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016-06-20陈廖原
文 陈廖原(本刊特约记者)图 唐 彬(本刊特约记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文 陈廖原(本刊特约记者)
图 唐 彬(本刊特约记者)
我的故乡在广西玉林市容县,一个南国远镇。许久以前,镇上的先辈们迫于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远赴南洋寻求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人从这里出发,多年后,有的衣锦还乡,有的隔海相望,甚至还有的只能魂归故土。当他们远在万里,心心念念的依旧是生他养他的故乡,这里的生活像是簇拥在一起的沾满晨光露珠的瓜果蔬菜,新鲜且美好。一年四季常绿的乔木,温暖如春的气候,拥挤繁忙的街道,怎能不引人相思?
容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像一颗璞玉,带着原生的岩石色彩和斑斓的翡翠痕迹,镶嵌在十万大山的深处。山林密盛、丘陵起伏,被历史和岁月纵横切割的地面上生长出仿佛野草般的村落。阡陌交通,黄土飞扬的乡间小道,伴着夕阳的余温绵延向远方。小镇离市区只有四十多公里,意味着驱车一小时就能感受到都市的繁华,而回来便是家的温暖、小城的安宁。
我出生在这个小镇上,带着一家人的希冀和梦想,在小镇上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光阴。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我在小镇出生、成长、上学、出走、归来。二十年前的小镇像一张刚过滤出来的宣纸,泛白带灰,我记得当时最璀璨的色彩是广场边上的霓虹灯,类似于模拟烟火绽放的瞬间,单调的二极管配合着霓虹的闪烁,成为当时小镇上最新奇的光。那时候的沿江河堤还没有粉刷,斑驳的青石透着历史的坚韧,在烟花灯的映衬下略显拘谨,经历着光影交错的新旧洪流。
一场真实的烟花替代了所有的烟花灯,小镇伴随着跨年烟花表演进入了千禧年。惊蛰后的小镇带着绵绵春雨悄然改变,圈地、开荒、拓土、垒砖……越来越多的建筑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们茶余饭后开始讨论最新出市的楼盘,研究各种贷款协议,估摸着发展前景和还贷压力。当时的我念初中三年级,开始为高中生活而奋斗,骑车穿过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时,我常常停下来和小伙伴驻足观望,看巨大的机械怪手来回搬运水泥和砖块,像一场仪式,除了对未来满满的憧憬,还有向过去的致敬告别。
光阴转瞬即逝,大学毕业我归乡求职,小城的改变在一场又一场决议中踉跄前进,彼时我很少陪父母走沿江河堤,一来觉得单调没什么看头,二来觉得高低凹凸实在难走。此刻,记忆里的烟花灯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满眼霓虹和轩榭庭阁。栽满杨柳和灌木的河堤、重新铺设的路面、人头攒动的夜晚,让我几乎快要想不起十年前的此情此景。沿街的档口观望着车水马龙,经济的快速攀升和耸立的高层建筑、蔓延的商业街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城镇的改变。或许还是会怀念旧时的风光、缅怀被夷平的记忆,但更要抬头看看光影交错中小城努力发展的样子。化蛹成蝶的蜕变是必须要用阵痛来迎接的,就像黄土飞扬的昨天,是为了今日旅游景区的竣工;封路圈地的昨天,是为了今日有更多的人能入住县城,改善生活。城市努力发展的模样和你自己不断奋斗的轨迹几乎相同,在千千万万的小城里,在攒动的人群里,你和你的故乡都在努力,为了更好的将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