没流一滴眼泪。

那年我12岁,哥哥20岁。

还记得多年不见的阿姨来看我和哥哥,惊奇地发现小时爱哭的我竟变得不爱流泪。我告诉她,因为云不离开,雨就有云的呵护,雨就不会流泪。

那年我14岁,哥哥22岁。

还记得哥哥接到任务要去云南打击一个贩毒团伙。送哥哥去飞机场,哥哥笑着说会天天给我发“伊妹儿”。我心中有万般不舍,抱了抱哥哥。看着飞机远去的背影,我没流一滴眼泪。

那年我16岁,哥哥24岁。

还记得很久没收到哥哥的“伊妹儿”,心开始莫名的恐慌。终于有一天,哥哥的伙伴送来了哥哥的钱包和一条消息。

打开钱包,除了哥哥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只剩下一张照片:哥哥抱着我,我调皮地做了个兔耳朵放在哥哥脑袋上。

从4岁到16岁,我终于让自己的眼泪肆无忌惮地流了一回。我抚摸着照片上哥哥的脸,忆起14岁那年哥哥教我的诗——

云走了,是因为它厌倦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空。留下的只有一场雨,那是我的眼泪。

这篇习作也是运用避复与反复手法的成功案例。故事在“那年我×岁,哥哥×岁”的不断反复中向前推进,岁月更迭,“我”和哥哥慢慢长大,在哥哥的爱心呵护和智慧引导下,“我”成长得越来越坚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没掉一滴眼泪”——这是反复。最后,哥哥离“我”而去,十多年来从未流过泪的“我”“让自己的眼泪肆无忌惮地流了一回”——这是避复,打破了前面的行文节奏。同时,也呼应了开头,只不过,现在的泪,早已不是4岁以前的泪。

猜你喜欢

老和尚和尚眼泪
Tears in the Ocean大海里的眼泪
小和尚打水
眼泪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老和尚的佛珠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