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为哪般?
2016-06-17田辉
田辉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这天,河南《大河报》刊登了一则“十个河南娃,九个半睡不饱”的新闻,迅速成为网络关注热点,同时还配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市教育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九成以上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原因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挤占了学生睡眠时间。
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做出了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的明确规定。然而,8年后河南省的调查结果却表明,仍有超过九成孩子的正常睡眠被剥夺了,而且是冠以教育的名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这都是为了你好”。现实生活当中,学校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学校为了升学率给学生“加劲”,老师为了班级成绩给学生“加餐”,家长为了助推成功给孩子额外“加码”。三方夹击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睡眠时间就被挤占得少之又少了。
对学校和老师而言,不能让学生的课业负担变成孩子的精神负担。每天做不完作业会使孩子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没有快乐自然便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效果也自然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老师就会增加教学内容,留更多的作业,长此以往就恶性循环。对家长而言,如果被问到“您家孩子营养达标吗?”,相信得到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甚至会说营养过剩;然而问“您家孩子睡眠达标吗?”却会难住大多数家长。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睡眠不足对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影响大脑的发育,对孩子情绪和智力都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甚至与视力下降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学生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焦虑、紧张,影响性格的形成,还会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少做几道奥数题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失去与人交往的能力则无法融入社会。这种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学习,到底是为了哪般!不希望每年只有在世界睡眠日这一天,人们才注意到原来有那么多的孩子睡眠还远未达标。
责任编辑/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