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的力量在细节处彰显

2016-06-17杨凤鸣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行农村小学细节

杨凤鸣

【摘要】在培养学生成功、成人的过程中,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行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小学生的这些品行的培养又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习惯 品行 农村小学 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6-02

在当今教育形势大力变革的时期,农村小学教育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的差距有拉大之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落后地区的乡村学校在硬件条件等方面所形成的差距,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不能在灰心丧气中犹豫等待,耽误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因为在他们身上也寄托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殷切希望。

有道是,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身。其实,只要我们调整了心态,静下心来,依然可以大有作为。乡村孩子起点低、基础差,但他们的可塑性更强;而小学又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因而学校教育还得担当起更多的责任。

那么,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家校联系,取得育人合力

现代社会,许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管理相对较少;尤其乡下,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这无形中形成了孩子教育上的严重缺位。更有许多乡下家长认为,他们只管好孩子的吃穿用就行,学生一旦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也就不多操心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了。

事实上,要真正养成孩子的良好品行,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大量事实证明:好多时候,学生的坏思想和坏习惯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教育影响而成的。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或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因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家长联系、帮助家长不断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我们还可聘请县内外的教育专家作报告,以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取得家长配合,去除家长的一些不负责任的思想,就能形成育人合力。

二、不断培训和提高教师

近些年,由于大学扩招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了不少年轻教师敬业精神和师德水平有所下滑。他们中的好多人把教书育人只当成了一种职业而非事业,对学生教育不肯用心去钻研,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鉴于此,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教师培训,每周都组织教师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让教师爱岗敬业,做好学生的榜样。

人常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规范了,品行端正了,对学生的教育也就真正有效了。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序列化方案

教育不是随心所欲,而必须按规律办事;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须要有长效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做到有章可循。

现在的小学生身体发育快,思想变化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的序列化方案,这样教育才真正有效。

如对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看画册、唱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公共场所不乱扔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手脚、勤换衣、不说脏话等。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我们可以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一日常规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我们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保障安全、帮助他人、尊重师长等品行。

四、在实践中不断强化

对小学生的教育不能凭空说教,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

如我们可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班会、升旗仪式、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教育。也可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等进行培养。

此外,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品行最为有效、也最持久。

如我们教育学生每天讲究个人卫生,整理好自己的桌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从穿衣服、折被子、梳头等开始,再洗自己的小件衣服等等。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一日常规”,督促其完成。在班级里,要养成教室卫生、环境卫生自己动手,打扫要细致、干净、彻底的习惯。

我们还可利用一切集体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心理,进而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春天栽树、在花园种花,夏天去敬老院义务服务,秋天郊游、观察农民的秋收,回家帮大人干农活,冬天扫雪……只要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的事,我们就尽量鼓励他们去干。久而久之,学生能吃苦耐劳了,变得懂事儿了,会帮助大人干家务活了、更加尊重老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达到一定的目的了。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曾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从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只有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培养,方能彰显我们教育的长久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中外著名教育家小传》(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3]《让行动为梦想导航》(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2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行农村小学细节
品行障碍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相关研究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浅谈校外教育在我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不耻下问
细节取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