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茶叶的品质之旅

2016-06-18唐余方

当代党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欧尔茶厂粗加工

唐余方

4月8日晨,江津区嘉平镇境内的猫山上,雨雾缭绕,一垄垄茶树在山间重重叠叠,形似梯田。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春雨,将会有许多茶农忙活在这茶垄间,手起手落,细嫩的芽尖便落入系在腰间的笼中。

多年前,茶农们还未曾想到,这细嫩的茶叶,会改变一座山。

拓荒种茶

据江津区志记载,猫山延绵13公里,海拔800米至1000米,山下土壤气候最适宜稻谷种植,而山上则拥有茶叶生长的绝好天然环境,“猫山方圆上百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皆喜饮茶,可考由来已久”。

但大约半世纪前,猫山人有关茶叶的记忆才被开启。

嘉平镇寒坡村48岁的夏昭全,半辈子都生活在猫山上,他家的老屋背靠着山,踏出门,四周仍是山。

这些山都是荒山。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生产队长领着社员们在山上开荒,种上小麦和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但最后“玉米秆只有齐腰高,包谷苗仅半尺长”。

“猫山种啥啥不长,是片穷山。”夏昭全说。

由于缺粮,村民们连猪都不敢多养。

通过开荒增加粮食产量的想法落空后,1970年,生产队长又带着社员一边开荒,一边播下茶籽,希望能通过茶叶换得一些粮食。

次年,茶树长势喜人,大家接着拓荒播种。

1973年,开荒的山上全部播下了茶树种子,大约3000亩。

这些茶籽从外面调进猫山,乃川茶。

那时,茶叶只在开荒的山上种下,村民们为了保口粮,尚不敢在耕地上种茶。

社员们将采摘的茶叶交给供销社,一斤茶叶可换2两米,茶叶则由外贸站统一外销出去。

精摘提质

夏昭全两三岁时,便已跟随大人穿梭在茶垄间。

1980年,他到寒坡茶厂工作。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夏昭全一家七口分得八亩地。

此时的夏昭全已在茶厂工作三年,渐知茶叶的市场需求。他请人将屋后的私人柴山开荒,并开成梯田形式,种上了十几亩茶树。

茶叶采摘的第一年,夏昭全一把一把地摘,一天能摘50多公斤,这些茶叶最后以四角一斤的价格卖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猫山迎来第一批外来客,这是一群来自浙江的茶商。

茶商们在四川品到了好茶,一问,这茶来自猫山。

“我们要收购茶叶,但只要嫩芽。”茶商们以每斤8—1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猫山的嫩芽。

“这价差太大了!”夏昭全说,茶农们不懂茶叶品质,那时清明后才摘第一批茶,只因这时的茶叶长得长一些,好采摘,而且产量也高。

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导致茶叶的品质直线下降。

茶农们开始兴致勃勃地采摘嫩芽,但这远比他们想象中难。

“以前一把一把摘习惯了,现在盯着嫩芽一片片摘,摘不起来,还容易掉。”夏昭全说,茶农们每天只能摘一两斤嫩芽。

尽管采摘嫩芽的难度大,但猫山茶农们第一次意识到了茶叶品质的重要性,也逐渐适应新的采摘方式。

茶商们纷至沓来,茶叶市场在变,需求在变,茶叶的采摘方式也在不停地改变。当然,茶叶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精摘的茶叶,让猫山茶的品质更佳,这样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大大提升了猫山茶叶的品质。

以硒为媒

然而,猫山茶叶也遭遇了发展难题。

在江津区农委副主任张洪眼里,猫山茶虽有天然种植优势,但仍是粗放型种植和粗加工,没有后续投入资金,也没有形成品牌,猫山茶在价格上始终不占优势。

一直在茶厂工作的夏昭全也深知粗加工对于茶叶的束缚。

“设备陈旧,加工能力弱,猫山茶虽然种植面积大,但还没形成产业化的规模效应。”夏昭全说。

“猫山地区的20来家茶厂,都是由过去的村集体所办,猫山茶叶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大做强很难。”嘉平镇负责农业的镇长徐秀表示。

有好资源却无竞争力,囿于现实的猫山茶叶如何突围?

