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学”的泛滥

2016-06-20古清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家元首韦尔奇微软公司

《旧文选抄》,今年为读者奉献的新栏目,旧文是对“时文”而言,过去刊登的,至今读来仍觉有味的短文。本文作者古清生先生讲成功,不靠翻阅“成功学”,而靠的是“务实、坚韧、勤奋、睿智加上专业知识”。古先生看似揭示一个社会集体的浮躁心态,本质“显露出社会价值的新取向”,文字犀利,切中肯綮。

前天去西单图书大厦,想找点什么让人读了产生强烈阅读快感的书,却是失望而返。这个中国第一大书店,只见成功励志书刊泛滥成灾,加上各种肤色的商人传记,几乎掀起了一场商业文化大革命。联想到近三五年,也总是有报刊传媒约稿,撰写成功故事,主人公男女不限,年龄在30岁左右,文稿千字千元——看样子成功一直涨价,成功市场大焉。然细看之,成功已龟缩为发财的代名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比如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不是陈景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是比尔·盖茨的全球首富及《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金质名单,这显露出社会价值的新取向。

人人都有一个发财的梦。现在北京满街头都走着想发财的人,不做发财梦的人是因为他刚从发财梦中醒来。残酷的是现实只给少数人机会,设若中国有13亿人做老板,则全地球人都到中国打工,一个公司只有五个员工,其中一个80岁的皓发老叟,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想规模化发展还得去外星移民,宇宙飞船的票价当然不低,因此发财梦仍旧是一个梦,大多数人还得躺在白炽灯下翻阅“成功学”。

问题还在于,这种成功学写作和阅读的背后,会派生如许急功近利的文化,比如一个想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人,不读物理学,而是直接去读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人物传记,这样就不好,一个人的经验最多有启发作用而没有模仿价值。比如说一个想拿游泳世界冠军的人,终日抱着一本《世界冠军之路》试图从中找到诀窍,不是努力跳到水中苦习游泳,冠军梦恐怕只是冠军梦。北京有个百年老店东来顺,创始人丁德山是河北沧州人,从老家来北京给各煤场送黄土,后来开“东来顺粥摊”起家。无独有偶,连锁店遍及全球的麦当劳也是如此,而非煮一锅成功学营养汤壮大自己。世界上什么职位最重要?肯定是国家元首,然而既有国家元首这么重要的职位,世界上居然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国家元首系,各国元首的学历专业五花八门,无一对口,想想理应要开设元首系才是,还要设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让元首系博士来治理国家。可是现实没有元首系,原因恐怕是做元首光读成功学是不行的,要有基层管理经验,有应对社会各类问题的经验与能力,要能够组织一个高效、合作及有各类精英的智囊团。

想发财读比尔·盖茨,想做CEO读韦尔奇,这是一个思维定式,然而比尔·盖茨和韦尔奇是读什么起家的呢?他写软件给IBM公司,能卖钱,然后开微软公司,那时候PC机尚未被看好,所以被比尔·盖茨用百美元资本注册公司就发展了起来,而今天百亿美元投资也未必能达到比尔·盖茨的成就。在纳斯达克暴涨5000点的时候,该是有多少风险资本想要注入这个领域?然而,相同的机会只有一次,谁现在像比尔·盖茨那样退学写软件再开一个微软公司,做比尔·盖茨第二,不是梦游也是游梦。

成功学泛滥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集体心理总浮躁,有趣的是那许多编撰成功学的人士在自己的学术、写作及生意上并不成功。设若阅读成功学而可以成功,这些人肯定就没有时间去写成功学了,他们的经验教训也许有参考价值,而所推崇的成功秘诀则要大打折扣。设想,假如务实、坚韧、勤奋、睿智加上专业知识还不足以打造通往成功之路,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更好的材料呢?

猜你喜欢

国家元首韦尔奇微软公司
让下属安心工作
不要抱怨
Task 3
朝鲜派“国家元首”访问韩国
网络诽谤案件公诉情形中“损害国家形象”的宪法学思考
美法院要求微软提交海外数据
疯狂QA
杰克•韦尔奇:掌控人才战略
比老板的期望多一点
联邦制、国家元首、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