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环球

2016-06-18

华东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双星引力波物理学家



新知·环球

引力波:打开探索宇宙的新方式

2016年2月11日,北京时间23:30分,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LIGO科学联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向全世界宣布:我们真的探测到了引力波!

那么何为引力波?实质上它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时光退回到100年前,当时的爱因斯坦曾预测过引力波的存在:他发现自己的方程有一组解,和电磁波的性质类似,以光速传播。然而他在文章里提及——这个引力波辐射的能量很少,在所有能想得到的情况下,引力波的辐射都可以被忽略。之后的许多年里,物理学家都搞不太清这个解的物理意义,更没想到这个波可以有什么观测上的价值。

直到20世纪70年代伊始,一批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加入了引力波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的行列。1975年,在引力波实验逐渐发展的时候,天文学家Hulse和Taylor发现了一对脉冲双星。1982年,Taylor和Weisberg通过其轨道频率的演化,推断出了这个双星正在丢失能量,而这个能量丢失率和引力波导致的是一致。这给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间接证据:引力波终于从纸上走了出来、Hulse和Taylor在1993年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脉冲双星也成为研究广义相对论和中子星的一个重要系统。

对于引力波“重出江湖”这一事件,外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德国马普引力物理所、清华大学博士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科学合作组织成员胡一鸣:“探测到引力波的意义非但验证了广义相对论,而且还对天文探测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引力波探测器像人类的耳朵,人类以前好似聋子,现在终于可以聆听宇宙的呢喃。”

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探测引力波的能力有可能对天文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类还可以期待透过宇宙的历史看到黑洞。借助引力波,人类甚至将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时期早期宇宙的痕迹。”

☞无处不在的云计算又多了一个兄弟——雾计算。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再加一层,叫网络边缘层,如再加一个带有存储器的小服务器或路由器,把一些并不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可大大减少“云”的压力,提高了效率和传输速率。这个方法叫做“雾计算”。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进行细胞间感染的新机制,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遏制这种感染,这有望促进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他们发现若向巨噬细胞添加一种称为“NPD3064”的化合物,能妨碍“隧道纳米管”的形成。研究人员计划合成类似化合物以遏制艾滋病病毒感染。

☞二维半导体材料家族又有“小鲜肉”,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最新发现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锡(SnO),这种单层材料的厚度仅为一个原子大小,可用于制备电子设备内不可或缺的晶体管。这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制出运行速度更快且能耗更低的计算机和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设备。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由数以千计的服务器组成,是散热耗能大户。微软公司正在试验水下数据中心,探索利用海水解决数据中心的制冷和供电问题,降低运行成本。微软考虑将水下数据中心与涡轮机或潮汐发电系统相连,应对服务器、空调等设备带来的用电开支。

猜你喜欢

双星引力波物理学家
双星启示录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李双星 一心为民拔“穷根”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异同
发现引力波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
长着大肿包的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