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音乐剧的艺术表现力

2016-06-16竺期

音乐爱好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朱丽叶罗密欧调性

竺期

音乐剧是二十世纪新兴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音乐剧是音乐剧中的点睛之笔。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和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可以说是其他各种音乐剧的母体,法国的音乐剧虽然深受百老汇音乐剧的体裁及其艺术形式的启发,但同时也营造出了自己所独有的特色。法国音乐剧依托于法国特有的艺术审美及法语的语言特点,并常与法国传统的古典艺术形式如芭蕾和轻歌剧等相结合,塑造出独特而富于魅力的身份特征及艺术效果。近年来,法国音乐剧已广泛传播到全世界的舞台,催生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1789,巴士底恋人》等,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

2001年1月19日,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搬上了巴黎的音乐剧舞台,法国作曲家普莱斯居尔维科(Gerard Presgurvic)将这部经典的戏剧作品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莎翁的原著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古诺,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也先后以该题材创作过清唱剧、歌剧、交响诗、芭蕾舞剧等,因此,音乐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需对情节进行过多的交代,而是用三十七段音乐将故事融为一体。尽管法国音乐剧承袭于英美音乐剧,但更以独特的性格特点传承于世,其在剧本选择、音乐本体特征、演唱特点及语言上均显现出独立的、渗透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身份特征。

浪漫大于写实

不同于百老汇音乐剧中主要表现底层人物的叙事风格,法国音乐剧侧重于宏大的历史性题材,多取材于古典文学、传说或者其他深入民心的艺术作品,因此,它也被称为“传奇的音乐剧”。法国音乐剧的剧本经常选用经典的文学名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亚瑟王传奇》《亚当与夏娃的第二次相遇》《德库拉——爱比死亡更强大》《十诫》等,尽显浪漫主义特征。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以中世纪的意大利名城维罗纳为背景,城中的两大家族卡普兰家族(剧中着红色服装)和蒙泰古家族(剧中着蓝色服装)是多年的世仇,彼此之间常常发生械斗和仇杀,导致城中流血冲突不断。在这极具悲剧的背景下,爱情故事就此展开:“月光下,一切如常,当某颗星辰陨落,必有另一颗星熠熠生辉……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无论人们怎么说,爱是唯一,凡人难逃相爱,爱火燃起,而后轻柔地,舒缓地,感动人心,化成回忆。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爱与死就像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相互排斥,永不融合。它们形同陌路,为争夺命运支配权而角力。由爱与死渲染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序幕中旁白的说词将宏大的叙事和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法国音乐剧在题材的选择上风格独树一帜,“浪漫大于写实”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这与法国人的审美特质与品位密不可分。宏大的诗史性题材适合表达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幻想性情感,其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

音乐体裁的多元化、多样性及现代性

在音乐剧中,音乐堪称是戏剧表现的灵魂,它对戏剧矛盾的展现和剧情的进行起着主导性的承载与推动作用。从音乐体裁的选择上来看,英美音乐剧音乐常以对爵士音乐的广泛使用而著称,但法国音乐剧则偏向于使用更加具有现代风格及戏剧效果的摇滚音乐。比如,在讲述莫扎特生平故事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作曲家将莫扎特的诸多作品改编为摇滚音乐,将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跨界相结合,打造出完美的视听效果。同样,《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也采用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的风格,乐队由管弦乐与电子音乐相混合,既配合古典的剧情,又使音乐通俗易懂。音乐体裁的多元化、多样性及现代性是法语音乐剧的重要特点之一。

从音乐本身来说,法语音乐剧音乐更加注重音乐的色彩性表现。它的旋律优美,织体丰满,调性色彩丰富。削弱调性的功能性、注重调性的色彩性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核心内容。比如,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不复存在,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也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德彪西的音乐拥有细腻、繁复的和声,新奇而富有色彩的配器,以及光怪陆离、闪烁着奇异光斑的旋律线条。音乐中的一切技术手段如和声、调性、织体等都成为了色彩的表现手段,这与法国艺术中特有的审美特质相契合。

在法国音乐剧中,技术语言为戏剧色彩服务同样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不同于英美音乐剧歌曲相对稳定、统一的特点,法语音乐剧的歌曲大量使用了转调,特别是远关系转调,通过调性的变化展现出音乐的色彩,对音乐所承载的戏剧性进行烘托、渲染。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美与丑》便是一首频繁转调的歌曲,调性随着歌词所表达的戏剧色彩不断变化。歌曲以B小调开始,歌词“哈哈哈,你们哄堂大笑;哈哈哈,嘲笑这爱情;你们不了解,爱情的美妙;因此为什么会取笑”中充满了嘲讽与无奈。而歌曲的副歌部分歌词“无论是美与丑,无论是善与恶,生命对我们同对待;无论是丑陋,还是美丽”中则充满了抒情,充满了对爱、对美好的向往,因此乐曲的调性转入B小调的远关系调——明亮而辉煌的降D大调,充分体现了调性对戏剧色彩的传递与表达。

猜你喜欢

朱丽叶罗密欧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亲爱的,你太胖了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新款阿尔法·罗密欧Gi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