转机出现在2013年。

2012年9月,江津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为了揭开长寿之谜,2013年,江津区有关部门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江津资源进行普查。

调查结果显示,“富硒”是江津人长寿的重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这为江津发展特色农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嘉平镇政府了解到猫山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之后,隐约感受到一个机遇。

镇政府再次将土壤、水、农作物、牲口、米等多次拿去送检。结果显示,猫山含硒量为0.47mg,属高硒地区,猫山茶叶绝大部分富硒。

“茶叶生长几十年,吸附硒元素很强,能不能将硒和茶产业结合?”嘉平镇政府在思考,江津区农委也在思量。

品牌打造

2013年,江津区农委开始着手猫山富硒茶的产业规划,并联合西南大学和重庆茶研所,以“富硒”为媒介,统一打造江津富硒红茶、绿茶的公共品牌。

嘉平镇政府也引进西湖龙井、福选九号等优良品种,免费发放给茶农。

2013年,一直在猫山收购茶叶的吴成俊闻讯归来,他在嘉平镇成立了欧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欧尔公司让猫山茶叶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进行转变,先后开发注册商标为“康崃硒”“猫山鹰舌芽”等富硒生态茶产品。

欧尔公司负责技术开发的吴成东19岁开始研究茶叶,他走遍了全国所有茶叶生产省份,“口感还是猫山的好”。

2015年10月17日,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在济南举行,欧尔公司也受邀参加。

虽然未到比赛现场,但吴成东对猫山茶叶很有信心。

“我们的茶叶经过了精加工的拼配,外形、口感、香气、汤色、叶底都非常好。”果不其然,欧尔公司生产的“猫山鹰舌芽”绿茶,经过专家现场评选,荣获“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绿茶类斗茶赛金奖”。

猫山富硒茶一战打响全国茶叶市场。

如今,江津的富硒茶进入了重庆各大超市,同时建立起网络销售平台和手机微信平台,猫山的富硒茶叶走进了电商时代。

富硒,让猫山茶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进行了技术革新。

为了让猫山茶叶形成产业化发展,政府开始引导茶农将传统加工厂进行整合升级,并利用现代技术提升竞争力。

吴成俊也成功整合了猫山上七个小作坊和五个原村办茶厂,并在猫山脚下建了三个现代化、清洁化的茶厂,三条生产线每天的鲜茶吞吐量是20吨,“规模化”“科技化”成为公司的发展理念。

同时,其余的小茶厂也全部被整合成规模较大的茶叶开发公司,机器全部更新换代。

“这差距大得很。”夏昭全感叹。

1980年,在寒坡茶厂工作的夏昭全第一次使用茶叶加工机,这台老式加工机必须靠烧火才能带动起来,还得人来转动机器。

“以前制茶又苦又累,即便是高档明前茶,也是在锅里用手工完成。”夏昭全现在还记得,茶厂外的坝子上摆着80口锅,一口锅一天只能制作两三两明前茶。

这种粗加工模式,一直延续至21世纪。

“猫山过去的茶多为粗加工产品,很多成为外地品牌茶的原料,一般只能卖几十元一斤。”吴成俊说,现在猫山的茶叶在当地就能完成精加工,形成品牌茶,价值自然几倍、几十倍地提升。

以茶兴旅

2015年3月28日,江津区第一届采茶节在猫山举行。

一时间,数千名游客涌上猫山,与“猫山茶姑”互动体验免费采摘富硒春茶的乐趣。

仅在开幕式当天,猫山就接待了大约5000名游客。

游客的不断涌入,让猫山开始探索另一条发展路径。

“以茶兴旅、以旅兴农、引农限工,保持猫山原生态风貌。”徐秀说,猫山正在打造旅游景点,同步发展茶、瓜果、花等生态产业,融入四面山旅游环线,为游客提供生态富硒农产品和短线乡村旅游。

“目前,猫山搞种植、加工的人各占一部分,未来还得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第三产业。”徐秀说。

看着猫山上源源不断的游客,吴成俊也嗅到了商机。2014年,他在猫山上修建了农家乐“猫山茶苑”,可解决百名游客的吃住。

“要跳出茶叶做茶叶,把茶叶做成观光旅游。”吴成俊说,未来,他还要在猫山修建体验车间,让游客在茶叶基地体验现场制作。

猫山人的生活,一如被雨雾阳光浸润的茶叶,而“硒”就像一剂热水,让猫山人的生活如同茶叶般舒展开来。

在嘉平镇,只有猫山人不出门打工,夏昭全一直留在山上种茶,目前每年的收入至少十万元。

按照规划,到2020年,猫山富硒茶规模化种植面积将达到4万亩,年产量2000吨,茶叶总产值1亿元/年,游客接待量12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5亿元/年,带动5万人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欧尔茶厂粗加工
华侨茶厂换新颜
“但现在更像是欧洲经济击中了自己的肺,现在正挣扎着呼吸”
大型压铸模具铸造模架数控粗加工的高效方法
粗加工切削参数对钛合金多工步加工过程的影响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提高曲轴轴颈的粗加工精度
山高新型PCBN材质可执行大批量粗加工作业
“喜欢”站左边的总统
匈牙利总理兼职作足球教练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