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理念及其启示
2016-06-17刘婷婷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刘婷婷(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国外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理念及其启示
刘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外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理念,并结合国内舞蹈类非遗资源库的实际建设情况,提出对我国图书馆进行舞蹈类非遗保护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外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非遗
舞蹈作为人类情感和动作的表现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自2005年以来,我国公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中有176项民间舞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非遗的表演方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人文价值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形态、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各个方面,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类非遗是社会文化的交织融合。同时,舞蹈类非遗又因其地域性、传承性及活态性的特点,面临着迅速消失的危险。作为国家文化的记忆之库,图书馆承担着保护人类智慧的重要职责。国外图书馆在舞蹈类非遗保护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图书馆已展开对舞蹈类非遗的保护;民族舞蹈丰富的爱尔兰于2005年在利默里克大学的格鲁克斯曼图书馆建立爱尔兰民族舞蹈档案;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与澳大利亚舞蹈业领军组织Ausdance共同组织发起“澳大利亚舞蹈计划”,项目提供了有关澳大利亚舞蹈历史及其现状的各方面信息[1]。
1 国外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理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归纳为认定、整理研究、保存、保护发扬这4个工作环节[2]。笔者将以这些工作环节为基础,对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理念进行分析。
1.1基于多元文化图书馆的主动参与理念
美国的图书馆很早就脱离了传统图书馆保护历史典籍和文献的观念,把图书馆定位为各类文化、知识、信息的储存中心和周转枢纽,树立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意识。1944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建立了杰罗姆·罗宾斯舞蹈部门,这是世界上最大型最综合性的致力于舞蹈类记录的档案库。该部门所记录的舞蹈形式包括芭蕾、民族、现代、社交及民俗舞等,收集形式包括文字、影像、录音带、原稿、剪报及文物等。建立于1992年的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纽贝里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和其他机构共同建立的美国舞蹈类非遗资源库[3]。历史悠久的美国舞蹈节由杜克大学图书馆参与档案组织及建立[4]。由此可见,国外图书馆很早就主动参与到舞蹈类非遗的抢救中,以实现图书馆的多元文化功能。
1.2基于Web2.0的民间收集理念
舞蹈类非遗源自于民间,具有分布流散、传承性强、难以捕捉的特征。图书馆在参与保护的过程中,除了发挥自身资源丰厚的优势、从专业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外,还应该将目光放至舞蹈的创造者——广大群众。在Web2.0的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仅仅是专家或者机构的官方行动。澳大利亚国会图书馆的“澳大利亚舞蹈计划”突破了传统的收集手段,它通过采用基于维基(Wiki)软件技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并依有关原则向网站提供信息和数据,同时还能对其他人提供的资源进行评价甚至修改[5]。在由美国多个图书馆参与的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的官方网站中,舞蹈类非遗的档案化教程是其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对舞蹈资源电子化的方法和途径的介绍,以及相关协助的提供,网站能够帮助用户进行自主的资料归档。同时,网站提供多方的资料共享平台,协助民众贡献出个人的舞蹈类非遗资料。这种民众自发的收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舞蹈类非遗的难获取性,而且极大地节约了项目成本。
1.3基于多媒体的数字化整理理念
早期舞蹈资料的存储载体多为纸质书籍、录影胶卷等,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12年的国家记录保存报告中称:“关于有声资料,其濒危的记录载体必须在15~20年内进行数字化,否则今后再进行保存的可能性非常之小[6]。”所以,数字化整理与研究是抢救现有舞蹈资料的重要手段。在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的建设项目中,美国国会图书馆参与其核心项目舞蹈资源的数字化项目,旨在将现有文本、语音、图片、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7]。又如,纽约公共图书馆将馆内的2.4万段舞蹈类电影和录像带逐一转化成电子化视频,供读者在线阅览。
1.4基于文化空间的全面保存理念
如果只对舞蹈的动作、套路和表演形式进行保存,那是外在的保存;而内在的保存,则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与舞蹈相关的民族历史、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感情的方式,即舞蹈的文化空间。合理的元数据描述能够揭示舞蹈类非遗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这也正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与优势。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曾提出,美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中心,能以其数字化水平及元数据服务,为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的数字化中心提供良好的模型及指导。美国舞蹈类非遗联盟网站中的数据库采用PBcore这种公共传媒元数据来描述舞蹈条目,PBCore是在都柏林元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用于多媒体的元素组合而成,多用于音像档案的描述[8]。用户可通过舞蹈家、舞种、舞蹈机构和舞蹈项目的条目链接,看到文字介绍、图片展示、相关文献、作品、出版物、教学材料、服装道具、档案所在图书馆等信息。通过这样外在的形态展示与内在的文化延伸的元数据描述,用户可全面了解到某一项舞蹈类非遗的特色及其档案的获取方式。
