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2016-06-20郝洁王焕利
郝洁 王焕利
摘 要:对于社会进步,教育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但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问题、城镇教育“大班化”等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教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全民享受到优质的、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
关键词: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55-2
0 引言
青岛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个阶层对本市教育服务进程都充满了期待。近年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实现“学有优教”目标,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和规划计划,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但是,青岛市各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尖锐,如何提高学校教育公平的任务仍然很重要。
1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服务问题是一个非地域性、时代性的研究课题,更是一个关乎全世界的现实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罗伯特·登哈特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个理论可结合我国当今国情理解为政府形象的重塑,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首先应确保公民享受到完善的法律制度保护;其次,政府应热心了解我们的各项需求,有目的、有效率的满足公民公共需求;最终,公民得到政府最优质、最民主、最用心的公共服务。
1.2 教育公平理论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保留着教育公平的理想信念。无论是我国孔夫子的“有教无类”,还是古代西方的公平民主思想。所谓教育公平,当代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含义,分别为保守的起点阶段主要强调权利的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自由的过程阶段强调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最后,是教育效果的均等,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让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最终获得平等的教育。
2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国内外经验总结
2.1 国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实践及经验总结
第一,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进行教育改革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日本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同样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教育方面。他们要求教育教学统一化、规范化,高度集权的教学管理模式。此外,日本的“地方交付税”制度可以解决地区间教育经费不均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芬兰的优质教育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教育的均等化配置是它成功的秘密武器。他们致力于实现无论孩子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同等教育的目标。国家议会还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
2.2 国内的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及经验总结
第一,上海市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教育投入的分配以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状况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此,上海市应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加快教育均等化进程。做好教育从外在硬件到内在师资力量再到高层次管理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第二,对于深圳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单单从政府对待民办学校的政策就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教育公平思想的转变。公用费用对于民办学校来说,一般是享受不到的。因此,随着教育形式不断转变,民办学校的兴起且人数不断上升。政府在生均公用费用拨付上,政府应该公立和民办学校同等对待。尽可能保证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
3 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均等化实现的问题
2015年青岛市审计局就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教育配置情况做了调查,发现被抽查的7个区(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附加专项资金分布不均衡。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不能实行向欧洲那样全国高度统一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青岛各市区财力差别很大,市级统筹不够,受各地经济水平发展的制约,教育发展不均等现象还是较为常见的。
对策建议之一:教育经费投放程序透明化。
政府应该尽力让各市各区的教育经费均等化,做好经费统筹工作。逐步将统筹工作责任转移到市政府手中。以确保各区市、城乡教育经费的基本均等。同时还应确保这些费用真正的用到急需且对的方面。制定市、区县两级公共教育资金的使用规范,预防存在不正当使用经费现象的出现,建立公布栏进行问责;严格控制好学校的财务支出,明确好各个季度费用的收支及标准情况,在监管上加大力度。
3.2 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问题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来此就业生活,其子女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受到政府一些对区域户籍的限制,外来子女可能没办法享受到公正的教育服务。其次,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自卑心理。最后,农民工自身经济水平有限,额外的课外辅导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些家庭为了节省教育费用,只能进入私人办的小学校。但是这些学校大多教学设施落后,即使进入公立学校,大多数也是因为生源不满才接纳孩子的。所以孩子的义务教育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对策建议之二:教育公共服务对全体常住人口公平开放。
树立为全体常住人口服务的意识,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教学资源的配置应该以常住人口为出发点,改变原著居民为主体的老观念,打破不均等。不断加强郊区学校建设,解决孩子们没地学的问题。集中增建公办学校,增加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名额,将更完善的教育资源带给他们。另外,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持有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的试学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优惠的义务教育政策。并获得一定的国家教育经费的额外补助,更好的体会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享受更好的教育。
3.3 县镇基础教育的大班化问题
对于实现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城镇学校“大班化”问题极为重要。据调查分析,导致城镇学校“大班化”的原因不过这两点: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减少,大多随父母迁到城市生活,政府盲目撤掉农村学校并校导致生源合并流向城镇;第二,乡村“小班”学校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如城镇,部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城镇或县市读书。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能够得到好的教育。
对策建议之三:落实好新校建设及经费配置工作。
2015年底,青岛的各个区域分别制定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与工作方案,并制定好各年度新建学校目标,接下就是做好落实工作。除此之外,还应优化教师配置、经费投入等问题,保证学校间的公平,让孩子们就近入学,规范学校招生制度,打消家长择班顾虑。保障大班化状况的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针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相应提出了教育经费投放程序透明化;对全体常住人口公平开放;落实好新校建设及经费配置工作的对策建议。另外,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若公民拥有享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正当条件,那是否可以拥有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从而得到更优质教育服务。这也是理解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总之,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阶层公民共同努力参与。
参 考 文 献
[1] 周琳.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考[R].现代交际,2016年1月.
[2] 刘志成.营造公平机会环境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
化——以胶州市为个案分析[M].中共胶州市委党校,2015年3月.
[3] 于洁.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支出决策行为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2月.
[4] 刘黎红,胡琳丽.政策执行视角下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考察[N].东方论坛,2015年5月.
[5] 涂立桥.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R].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