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德的人民群众观思想特质
2016-06-20何建华刘洁
何建华+++刘洁
摘要:朱德的人民群众观所具有的生死皆为民的坚定性,朴实如挑夫的公仆情,重调查研究的实践性,急人民之需的使命感的思想特质。这对全党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进党政干部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朱德;人民群众观;思想特质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5-0013-02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朱德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坚定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夺取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理想。研究朱德的人民群众观思想特质,是研究朱德思想与生平的重点。
一、 生死皆为民的坚定性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人民至上的情怀。他的一生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艰苦奋斗、不断追求的一生。其生死皆为民的理想坚定性,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德一生投向中国革命解放事业,他深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实现中国革命胜利与人民解放的重要性。也知晓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探索前进的过程也一定会付出代价或者遭受失败。但他始终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人民的支持是前进的最大动力,人民的利益是奋斗的最终归宿,人民的选择指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追忆朱德为人民战斗的一生,诠释了他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至高情怀。参与组织南昌起义,他赤胆忠心、坚如磐石、决无反悔。南昌起义队伍南下惨遭围困、军心涣散的关键时刻,朱德挺身向前,权衡利害,笼集部下。他对坚持革命的志士们说道,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是正义的战争。现在遭受挫折,但是人民群众的选择不会错,我们的事业必将引领历史潮流。只要保持实力和信心,坚持革命斗争,将来一定会成功的。朱德的言行极大地稳定了军心,强固了革命定力,保存了革命火种,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得到保存与发展。红军长征路上,面对张国焘的分裂行径,朱德不顾身处胁迫的危险,坚持与其周旋斗争。此时的朱德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耐心又细致地做部队的思想工作,使广大指战员开始觉醒,迫使张国焘北上,才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壮大了人民的队伍。
朱德人民观的坚定性还表现在他一生奉行“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的处世理念上。1975年初,89岁高龄的朱德亲笔写下了“革命到底”的字幅,向世人表明了他为共产主义、为人民利益奋斗终生的坚强决心,也是朱德人民观的生动写照。正如周恩来在朱德六十寿辰祝辞中所赞颂的:“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二,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千辛万苦,但你永远高举着革命的火炬,照耀着光明的前途,使千千万万的人民,能够跟随着你充满信心向前迈进。”“对人民你是那样亲切关怀,对敌人你又是那样憎恶仇恨,这更是你的伟大。”[1](P.245)朱德为了人民利益的坚若磐石的党性,跃然纸上。
二、 朴实如挑夫的公仆情
公仆情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核心思想,也是朱德人民群众观的又一思想特质。身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牢记着自己即为普通一员,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处处服务人民群众,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思想真谛。
朱德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身为运筹帷幄的总司令,又朴实得像一个普通士兵。他和战士同吃、同住、同穿,完全没有任何等级差别,只有革命分工的差异。朱德经常像一般战士一样穿着草鞋行进在转移途中,帮助战士背枪、背行李、挑担子,有的战士不知道他是总司令,称他“老伙夫”“老头”“同志哥”,他都亲切应答,瞬间和大家打成一片。井冈山时期广为流传的“朱德的扁担”,记录着身为军长的朱德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到山下挑粮的经历,至今奉为佳话。红军过草地闹饥荒时,朱德亲自到各处寻觅食物,探到野菜、野果,更是尝过后才让战士采摘食用。部队宿营时,朱德乐意住在百姓家舍中,接近群众,与民众交朋友。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并没有因为担任了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就丧失了公仆本色。他依然保持着一位普通劳动者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保持着一位普通战士英勇无畏的斗志,依然保持着一位人民公仆的拳拳爱民之心。他说“我们切不可居功。群众风起云涌,烈士牺牲生命,如果有功,功是他们的。离开了群众,我们什么事也做不出来。比如说,我个人,中外人士都知道,好像我是三头六臂,实际上,我只是广大群众事业与功绩的代表中的一个而已。一定要记住,如果有功,功是党的,是群众的。”[2](P.134)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张2万余元的存款单,是朱德同志20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钱,按照他的生前叮嘱,这个钱家属没有动用,也没有分给孩子们,而是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这正是作为一个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操。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朱德同志坚持做人民公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3]中国共产党的公仆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观的具体体现。朱德牢记党的宗旨,奉行万事民为先。工作变,公仆本色不变;环境变,公仆宗旨不变,职务变,公仆性质不变,这正是朱德人民群众观的突出特征。
三、 重调查研究的实践观
重视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做好工作的传家宝。朱德毕生崇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与实践上体现了其人民群众观的思想特征。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1940年朱德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边区经济建设的状况,写下了《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参观边区工厂后对边区工人的希望》等文,提出了一系列帮助各地方开展适合当地情况的经济建设,克服边区经济困难的措施,其中包括开发建设南泥湾的设想。后来,党中央派359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政策”,创造了军事斗争与经济建设双驱动的奇迹。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针对部分农村为解决劳动力不足,自发地建立了一些食堂的问题。朱德认为应从实际着手,不要搞一刀切。他在视察天津大沽口化工厂时表示,工厂和农村办事要从实际出发,能办的就办,不能办的等条件成熟再办,类似办食堂、人民公社、集体事业都不能搞强迫命令。1959年朱德、董必武、林枫等同志根据自己调查所悟,联名致电党中央和毛主席,建议在当年夏秋粮食分配时应该把粮食分到各户,允许社员自己起伙食。也鼓励自由结伙加入食堂。这些都反映了朱德重视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真识卓见。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面对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手研究寻求克服困难之策,朱德也是力主此事深入展开。在中央工作会议及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党的各级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群众中,商讨工作对策,并确定1961年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年”。朱德是忠实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视并践行调查研究的领导干部。在此前后,朱德在1961年2月至3月先后到广东、陕西、贵州、四川、河南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他深入基层调查,轻车简从,细致入微,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深入车间、田头甚至农户家中,问得广、听得细,真正了解当地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状况,讨论制定加快发展的多种政策与措施。在家乡仪陇县调研时,他特别针对山区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特点,主张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与副业生产,走出一条发展山区经济的新路。难能可贵的是,每次外出调研,朱德都认真思考,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咨询。
四、 急人民之需的使命感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大动力,是党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源泉。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前提,只有真正抓住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这一根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而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
朱德人民群众观的显著特点还表现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朱德人民群众观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朱德多次强调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就十分重视发展生活,抗战时期开发建设南泥湾就是例证。1947年,朱德对冀东地区各经济部门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基础,我们打仗也好,土改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基本矛盾,朱德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发展生产。他曾说过:“如果不靠发展经济建设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会主义。”[4](P.1576)文革期间,虽然局势动荡不安,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朱德仍然关心国家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直到逝世前几天,他还对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说:“我看还是要抓生产,哪有搞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呢?”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朱德一生的革命经历坚定地实践着党的崇高宗旨,而且赋于了鲜明的特色,其人民观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示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胡锦涛.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 讲话(2006年12月1日)[N].人民日报,2006-12-2.
[4]朱德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