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2016-06-16邱学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问题与对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初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一些初中学校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敬业奉献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

【关键词】初中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4-02

初中学生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加强价值观引导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初中学校需要弘扬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看,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应该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一、目前初中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重形式,学生盲目崇洋倾向严重

初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然而当代社会处于和平时期,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对爱国的教育只是一点而过,教师在施教的时候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刻认识,没有根据现实的需要把一些提倡热爱祖国的事例融入课堂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形式,不重视效果。导致初中学生对于我们国家没有一个热爱的印象,在思想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对国事漠不关心,却对国外的各种“新生事物”很感到兴趣,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用国外生产的,对国外电影偶像剧等崇拜有加,举手投足间都是崇洋的言行。

2.敬业奉献精神缺乏,懒惰索取意识严重

一是中学教师的工作的激情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懒惰状态,对教育工作呈敷衍态度的学生的影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进行教学引导,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应付了事,怕吃苦。三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造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但是还有很多的学生没有认真的学习,没有好好的去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使懒惰变成了一种惯性,形成了在一些学生中不愿吃苦、被动学习的现象。

3.诚信教育缺失,传统道德难以为继

诚信乃做人之本。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缺失。德育教育之诚信教育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造成学生诚信的忽视、漠视。学校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付诸实践,给学生留下了对诚信的疑惑与矛盾。有的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学生们统一口径,体现了学校不诚信的一面。有的教师没有把诚信这一思想融入教学当中,连什么叫“诚信”都不知道等等,导致学生出现畸形的成长,这些都体现初中学校对学生诚信教育不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的不断冲击,使初中学生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日趋紧张,人际关系逐渐淡漠,使他们对“诚信”不断的远离,导致他们对道德传统的缺失。

4.友善教育缺位,人际关系紧张

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友好善良的民族,友善是做人的前提。但是近些年以来,我们的一些中学,没有开展对学生进行友善教育的内容和活动,社会对友善行为敬而远之,如“对路上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更有甚者,初中学生在学校的“暴力”事件被不断的见诸报端。说明初中学校的友善教育、学生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校、教师不重视友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友善”的灌输,甚至采用很粗暴、简单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说教,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如不少学生没有真正的朋友,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怕别人赶上和超过自己,不愿意把自己好学习方法与同学分享;还有就是同学之间搞小团体、拉帮结伙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导致全体学生之间不能友好相处。

二、解决初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对策

1.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振兴中华、报效祖国意识

初中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不失时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特别是历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更应该重视爱国思想的灌输,让学生们体会新中国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要让他们为这样的成果而感到骄傲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初中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定时的给学生们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爱国产生深刻的认识。在学校的坏境中,可以把国旗树立在学校显眼的地方,能够让学生或教师时刻能看见,在学校其他的地方可以增加爱国思想的字迹,使他们在这样的坏境中被潜移默化的感染。

初中学生要明确爱国,知道“国兴则民安,国破则家亡”的道理,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初中学生应了解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责任感;正确对待国外的人或事物,对外来文化需要继承与吸收;初中学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外来文化是否是别有用心的势力对中国青少年的渗透,不要盲目崇拜外国人物;初中学生需要树立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意识,为祖国的事业奋斗终身。

2.敬业奉献教育,树立克己奉公、服务社会意识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因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自律,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责,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尽职尽责,积极奉献,勤奋敬业的精神。对待教育事业豪情满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传输知识给学生,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对待自己的学习要认真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课堂教学得到学生的喜爱,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爱学习的学生加以辅导,使他们融入到学习当中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差的学生需要多一点关注和关心。

3.加强诚信教育,弘扬诚实守信、诚恳待人意识

加强初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初中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的教育也要讲诚信,学校要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势,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初中学校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不能给学生留下不守信的印象。一个教师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作为学生的表率,只有教师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学生做好,才能教育学生做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诚信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当中,在这个学科应当作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对待他人要讲诚信。然而不光是这个学科的老师要教育学生讲诚信,其他学科老师同样也要教育学生讲诚信,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够丢弃,所以需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讲诚信,这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学生要学会诚恳的对待他人,不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本心,严格履行和遵守诺言,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真正做到:“立身处世,诚信为本”,对道德传统要批判继承,不能丢弃。

4.加强友善教育,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初中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时刻认识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应教育学生友善待人,团结和睦;即坚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胸怀,使学生在学校里建立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为以后在社会上作贡献打好良好的基础。教师对于学生的犯错不要对其进行恶性的打骂,要在学生思想上进行开导,还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友好的对待他人;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关于自己以前读书时的各种不良行为,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规范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各位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教学中还可以播放一些社会正能量的视频,进而影响他们,使他们形成对待他人如待己的思想,所以初中学校在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善良的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学生与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初中学生需知道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同学出现困难的时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不要视若无睹却还要去嘲笑别人,需记住这样一句话:“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行善”;初中学生还要做到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和别人产生矛盾不要斤斤计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

三、结语

鉴于初中学生在未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初中学校在教育中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相适应的人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时刻反思自己学校的教育方式是否跟着时代的脚步。初中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思想”的四有新人,所以初中学校在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永远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所以学生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祖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坏境,所以初中生需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一丝的力量,使自己的祖国继续强盛下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就是他们的一个职业,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负责,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对于自己的学业和对自己将来选择的职业来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敬业奉献的态度去对待;初中生要友好的对待他人,善良的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友好的对待自己,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然而对于现在中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地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更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作者简介:

邱学宗(1963.1-),男,遵义师范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问题与对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