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单簧管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李泉均

2016-06-18常畅

剧影月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单簧管德曼作曲家

■常畅



江苏单簧管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李泉均

■常畅

5月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可谓演出频繁,28日晚上演的《李泉均单簧管独奏音乐会》尤为夺目精彩。中国单簧管学会副会长,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王振先教授在此音乐会的祝辞中热情赞扬李泉均老师的专业水平和品德为人,称这位30年前的弟子和朋友:“品学兼优,尊师重情,通过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和专业教学,李泉均的演奏代表了江苏单簧管的最高水平,可以称之为是江苏单簧管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李泉均原名李全,先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及本科,现任江苏省戏剧学校音乐系主任,南艺音乐学院特聘单簧管副教授。多年来,他在单簧管演奏专业上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同他的老师王振先教授一样,不论行政管理工作多忙,但从未放松对自己单簧管专业的研究和提高,从未间断自己的音乐会演出实践。此次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李泉均刻意选择了浪漫派及近现代单簧管的经典作品,既充分代表了单簧管艺术技术发展的前沿高度,也全面展示出独奏家与时俱进的现代情怀。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大二重协奏曲》,被称之为“没有乐队协奏的协奏曲”,李泉均在充分展示该乐曲单簧管各种演奏技巧的同时,与钢琴家天衣无缝的配合更显现出扎实的古典奏鸣曲功力和丰富的室内乐经验。音乐会的第二首乐曲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普朗克的《奏鸣曲》,李泉均把该作品中伤感的快板和愤怒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把其中的安静的浪漫曲表现得如醉如痴,最后在火热的快板中李泉均集合了单簧管的各种绚烂技巧,营造出了既认真又滑稽的音响效果,准确表达了作曲家生前最后几部作品的时代风格。音乐会的另一首曲目是英国作曲家马尔科姆·阿诺德的《小奏鸣曲》。马尔科姆·阿诺德(1921-2006),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称号,并成为“皇家作曲家”。为电影《桂河大桥》所作的配乐,获得了1957年的奥斯卡大奖。这首专为单簧管写的《小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李泉均在有限的篇幅里将单簧管热情、活力、深沉、柔美、绅士风度、爆发力等“乐队演说家”的特质表现得惟妙惟肖,通过音符带给听众以全新的单簧管听觉印象。最最感人的还是李泉均独奏音乐会的终曲《愿主赐予你平安》。吉奥拉·费德曼是以色列音乐事业的第四代单簧管演奏家,现居纽约,是现代最杰出的演绎和表演犹太Klezmer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Klezmer是“Kle”和“Zemer”两个希伯来语的结合,意为“歌唱的工具”。它是犹太人的民间传统音乐,是一种诠释艺术和生活的方式。费德曼为Klezmer从许多犹太教堂里收集民间流传的犹太音乐,通过单簧管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因为费德曼在演奏技巧与通过音乐所表达情感之间的融会贯通,斯皮尔博格邀请他在《辛德勒德的名单》的电影原声里,演绎了其中一首曲目。Klezmer本身是一种很高级别的工具,它的声音代表的语言我们称之为音乐,它不是用词语来表达的语言,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语言,它表达了人类民族的灵魂,它不是才能,也不是天赋,而是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需要表达的天生就存在的力量。李泉均充分利用了该乐曲浓郁的情感表达,以其对单簧管乐器的成熟把控,充分展现了一位优秀独奏家的情感宣泄力,使全场听众为之震撼和感动。

在祝贺此次音乐会圆满成功的同时,我也为此次音乐会没有听到李泉均对中国单簧管原创作品的演绎而略感遗憾,与他交流,他直言还没有发现让他特别感动的中国单簧管作品,他说:“我随时准备挑战和演奏好原创中国单簧管作品”。

每次欣赏李泉均的独奏音乐会都使我为他的强烈情感冲击而感动,同时也佩服李泉均完全感悟到了乐器已是他身体语言一部分的天才馈赠,李泉均已充分享受着用单簧管与听众心灵对话的幸福感之中。愿江苏这一单簧管人才强省在新一代领军人物们的接力传递下与世界同行!

猜你喜欢

单簧管德曼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美国女郎跟随假乐队巡演捞金的神奇故事
长大可当作曲家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单簧管音色在重奏时的表现力
身为天使(On Being an Angel)
猫咪成长史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