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多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研

2016-06-17谭小兵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操作故事调查

谭小兵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质量关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关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提出的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包括:操作型作业、故事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及设计型作业等。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操作 故事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0-02

作业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为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均非常注重作业设计。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而低质量的作业设计则很难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很多数学教师均孜孜不倦的对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探索研究,由此也提出很多作业设计方式。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呢?接下来,我总结其中的几种典型作业设计方式介绍如下。

一、操作型作业的设计

操作型作业即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手脑并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会设计操作型数学作业让小学生完成,他们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普遍较为青睐。

例如,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操作型数学作业:用摆小棒的方式解答下题:现在有11根小棒,如果摆成五边形可以摆出几个?摆完后剩余几根小棒?如果摆成三角形可以摆出几个?摆完后剩余几根小棒?这样的作业设计并不难,学生仅需要通过动手操作便可快速完成。在摆小棒的过程当中,他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有余数的乘法,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操作型作业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适时设计操作型作业,让小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二、故事型作业的设计

故事型作业不仅充满故事性,其中还蕴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也受到小学生的普遍欢迎。传统数学作业设计方式过于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完成兴趣,而故事型作业的设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例如,执教《几分之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型作业: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和美羊羊比赛摘西瓜,比赛以2分钟为限。比赛结束时,喜羊羊摘了3个西瓜,懒羊羊摘了2个西瓜,沸羊羊摘了5个西瓜,美羊羊摘了4个西瓜。请问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每个人摘的西瓜分别是总数的几分之几?由于该作业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同学们在阅题的时候也更加认真,最终得出的答案为:他们一共摘了14个西瓜,喜羊羊摘的西瓜占据总数的3/14,懒羊羊摘的西瓜占据总数的1/7,沸羊羊摘的西瓜占据总数的5/14,美羊羊摘的西瓜占据总数的2/7。

故事型作业即在题目中蕴含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作业设计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作业设计形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每当我设计故事型数学作业时,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积极性均非常之高,这一点也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三、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调查型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会设计一些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例如,执教《生活中的小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型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商店或商场中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调查中遇到价格是小数的商品必须用相机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将其抄录在作业本上。如果没有相机可以直接用作业本记录。这样的作业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型作业,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只要通过调查即可顺利完成。因此,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在调查中他们不仅了解了商品的标价方式,还更好的体验到了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调查型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调查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机会,伺机设计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四、设计型作业的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依然初步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基于此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一些设计型作业让小学生完成。让他们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设计及审美能力。

例如,执教《轴对称》时,我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用绘画或剪纸的方式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课堂所学,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因此他们在完成这个作业的时候也融入了很多创新性因素。第二天,当学生交上作业之后,我也被同学们的设计所折服了。还特地选择了几个较为优秀的轴对称图形作品让学生进行了介绍,并让其它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设计型数学作业看似与数学无关,实则并非如此。通过设计型作业的完成可以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艺术性更为了解,引导他们对数学进行重新认识。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设计型作业让学生完成是极为必要的。

五、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作业设计形式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型作业、活动型作业、实验型作业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将多种作业设计形式灵活交叉运用,丰富作业设计行为。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方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崔运红.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2).

[2] 张剑.基于证据的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J]. 小学数学教师,2015(S1).

[3] 沙璐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彰显质量因素[J]. 新课程导学,2015(35).

[4] 杨锋松.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

[5] 章玲君.优化作业设计 创收实效——小学数学毕业班有效性作业设计例谈[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

[6] 王青.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层、生活化、重组整合[J]. 新课程导学,2013(35).

猜你喜欢

操作故事调查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