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点清香苦里寻

2016-06-17楚元楚建楚立

民主 2016年5期
关键词:杂咏锅贴家常

楚元+楚建+楚立

云南绿茶

产自滇南山野林,风吹日晒揉搓成。

茶如世味涩还酽,一点清香苦里寻。

注:1969年,大弟楚建赴云南建设兵团,三年后,第一次回家探亲,给父母带回普洱茶。父亲写了这首小诗《云南绿茶》送他,鼓励他在艰苦的环境里坚强乐观,健康成长。

父亲是云南人,性格开朗、豁达、幽默,虽一生多坎坷,但终不改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父亲一生勤于笔耕,多有作品发表,其中不乏诗作。最早发表的一首儿童诗,是父亲9岁时写的《东北是我们的》,刊登在1937年11月1日《时调》半月刊上。新中国成立之初,父亲写了《给小城》,献给解放不久、正在积极建设的新兴城市石家庄。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晨》、《海山颂》、《鹰爪岩观日出》、《我是中国人》、《孺子亭》、《古老的音节》等诗作。作为父亲的儿女,我们印象最深,对我们青少年成长阶段影响最大的,是父亲的一组从未发表过的小诗《家常杂咏》。这是父亲在1972年前后写给我们的。

阳 台

学圃阳台织绿荫,丝瓜扁豆乌萝藤。

两竿旧竹三盆土,借到天公一片春。

注:1974年春,在阳台搭架种菜种花,居然成景。

西 窗

铁丝草索巧安排,我设西窗钓绿台。

夜雨新晴起早看,牵牛已上三楼来。

注:楼下邻居种牵牛丝瓜,我家用草绳引上三楼。

除了养花种菜,还记得一件事:我们在石家庄住在三层宿舍楼里,院子里有很多大槐树。1961年困难时期,父母帮我们用铁丝弯成钩子,绑在竹竿上,从阳台把伸过来的槐花拧下来,掺在玉米面里吃。

衣 柜

大度立橱坦荡胸,寒家破旧尽收容。

多情更有穿衣镜,总与苍生悲喜通。

家常杂咏一

可慰学习儿女勤,居家不辍读书声。

北洋军阀弟攻史,南海渔歌姐练琴。

街畔夜谈说汉武,窗前早课念英文。

几何偶遇题难解,吃饭犹争角等分。

注:“街畔夜谈”是我家的传统,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夏日夜晚,父母常带我们姐弟三人,去街边绿化带乘凉,猜谜语(很多是父亲自编的),讲故事(多是历史典故),说笑话(秀才念白字、写歪诗等)。

姐姐楚元、小弟楚立当年正在学拉手风琴,并抓紧补习因“文化大革命”停课而落下的功课。两位弟弟后来都学业有成,楚建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法学硕士,楚立是医学博士。

家常杂咏二

遍尝咸淡甜酸味,曾做素荤粗细粮。

枣豆梨桃充八宝,姜糖醋酒号鱼香。

粥熬棒面锅贴脆,酱炸西瓜小米黄。

最喜天然青菜叶,涮锅白水煮清汤。

注 :还记得父亲当年所做饭菜的香味。保留节目是锅贴。锅贴快熟时,需要在热锅边上浇些水,再焖一会儿出锅。每到“浇水”时,父亲必定招呼我们过去,听那一声“嗞啦”。

炸酱面用的西瓜酱,是石家庄特产。

南 墙

过眼兴亡历代除,五洲激荡霸王孤。

风流须看今年历,锦绣中华山水图。

注:当时家中挂有中国历史大系表、世界地图及月历等。月历精印我国现代风景及歌舞剧照。

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姐弟各自的家,都还保留着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历史大系表的习惯。

竹躺椅

横陈躺椅半支烟,又得浮生片刻闲。

辗转莫嫌楞竹硬,君家瘦骨更难堪。

注:父亲高且瘦,还常以此自嘲,并治三方闲章——瘦而康,人长瘦,寿长久。

小书架

辛苦当年曾育婴,转身又把图书存。

旧席遮面墙边站,立木犹能顶千斤。

注:以当年小孩床直立改制小书架,以旧席为帘,上承箱笼什物。

父亲以前曾做教师,1957年后辗转多处,后来在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正是“辛苦当年曾育婴,转身又把图书存”。

鱼 缸

举世纷争领海区,咱家水域案头居。

古人弹铗何如我,举箸从容看游鱼。

注 :当时正是对“二百海里领海权”争议不休之时。

自行车

天下何来车自行,飞轮虽巧需人蹬。

路遥切记气常鼓,疾驰谨防闸不灵。

路遇交叉弯慎拐,灯逢红绿看须清。

漫夸代步骑车好,莫忘登楼车骑人。

注:那时的自行车是家里的重要资产,晚上怕丢,要搬到楼上来。

小食橱

断木残条旧铁钉,居然小柜玻璃门。

腹中装满甜咸味,坐看世人吃点心。

注:用残旧料自钉食橱成。

父母的音容笑貌,当年的家庭生活,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就这样透过发黄的纸页,透过父亲刚劲舒朗的笔迹留了下来。热爱生活,让简单平淡甚至困苦的生活变得生动、有趣、有意义,活出生命中的精彩,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我们的父亲,在《家常杂咏》的字里行间和我们对话的父亲——历尽沧桑,胸怀家国,乐观旷达的父亲,是和妈妈一起陪我们度过青少年时光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的最亲爱的父亲。

猜你喜欢

杂咏锅贴家常
题荷花杂咏
家常回锅肉
莲花水乡杂咏(录一)
锅贴
百姓美味 锅贴飘香
家常豆腐
冬日杂咏(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