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字
2016-06-17康玉英
康玉英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虽然只有84个字,却言简义丰、字字珠玑,尤其是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字值得品味。
一、闲从何来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时把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期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差一点就丢了性命。由于好友范镇、张方平等人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时苏轼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张怀民被贬黄州,他是苏轼的好友,初到黄州时寓居在黄州的承天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了相当于现在分区副司令员的职位。让文人担任武职,本就滑稽,但对文学家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正给了苏轼充裕的时间思考人生,他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此。黄州的流浪式生活对于苏轼来说并不是惩罚,或官方监禁,他十分享受这种生活,并写出了四篇生平最佳作品:《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写《记承天寺夜游》时,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四年。
二、闲之表现
据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载,苏轼在黄州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元丰三年,苏轼开始真正务农了,并自称“东坡居士”。悠闲的生活,让苏轼更加关注生活、享受生活,他发明了东坡肉、东坡汤,甚至开始练习瑜伽和炼丹。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闲”字表现如下:
1.无人打扰
一位闲官在黄州,没有饭局、无人打扰,所以才有“夜,解衣欲睡”。试想,如果他白天忙于公务,晚上苦于应酬,到家中只能是倒头便睡,绝不会“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无与乐者
如果苏轼位高权重,趋附者就会很多。苏轼被贬之后,官场中人自会保持距离,就算朋友,也会疏远三分。除此之外,以苏轼的才学,能与之对话的人本就不多,才会有“无与乐者”的感慨。
3.悠游寺院
苏轼客居黄州时,喜欢去寺院,甚至寓居寺院,可借《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佐证。承天寺也是一所寺院,也许寺庙远离尘嚣、晨钟暮鼓能使人内心沉静淡定,易于品味人生百味。
4.月夜出行
在黄州时,苏轼喜欢月夜出行,两篇《赤壁赋》都是月夜泛舟的杰作。苏轼对月情有独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古今咏月第一佳句。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反映出古代文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正因为月夜出行,也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奇思妙想,全句无一字写“月”,却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三、闲之真味
如果苏轼不是因为被贬黄州,他又何暇得闲?怎能欣赏到如此夜景?
作家刘燕敏在哲理散文《桂花为什么不香》一文中记述:任职8年的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卸职后住在寺庙的禅堂里,觉得庙内桂花很香,在白天,房内的夜来香也很香。总统跟住持说:“过去我家也有一盆夜来香,可白天从未闻到过香味。”住持答道:“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到,是因为白天心太焦躁了。”由此可见,惟其心如止水、心无挂碍,方能感受到物象的真趣和真味。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宁静欣悦的心境。于是,苏轼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神来之笔,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位才华横溢且满腔抱负的诗人被贬谪,闲中也许有无奈,但苏轼总能战胜自己,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灵的安宁。
苏轼既有佛家的出世思想,又有儒家的入世思想,两者难免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即表现了词人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但他仍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行为。因为古代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途径。
综上所述,“闲”字既有悠游自然的快乐,又有对忙于政务者辜负良辰美景的感叹,当然未尝没有“有志不能伸”的无奈,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苏轼大概未能完全释怀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