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初期党管报业体系的建立
2016-06-18
[摘 要]上海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对庞大的旧报业进行革新,接管、军管等国民党官僚报业,保护发展民营报业,允许并限制英美报业的出版,实行报业登记管理制度,并妥善处理旧的新闻工作人员。其次,重点发展党报《解放日报》,确立了其在新的人民报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最后,通过对民营报业的恢复、调整等,最终确立了党管报业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解放初期;上海;党管报业
[中图分类号] G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6-0012-03
上海解放后,对于新生政权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旧上海留下了发达的报业基础,如何利用好这些基础建立起人民的报业,作为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摆在了共产党人的面前。经过探索实践,上海在接管和改造旧有的新闻机构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党委主管的党报统领的国营社会主义报业体系。
一、上海旧报业的革新
上海解放前夕,尚存70余家报纸,大部分处于停刊或半停刊状态。解放后,首先,接管、军管国民党政府、党派、军队等部门的报纸。先后接管的有《中央日报》、《东南日报》等15家。其次,保护、新办民营报纸。商办、民办的《申报》、《新闻报》,因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所控制,掺入了官股,解放时,属于官僚资本的部分被接管,属于私人资本的部分予以保留,仍归私人所有。为了促进工商业的恢复与改造和宣传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创办了《新闻日报》并于1949年6月29日在《新闻报》原址出版。英文《大陆报》解放后停止出版,上海当时还有不少外侨,因此利用《大陆报》原有设备,创办了解放后国内第一张英文报纸《上海新闻》。7月,上海还先后出版了《大报》、《亦报》、《人民文化报》、《剧影日报》等。再次,对于外国侨民在上海办的报纸,视情况允许继续出版或加以限制。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正式成立,外国政府和新政权还没有外交关系,外国侨民在上海的报纸只要不敌视中国人民,都允许其继续出版,包括英美外商办的《字林西报》、《大美晚报》和《密勒氏评论报》三家,还有苏联侨民办的《苏联公民报》(原《俄文日报》)、《新生活报》等。《字林西报》、《大美晚报》在解放战争中虽然一贯支持国民党政权,还是允许他们继续出版。但这两家报纸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报上制造谣言,恫吓上海人民,企图制造混乱,受到市军管会的警告,也遭到上海人民包括这两家报纸内部工人的反对,报纸没有什么销路。1949年6月10日,《字林西报》表示愿意登报道歉。该报出版至1956年3月31日自行停刊。《大美晚报》则不愿更正,同时因报馆内部发生劳资纠纷,难以继续出版而停刊。美国侨民的《密勒氏评论报》公开反对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曾多次发表文章批评某些西方报纸对新中国的造谣诬蔑,后因揭露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遭到美国政府的邮禁,由此失去海外大量订户,不得不于1953年6月停刊。
1949年5月27日,上海一解放,上海市军管会就颁布了《关于上海市报纸、杂志、通讯社登记的暂行办法》,要求已出版、将出版或将复刊之报纸和杂志及已营业将营业或将复业之通讯社,均须依照本方法,向军管会申请登记。新闻单位的登记工作根据本办法于5月30日正式开始,由军管会新闻出版处接受报纸通讯社的登记。从5月31日至6月30日,填送申请登记表的新闻单位共244家,其中报纸43家,通讯社12家,杂志189家。经审核第一批发给登记证的有《解放日报》、《新闻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14家报纸,新华社华东总社、新华社上海分社、工商新闻社三家通讯社和28家杂志。
在这当中,妥善安置新闻从业人员。对于原上海国民党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我们党接管城市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除极个别证据确凿的反革命分子依法惩办外,采取全部包下来的办法。凡是留下继续工作的,原职原薪,不降低生活水平;凡多余的新闻从业人员,包括早已停办的新闻单位的人员,全部妥善安置。还有相当数量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人员,被送到华东新闻学院学习,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党的新闻战线、文化战线工作的领导和中坚力量。
对旧报业的革新,对于上海建立人民报业、及时宣传党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陈毅在1949年8月3日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停止了国民党反动派办的报纸和过去作为反动喉舌的报纸,刊行了人民的报纸,实行两家报纸的改组,辅助了过去在国民党时代受压迫而停刊的进步报纸的复刊。”[1]
二、党报《解放日报》主导地位的确立
人民的报纸随着上海的解放、社会生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陆续创刊。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创刊。六七月间,由上海工会联合会主办的《劳动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主办的《青年报》也先后创刊。
《解放日报》原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了迎接上海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改作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的联合机关报,并决定接管《申报》为社址。因此,解放日报社是在原申报馆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申报》是有着悠久历史在近代中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一份报纸。5月27日,军管会接管申报馆,《申报》编辑部立即被解散,新的《解放日报》编辑部进入《申报》大楼办公。5月28日,《解放日报》就和上海人民见面了。华东局和上海市委为解放日报社配备了强大的领导阵容,由中共党内的资深办报人范长江、恽逸群、魏克明、陈虞孙、陈祥生等组成社务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8月5日,华东局发出通知,决定成立《解放日报》社论委员会,以舒同、魏文伯、刘瑞龙、冯定、夏衍、范长江、恽逸群、章汉夫、许涤新为委员。1950年10月5日,华东局还特设党报委员会,由舒同、刘晓、魏文伯、夏衍、恽逸群五人组成,舒同为书记[2]。党报委员会的设立凸显党报地位,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
《解放日报》成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暨上海市委机关报,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新闻中心,《解放日报》的迅速出版更是从新闻宣传上占据领导地位,是党执政上海的重要体现。该报创刊后即致力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面对新解放区的广大读者,一度辟文献专版,刊登有关党的政策、决议等文件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章,仅1949年6月即刊登40余篇。
三、民营报业的恢复