1.5基于教育传承的合作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任何拥有关于文化遗产的资源的个人或机构,例如图书馆、档案馆、教育机构、宗教组织、文化机构、历史机构、博物馆和政府,都要致力于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推动[9]。图书馆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便是激活舞蹈类非遗的很好方式。因为,民族文化支撑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延续下去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与杜克大学图书馆合作的美国舞蹈节,在图书馆的知识提供与教育协作下,培养了大量的舞蹈专业者。致力于舞蹈教育研究的英国拉班中心,与纽约公共图书馆演出艺术中心合作,保存了关于以前拉班本人的所有档案及专署藏品,以供后人传承及学习。
2 国内图书馆舞蹈类非遗资源库的建设现状
笔者以调研国内图书馆网站的方式,对全国34个省级国家级图书馆、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13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高校、65所教育部直属的包含艺术类专业的院校、98所包含艺术类专业的“211工程”高校的图书馆舞蹈资源进行调查。因舞蹈类非遗属于艺术类专业,故调查中只选取了全国包含艺术类的著名高校。
对网站的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图书馆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国家级的舞蹈类非遗资源库,但已有部分公共图书馆搜集当地舞蹈资源,它们采取了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合作或独自承担的方式,将舞蹈资源组织化、电子化,建立起当地的舞蹈类非遗资源库。在全国省级图书馆中,已于网上展示出与当地舞蹈类非遗相关的资源库的省份共10个。对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尚没有一家具有独立的舞蹈类非遗资源库,但有少数高校建立起与之相关的资源库。具体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图书馆舞蹈类非遗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由调研结果可知,目前国内图书馆舞蹈类非遗资源库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资源数量采集较少、资源存储方式各异、资源共享范围有限等问题。我国图书馆应该借鉴国外的理念及实践经验,开展相关工作。
3 对我国图书馆参与舞蹈类非遗保护的启示
3.1积极参与当地舞蹈遗产保护工作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如我国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的47%,舞蹈类非遗极为丰富。但在前文中的网络调研中可见,仍有不少舞蹈类非遗亟待抢救的地区的图书馆尚未开展相关工作。图书馆作为文化保护单位,应该积极参与当地舞蹈遗产保护。
同时,参与到舞蹈遗产的保护,也是图书馆这个“生长有机体”吐故纳新的自我所需。舞蹈类非遗是流连在乡间田野中的民族历史和社会文化,图书馆通过发展读者与群众,让其共同参与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中来,能够连接民族的共同记忆,从而增强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灵魂——记忆、交流、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
3.2创建民间自主收集平台
中国的传统舞蹈多来自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例如可追溯到“商周之肃慎,秦汉至挹娄,南北朝之勿吉,隋唐之靺鞨,辽金元明之女真”的满族舞蹈,可谓源远流长,历代相承。但众所周知,满族生活地区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受到了束缚,没有外力介入与社会开放的推进,在满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上是相当困难的[24]。所以,如能借鉴国外开放式的网民共同参与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创建民间自主收集平台,不仅能够获取到更直接更真实的相关资源,也能丰富图书馆的相关资源,节省项目成本。
3.3构建统一规范的资源库
中国舞蹈遗产博大精深,构建统一性的描述规范,不仅利于舞蹈遗产的全面展示,更有助于后续的各地资源对接与整合。例如歌舞富有的苗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有近10种。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苗族主要集中在贵州,其次是湖南和云南,但亦有分布于重庆、广西、湖北、四川、海南等地。各地图书馆应建立共享的资源库,聚集分布流散的相关资源,这样才能全面地建立起舞蹈遗产的数据库。
3.4在合作中发扬传承
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主要包含以下方面:①与其他记忆机构合作。例如档案馆、博物馆等。这种合作有利于培养馆员的相关能力,拓展图书馆的多元文化功能。②与教育机构、艺术机构合作。图书馆与这些机构合作,能够激活沉睡的档案资源,实现其文化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③与社区组织合作。通过舞蹈遗产的宣传与展示,使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回归到民间。
参考文献:
[1]院楼宏青.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7(6):152-157.
[2]郑晓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3]Dance heritage coalition[EB/OL].[2015-07-11].http://www. danceheritage.org/index.html.
[4]American dance festival[EB/OL].[2015-07-11].http://www. americandancefestival.org/.
[5]澳大利亚国际图书馆用户协作项目[J/OL].图研参考,2007(5).[2015-07-11].http://www.nlc.gov.cn/newtsgj/gtqk/ tyck/2007nzml/77/201012/t20101201_23066.htm.
[6]The Library of Congress National Recording Preservation Plan. 2012,2,http://purl.fdlp.gov/GPO/gpo37398.
[7]The Dance Preservation And Digitization Project: The Tech⁃nology Summit And Beyond A White Paper for the Dance Heri⁃tage Coalition[Z]. Dawn Schmitz,Ph.D. J. Murrey Atkins 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s. January 1,2015.
[8]PBCore[EB/OL].[2015-07-11].http://pbcore.org/.
[9]UNESCO(2002)Memory of the World: General Guidelines to Safeguard Documentary Heritage,revised edition. Prepared for UNESCO by Ray Edmondson. Paris: Information Society Di⁃vision,UNESCO.
刘婷婷女,1990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分类号]G251
收稿日期:(2015-11-03;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