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联手缓解“儿医”短缺
2016-06-18郑旭
郑旭
由于其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现有的儿科医生仍在持续流失中。
为缓解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18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该《意见》确定了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健全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满足儿童医疗卫生需求。
通读《意见》全文,《民生周刊》记者发现,为实现“0.69 名”目标,六部门将着力点放在了儿科医生供给上,即“十三五”期间要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此外,“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专科医疗机构”也成为《意见》出台后两项备受关注的举措。
“儿医荒”问题加剧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人数约2.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同期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约为11.8万人。
也就是说,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53人,明显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0.85~1.3人的水平。
不仅如此,由于其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现有的儿科医生仍在持续流失中。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在受访时解析称,因为公立医院长期形成了事业单位编制的管理措施,使得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临床和学术的条件,才能获得体制内的发展。
除了制度性的原因,另一个造成“儿医荒”的原因,就是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
北京市某公立医院儿科医生小苏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公立医院的薪酬分配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绩效奖金,但绩效奖金主要是按各个科室对医院的贡献来分配。
“虽然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也高,但在医院领导心里,我们科室(儿科)对全院贡献并不突出,所以工资并不及其他科室。”小苏如是说。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似乎也印证了小苏医生的说法。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工作负荷度要明显高于医疗行业平均水平。
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
除制度性成因外,业内认为,造成“儿医荒”加剧的还有人才培养不足等根本性问题。
早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自1999年起停招儿科本科专业,绝大多数医学院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
“这才是儿科医生缺口高达20万的根源。”一位不愿具名的受访者指出。
对此,5月18日出台的《意见》明确,要推进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意见》指出,改革儿科学专业化教育,首先要制定普通高校开展儿科学专业人才培训规划。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可在有条件的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2016年起在39所举办“5+3”一体化医学教育的高校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意见》要求,要根据教学资源和岗位需求,扩大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医疗机构优先招聘儿科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十三五”期间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培养约5000名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
其次要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意见》强调,根据临床医学、儿科学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向儿科倾斜,到2020年累计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万名以上。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及培训过程管理,注重培养临床诊疗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水平,使培训合格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具备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三是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意见》提出,通过财政补助和医院自筹等方式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对已转到其他岗位的儿科医师,鼓励和引导他们返回儿科岗位。开展市、县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医师的儿科转岗培训,使其系统掌握儿科季节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合理调价与社会力量办医
尽管上述人才“供给侧”改革被看做是破解“儿医荒”困局的治本之策,但也有专家认为“人才培养过程漫长,不可能立竿见影”。
对此,国家卫计委明确,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
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大力提升儿科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也写入了《意见》中。《意见》还明确要求,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在职称晋升和主治医师岗位聘用中给予适当倾斜。
根据《意见》,未来要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各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省会城市设置1所儿童医院,其他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可设置1所儿童医院;城市综合医院可根据医疗需求开设儿科门诊,需求较大的设置儿科病房。
对于社会力量办儿童医院、儿科诊所,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意见》也提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