上海解放前,国民党当局几乎封闭了所有旧上海的进步报纸。上海一解放,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从政治上、物资上帮助这些进步报纸复刊,《新民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几家上海民营大报以及《亦报》等几家民营小报获得了生存和发展。1949年初,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邀请数百民主人士、知识精英和文化名人从香港启程前往北平,与他们广泛接触和交流,其中有上海《大公报》的王芸生、《文汇报》的徐铸成、《新民报》的赵超构等。1949年3至5月,徐铸成利用北上之机会,数次就《文汇报》回上海复刊一事与中共有关领导商议,并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和负责新闻出版接管工作的范长江明确首肯。《大公报》、《新民报》也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办报的指示。因此,徐铸成与一部分上海知名报人于5月初随人民解放军南下。行前,周恩来设宴为之饯行,给各报以很大鼓励。6月21日,《文汇报》在上海正式复刊。《新民报》两月后复刊,上海解放时继续出版。《大公报》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过一些不利于人民解放事业的报道与言论,曾受到进步舆论界的批评,上海解放时一度休刊。6月17日发表了由该报社长兼总编辑王芸生执笔的《大公报新生宣言》,对该报过去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得到了读者的谅解,恢复出版。
上海民营大报的复刊,得到新政权物质上的大力支持。上海市军管会文教管理委员会指示新闻出版处对民营报纸给予纸张和印刷方面的资助,比如解放日报社借给《文汇报》大量纸张、油墨等,并协助解决房屋、机器等方面的困难。《文汇报》与《大公报》等五家报社联名请求享受优惠水电费、减免房捐、核减邮政运费以及免征营业税等,上海市军管会均予一段时间内准许,以救燃眉之急[3]。
《文汇报》、《大公报》、《新民报》等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报界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在复刊后,迅速得到一大批读者的青睐,发行量迅速上升。民营报纸迎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党管报业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文汇报》复刊之时决心要替代《大公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大公报》《新民报》本来就是一报多地数版,王芸生、赵超构更是踌躇满志。然而民营报纸的繁荣与发展,显然对党管报业体系形成冲击。建立党报《解放日报》为统领的专业报纸分工合作的上海报业新格局,是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核心工作,因此必须对民营报纸进行准确定位定性以及办报的纪律规范。
1950年春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后,上海报业的各领导机关根据会议精神,研究各民营大报的分工问题,相关领导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上海的报纸太多,群众不需要那么多种的报纸”;二是民营报纸须重新定位,“调整集中办好一两张报纸”。[4]同时改民营报纸的民营性质为私营性质,强化了民营报纸的阶级属性,强调了公营报纸在报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同时,用党的新闻纪律和规范约束私营报纸,破除抢新闻、抢市场、争独家、自主办报、张扬个性等理念。经过对民营报纸定位、改性和纪律规范,上海党管报业体系基本形成。
党管报业体系,除了党报《解放日报》主导地位确立,还要加强对私营报纸的领导与调整,以改变公营、私营报纸分工不明确、市场竞争无序的局面。在私营报纸内部共产党员力量薄弱,各报党员人数少,除《新闻日报》有13人外,《大公报》、《新民报》、《文汇报》三报仅各有二人,《亦报》一个也没有[5]。可以说私营报纸都是从解放以前原封不动继续下来了,难免继承过去旧的办报思想和作风,势必影响党对私营报纸的领导。因此,1952年8月21日至10月21日,上海新闻界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思想改造运动。参加这次学习运动的有《新闻日报》、《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亦报》五个单位的编辑、经理两部门工作人员566人(其中编辑人员356人)[6]。《解放日报》、《劳动报》等单位因已经过三反运动,故未参加。因此参加此次思想改造运动,除了公私合营的《新闻日报》,其余各报均为私营报纸。运动后,根据“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上海报业进行全面调整。英文《上海新闻》迁北京,《大公报》迁天津,与《进步日报》合并;《大报》、《亦报》并入《新民报》。留在上海的《新民报》、《文汇报》均改为公私合营性质。在思想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加强党在各报中的领导力量,重点加强思想领导。
党管报业体系的核心是党报主导地位的加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解放日报》自1954年12月1日改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12月16日,上海市委作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办好〈解放日报〉的决定(草案)》,要求该报应以更加地方化、群众化作为自己的工作方针,以上海人民群众,首先是工人群众作为自己的读者对象,在教育、团结和组织上海人民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决定》还强调“新闻报道要求做到准确、多方面、生动与及时”,“报纸上的大多数文字,应使初中程度的工人能看得懂,不识字的工人在略加解释后能听得懂”[7]。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解放日报》的新闻报道、社论等更加贴近读者,受到群众的赞同,扩大了阅读范围,报纸发行量提高,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解放日报》作为上海的党报地位进一步巩固和确立。
以《解放日报》为核心的党管报业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完全确立,党管报业的制度得到完善、强化和发展。上海报纸作为党进行宣传战线的工具,党的喉舌,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评论、报道、编辑都服从于中心,坚决地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做好宣传。这一切都体现了党管报业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毅.关于上海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六、七月的工作报告(1949年8月3日)[A].陈毅军事文选[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505.
[2]马光仁.上海新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91.
[3]文汇报关于5报联名申请享受优惠水电费、减免房捐、核减邮政运费、卷筒纸管理措施的函及市府及有关部门的复函[Z].上海档案馆档案,档号:G20-1-26.
[4]关于调整上海各报纸的问题[Z].上海档案馆档案,档号:A22-1-20.
[5][6]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关于上海新闻界思想改造总结[Z].上海档案馆档案,档号:A22-1-47.
[7]解放日报、新闻日报报史资料(1)[Z].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卞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