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仓桥 一品水晶梨
2016-06-20曾诗淇
曾诗淇
仓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西路玉树路东,是跨越于老市河(古称秀州塘)的一座古桥,因为古代漕运粮仓而得名。现如今,虽然当时“门前连街市,午后闻橹声”的繁华景象已悄然褪去,但“仓桥水晶梨”这个地理标志产品却让人们再一次记住了“仓桥”这个名字。
“千亩梨花美似玉,百顷雪被盖浦江”。每年3月初,上海仓桥水晶梨基地设施大棚内繁花似海、梨花满目,竞相开放。游客与市民可以尽情领略纯白世界的无尽春意,观赏黄浦江源头的一朵奇葩,在这块富有气息的厚重土地上自然与人文共同创造了一份珍贵的植物遗产——仓桥水晶梨。仓桥水晶梨凭借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甜微香、汁多化渣、风味优美等特点,成为上海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011年仓桥水晶梨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名特优新果品”。
据介绍,上海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从成立初的3名股东6户社员扩大到如今的31名股东、175户社员,种植规模达2674.17亩。梨农收益逐年得到提高,2014年平均亩产2918斤、产值8994元,十年间,亩产量、产值翻了一番多。在合作社理事长钱培华的带领下,通过科学种植、规模经营,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仓桥水晶梨也已经成为松江地区具有特色的高效经济作物。合作社在品种上涵盖了早、中、晚熟在内的多个品种,水晶梨从每年6月下旬一直到9月上旬持续供应。
引进新品种 注重新科技
据介绍,仓桥水晶梨作为松江特色农产品,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黄浦江两侧,干净优良的水质和肥沃的土壤,确保了仓桥水晶梨的优秀品质。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外,仓桥水晶梨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其拥有优良的品种——“早生新水”和“翠冠”。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早生新水”品种在南方15个省市的114个样品评比中获总分第二名,并获优质早熟梨金奖。“翠冠”具有丰产性,长势极强,为优良早熟品种。“早生新水”是从上海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的,“翠冠”则是由浙江大学果树所引进,在与同时引进的长寿、菊水、脆绿、清香、雪青以及由南京农大果树所引进的丰水、新高、喜水等50多个优质品种梨进行试种对比和选择后,成功培育和推广。
“在2015年农业部水果标准园考核验收中,基地通过一年来的创建,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31.8%,化肥使用量减少15.3%,每亩节本增效18.3%,每亩产值比全区平均高10.5%,全面达到了创建既定目标。”钱培华介绍,仓桥水晶梨生产的全过程都以生产安全、健康果品为宗旨,追求梨果质量,不追求产量。为提升仓桥水晶梨的品质和档次,合作社对果农重点进行“三改,三推广”科技指导,通过改变传统追肥方法、农药施用方法和传统采摘习惯,推广高接换种、梨果套袋、推广新品种技术,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梨树施肥操作中,控制单纯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及复合肥、钾肥;在防治病虫害时,进行科学测报,首先利用灯光诱杀,每20 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其次,以生物源和微生物源的农药为主,可迅速降解的化学农药为辅,并严守“采前一个月内不用任何农药”的原则;在梨子疏果时以“一果台留一果”、“二十五至三十片叶养一果”的标准,确保优质果生长的养分供给;在采摘环节上,做到适时采收,一棵梨树分三次采,用精确测定仪器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采前测糖度,尝口感。先采向阳面果,中采上中部果,后采阴面果。这样采收单果要增重5—10克,生梨味甜、汁多、肉质细脆、糖度提高,确保上市水晶梨的成熟度。
在技术方面,钱培华重点强调了三项,一是推广高接换种技术。以前松江地区大多种的是黄花、杭青、新世纪等,成熟在8月下旬,受台风影响较多,品质较差、价格低,成熟后果农难以出售。对农户十几年生的老品种通过分2次高位嫁接,嫁接的是优质梨品种,上市一抢而空。二是推广套袋技术。套袋梨外观更为光滑细腻,而且果体匀称,果味十足。深受消费者欢迎。果农每亩净收入多1000多元,现在有一定规模的梨树专业户都进行套袋。三是推广人工授粉技术。自然授粉果子小,现在通过专家指导进行人工授粉后果子大,品质更佳,如原来“早生新水”梨平均单果重在180克左右,现在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可以达到900克。社员沈益德是种了10多年生梨的老果农,为了争创品牌,坚持学习新技术,对梨树实行人工授粉,作“计划生育”,按照25-30个叶片挂一个梨,给梨套袋“穿衣美容”,给梨果穿上“白衬衫、黄军装”套上白纸袋,变成绿皮梨,套上黄纸袋,变成白皮梨。合作社现在尤其注重质量标准,种出的仓桥水晶梨按个卖,一个能卖到5-8元,过去种梨讲产量,只能按斤卖,每斤甚至不到1元。
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仓桥水晶梨的品质和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明显优势,优质绿色A级仓桥水晶梨蜚声沪上,备受市民青睐。
标准化管理 产业化建设
