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途径研究

2016-06-20杨恒王静远

大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途径

杨恒+王静远

[摘 要]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措施有待改进,研究生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改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举措,提高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23-02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48条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1]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途径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应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挑战,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内涵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按照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理念、方法、标准、体系,利用国际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具有全球观念意识和国际责任感,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知识、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资源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发生变化。面对社会变革的压力和挑战,应不断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社会转型、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向国际化、多元化、高层次的目标转变。培养资源的国际化涵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培养方案、培养体系、学科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等,只有不断提升和完善各项教育资源,才能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育理念的国际化

如何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质量,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最关键的是树立怎样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理念。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世界教育强国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理念,又要立足本国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改革开放和创新性人才需求的研究生培养之路,以尽快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三)教育主客体的国际化

在教育主客体的国际化中,教育客体,即学生的国际化相对容易实现,而教育主体除了课程体系、教材引进、课程内容等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只有教育主体不断实现国际化,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教育层次和水平的提升。同时,应提高本土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提供平台让教师“走出去”,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

二、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是实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前提和保障。我国目前出台了一部分关于高等教育以及国际化教育的法规和制度,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些政策法规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另外,高校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与国际上通行的成熟机制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才能保证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快速发展。

(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措施有待改进

首先,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的状况。我国的研究生培养长期处于一种统一的模式下,研究生们往往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创新能力缺乏,视野较窄。其次,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设置尚存不足。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较单一,课程设置僵化,缺乏灵活性,高校也缺乏引进国际优秀课程,教师将国际性的知识转化到课堂教学中的难度较大,全球化课程理念淡薄。再次,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单一,仍然采用与本科生相同的课堂讲授模式,启发和实践性环节较少,考核评价模式也较单一。

(三)研究生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研究生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的研究生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聘请外籍教师的数量较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短期访问或者兼职教授,缺乏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级知识分子。另外,本土的教师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比例较低,而且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并不明显。本土教师与国外教师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也偏少。这些问题制约着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质量。

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途径

我国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深刻分析目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和高校育人目标,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之道。

(一)建立完善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首先,在国家层面,要不断进行国际化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分析,借鉴优秀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在宏观上建立相关政策法规,指导高校开展相关工作,并设立管理和监督机构,保障政策法规的顺利有效实施。其次,高校也可以成立专门负责国际交流的研究和执行部门,不断了解国内外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新举措和新理论,指导高校开展国际化培养政策的制定并不断完善,加快推进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步伐。

在体制机制方面,第一,要引进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重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质量管理,引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优化机制,加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研究生培养评估合作,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第二,要建立国际通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明确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使用制度,有计划、分层次的加大投入,确保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质量。第三,要拓展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例如定期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开展跨国学术交流合作、开展国际竞赛、建立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机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第四,要建立激励机制。高校要对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成果进行考核,建立考核机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资金上的奖励、在相关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广大教师更多地参与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来。

(二)改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举措

首先,要创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目标理念。为适应当代全球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平,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国际学术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跨文化、跨领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并要配套完善各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平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建立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融入学术前沿知识,还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注重建立校级联系,引入短期课程,让名师大家帮助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鼓励教师参与到国际化课程的教学中去。

再次,要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一对多课堂讲授模式,将授课、研讨、交流、讲座等相结合,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加强与外籍学生的交流,发展网络课程和视频课程等,让研究生可以在不出国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课堂上要鼓励研究生使用英文撰写论文、交流和考核等,提升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升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提高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要提高研究生教师的英语水平。只有熟练掌握英语才能了解最新学术前沿知识和成果。高校要积极搭建教师提升英语能力的平台,教师也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不断加强英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学术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来。

其次,要注重引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高校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坚持全球化招聘,建立各种保障机制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加入到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中来,扩大海外教师的国际交流空间,提升教师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再次,要加强本土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可以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引进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扩大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比例,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素养。同时,还应该拓展多样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例如中外合作办学等。

四、总结

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制机制,更新教育培养理念,树立清晰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转变教学模式,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渠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创新模式和途径,不断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0-07/29/c_12389320_2.htm.

[2] 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 周晓蓉,黄金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2.

[4] 周晓蓉,黄金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对策与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5(3):44-46.

[5] 万敏,冒泽慧,姜斌,王晶.基于国际化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4):49-50.

[6] 张小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