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大体标本在病理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17冯莉陈伟彬孙影朱兰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理学互动教学数字化

冯莉++陈伟彬++++孙影+++朱兰+++薛荣++朱思颖

【摘要】医学形态学教学中有诸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其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数字化图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变革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与临床。

【关键词】病理学 大体标本 数字化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15-02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网络时代,在头脑中应始终保有动态发展观念的教学思维,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准确把握知识特点,才能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着重从形态改变的角度来研究疾病,且具有内容繁多、系统结构复杂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对大体标本形态特点的观察和学习,通过建立“病理大体标本数字化教学系统”,给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带来全新的变革,对实验教学的高效性和互动性有了很明显的增强,更好地体现了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便捷和优势,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病理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挂图、玻璃切片、显微镜等已逐步被数字化虚拟切片、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所代替[1]。然而大体标本的教学手段也在悄然地进行着变革和转换。

一、传统大体标本的不足

1.标本自身的缺憾性。传统玻璃容器承载的大体标本具有保存制作繁琐,长久保存占用空间,易褪色生锈、大标本十分沉重、学生观察中易损坏等缺点,同时其内含大量福尔马林固定液,若液体浑浊或反光折射将影响观察,同时液体有一定毒性,一旦渗漏,有安全隐患。

2.标本数量的局限性。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由于课时相对紧张,所讲轮次增加,使得有些内容只能概要讲解,进行大致的观察与示教,有些重要标本也只得一带而过,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限制了学生对病变的深入理解。

3.授课空间的局限性。病变讲解时,如果学生人数过多,只能数十人围在一起观察标本,如果观察距离较远,增加了观察的难度,势必有的学生很难快速准确地辨认清病变的组织结构,导致教学过程展示不全且较模糊[2]。

4.授课时间的局限性。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既要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还要完成绘图作业,大体标本基本是示教讲解,学生自主观察时间较少。短时间内要每位同学都一一将病变验证查找,在有限的时间内总结出病变特点及规律,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

5.学习交流的被动性。授课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学生实验课中处于被动状态,而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妨碍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和质量。

二、大体标本数字化教学系统的优势

通过将病理大体标本进行整理,挑选典型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配上文字说明及特点描述,按照所属章节进行归类,将每个标本通过切换放大观察病变特点,掌握病变部位。

1.原则性 授课方式转变为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可利用更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实验课中处于主动状态,真正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构建了新型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

2.直观性 图像典型规范,依照系统把病变进行归纳,具有易保存、易重复、易更新等特点,尤其适合微小病变的近距离观察,对病变有更清晰的认识。具有跨章节、越病变、综合性的特点,并注重各章节知识的融合与连贯性,知识信息量丰富,整合和体现了教学大纲的内容。

3.互动性 相当于学生人手一份标本,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动态、更形象,还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每次实验中都可以复习头脑中已经模糊的病变,复习的时间和效果得以保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便捷性 使数字化图像能轻松完成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连续观察。采用设置热键的方式,把每一种病变的图像与相关特点描述做动态链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反复查找、对比宏观和微观的差异。

5.实效性 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其分析病理改变、探究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有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便于接受知识、拓展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对医学知识有全面系统地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三、大体标本数字化教学系统的缺点

首先,学生在借助系统方便观察图片的同时,对大体标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会减少,亲眼目睹的感性认知不足。因此,应适当保留大体标本的观察,在使用教学系统后,辅以真实标本的验证比对观察,强化实践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其次,数字化教学系统可能存在图像失真、有色差和分辨率不足等缺点,而这些问题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支持和改进,或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以保证使用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教育专家诺尔斯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被教育、灌输,却没有学会如何学习”。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多种,但把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优势融洽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通过大体标本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乐于学习、享受学习,培养了学生数字化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实践应用的积累,我们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和环境,使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病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进京,孙保存,赵秀兰等.数字切片库结合网络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

[2]孙世珺.教育信息化在病理教学中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8):743-744.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专重点项目,项目编号:Qz1427-05

猜你喜欢

病理学互动教学数字化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