据介绍,2000年上海市农林局将松江定位为梨的主产区,成立了松江区梨树研究所,建设了仓桥水晶梨品种基地,实施了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统一技术、分户经营的模式,组建了上海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2004 年8月,上海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正式成立上海仓桥水晶梨合作社,使松江梨树种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钱培华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过去分散、小规模经营的模式,合作社实行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种植的梨树组合起来,以标准化示范区的要求,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作业。通过标准化知识的传播和培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等手段,带领农户科学种植,统一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4年,仓桥水晶梨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纳入国家级梨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该项目现已验收通过,在项目实施三年内,制定了《仓桥水晶梨管理手册》、《仓桥水晶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仓桥水晶梨产品标准》,从各种技术管理到采后包装贮藏、销售等都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管理,使仓桥水晶梨逐渐步入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轨道。
“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统一为果农购买肥料、农药、农业保险等。在2015年创建标准园工作中,合作社为创建区域范围内果农统一购买套袋纸363万只、化肥64.5吨、农药1100公斤、有机肥1000多吨,以及除草用割草机10台、小型喷雾机械10台、枝条粉碎机2台、风送式果林喷雾机2台。同时为了组织果农能够攥起拳头闯市场,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为社员推销水晶梨,合作社与‘菜管家、‘上农批等电商平台合作销售并初见成效。”钱培华表示,合作社撰写了《梨树栽培》的培训教材,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果农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并要求果农按照《仓桥水晶梨地理标志产品》DB13/546—2011的产品标准和《仓桥水晶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仓桥水晶梨的生产管理,从标准化上进一步认识与提高创建水平,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制度化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水晶梨管理水平。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行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包装销售的联合体。
做好品牌农业 弘扬水晶梨文化
仓桥水晶梨以质量求效益,以规模促发展,现已成为松江区“一区一品”的代表。
“为了加强品牌建设,使社员立足市场,合作社为水晶梨统一注册了‘仓桥牌商标,实行统一包装。2011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第22号公告发布,仓桥水晶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上海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仓桥水晶梨》,进一步加大了对仓桥水晶梨的保护力度,提高了仓桥水晶梨生产标准化水平。”钱培华认为,地理标志保护是国家对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生态优势品牌进行国家保护的一个政策,它既是知名的农产品产地标志,也是体现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就等于是为仓桥水晶梨贴上了“护身符”。
此外,仓桥水晶梨在2010年获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连续五届获得上海市优质梨评比“金奖”;参展北京、烟台、青岛、上海绿博会,获最受北京市民喜爱的十大名梨、烟台绿博会金奖和青岛、上海畅销产品奖。仓桥水晶梨基地也早在2008年、2010年成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和上海世博会果品供应基地。“品质是品牌的核心和保障,合作社与上海市农科院林果所、浙江大学果树所、南京农大果树所、上海交大农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平台——上海市梨研究所,以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培育优质安全的水晶梨供应市场。”钱培华说。
“创新者总是领先一步”,在钱培华看来,建设现代农业,除了提升农业的传统功能,不仅要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合作社依托农村的青山绿水、梨园风光,创新农旅文的深度结合,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因子有机融合,形成了梨产业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不断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积极开展了仓桥水晶梨文化游园节、摄影比赛、仓桥水晶梨梨花节等推介宣传活动,让市民认识、品尝水晶梨,让水晶梨走出松江、走进上海、走向全国。此外,在去年第四届仓桥水晶梨梨花节期间,市民、游客来到基地一边品梨一边赏花,同时又签下认养梨树的合同。游园节受邀嘉宾和认领梨树家庭前往位于黄浦江源头的水晶梨园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有很多市民通过电商把水晶梨送到家里。
仓桥水晶梨基地一年四季皆美景,春季梨花如瑞雪,夏季叶茂徉绿海,秋季果香喷四溢,冬季清枝立傲雪。仓桥水晶梨产业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千亩梨树正在成为上海郊区农民的“摇钱树”,城市居民的“氧气树”。仓桥水晶梨的种植使黄浦江两侧的果林覆盖率上升了20%,保护了资源和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