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2016-06-17巩雪亮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巩雪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已迫切要求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机制进行改革,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高效课堂的目标定位、课堂角色定位,理解高效课堂的特征。同时教师应当把握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有效途径,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案,开展活泼严谨的课堂教学,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5-02

高中物理教学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发生了许多变化。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尤其重要,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习惯

1.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重难点,学习教材中描述物理问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上课边听边想、层层深入理解问题的习惯。听课时学生要注意体会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梳理知识的脉络,总结思想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

3.课堂上开展探究、讨论、交流和当堂应用、及时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4.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并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教学中要以例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

二、加强实验教学

高中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是普遍现象,但是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还可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成立物理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搭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

三、创设情景问题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而不是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点。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呢?教师的引导,问题的设置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法宝。情景问题的创设方式很多,比如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利用实验演示等等。在电源输出功率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情景:手头上有三根电炉丝,阻值分别为6Ω、8Ω、10Ω,现要把其中一根电炉丝接到一电动势为12v,内阻为8Ω的电源上,去烧开一小杯水,假定三根电炉丝的额定功率足够大,问选择哪一根电炉丝烧这杯水最快。由于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有的选6Ω、有的选8Ω、有的选10Ω。但追究理由时学生就讲不清楚是何道理,老师肯定答案是8Ω,那么为什么呢?这就是根据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的问题情境创设,从而巧妙地引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讨论。在“大气压强”教学时,插入玻璃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情景,提问:为什么玻璃瓶也能把鸡蛋吞进去?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好奇心理,也产生了一种强烈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力,但由于自身知识的限制,迫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探索知识科学的奥秘。

四、落实分层作业

实施高效课堂必须倡导“大课堂”,要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只局限于40分钟,高效课堂的作业应分为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检测与反馈、课后练习巩固并提高。要坚持学案辅助的教学方式,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引阅读教材,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大部分问题,找出自己不会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气氛活跃、表现欲强、“主体”地位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大放异彩。课堂中的课堂检测练习必须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习题的难度要适中,以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堂基础性目标的实现。课后作业宜分层次,有基础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课外阅读相关资料等,以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而值得探索研究的几个问题. 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