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言四海当受害者也发声

2016-06-16

南方周末 2016-06-16
关键词:保持沉默性侵犯双重

徐贲

在美国,他们以实际行动打破那种犬儒主义为沉默设置的沉默

斯坦福大学前游泳健将特纳(Brock Turner)在一次兄弟会派对时,在户外强暴了一名女子。他被认定犯有性攻击等3项重罪,理应坐牢14年,但法官仅判他入狱6个月。这意味着他可能只需在县监狱中服刑3个月。

这一判决在美国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我是《奥克兰论坛报》的订户,2016年6月12日在邮件里看到该报刊登的文章《布洛克·特纳案件:全国联合发声打破受害者的沉默》(Brock Turner case: A national chorus is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victims)。

在美国,许多性侵犯的受害者会选择沉默,这是一种被迫的沉默。她们不仅遭受了侵犯和羞辱,而且还要面对冷眼与无端指责。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二次伤害,她们不得不对受害事件保持沉默。

美国社会中的正义人士鼓励这些性侵犯的受害者发出声音,因为沉默会成为对加害者的默默容忍。当然,他们同时也会仗义执言,站出来替受害者说话。但是,不管仗义执言者如何发声,都无法代替受害者自己打破沉默。

鼓励受害者打破沉默,这是一件看上去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却会成为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他们会说,这是逼受害者当英雄,是想显示鼓励者自己的道德优越。

这是一种犬儒主义的指责,它死活不愿意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够有不是出于一己自私动机的道德义愤和仗义执言。它甚至把受害者不得已的沉默说成是行使“沉默的权利”或“不发声的自由”,即所谓的“消极自由”。今天,在美国,全国性的“联合发声”正在以实际行动打破这种犬儒主义为沉默设置的沉默。

在《房间里的大象》一书里,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着重讨论了对沉默的沉默。“房间里的大象”指的是,人们参与在一个如房间里的大象一般的显而易见的“公开秘密”中,“人人心知肚明,却没有人当面提起”。这种公开的秘密,其实也是一种合谋的沉默。泽鲁巴维尔分析了它的多种构成因素:秘密、恐惧、尴尬、禁忌、愚昧,尤其是否认。造成真相或事实否认的,可能是心理的或社会的因素,也可能是权力的压制。

合谋的沉默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结构,泽鲁巴维尔称之为“沉默的双重墙壁”——通过集体性的不看和不做、不听和不说,整个社会营建起一种如“双重墙壁”般厚重的沉默。它对否认进行否认,对沉默保持沉默,是一种对真相的双重把守,视真如仇、守谎如城。“沉默的沉默”为我们思考集体沉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中的沉默特性可能有何不同?“双重墙壁”与“沉默的螺旋”有何区别与关联?

“双重墙壁”指的是在某种状态下的噤声。这种噤声有时候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显示了制度性暴力与集体沉默的关系。

“沉默的螺旋”是由传播学者诺埃勒-诺依曼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如果看到许多别人也有与自己一致的观点,就会公开说出来,意见一致的参与者越多,他们就越会大胆地在社会中发声并扩散自己的意见。相反,人们如果发现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被群起而攻之,那么即使他们赞成这个观点,也会选择保持沉默。弱势一方的沉默反过来会更加增强另一方的压倒性发声势头,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而另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弱,这是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要打破集体沉默的螺旋上升,但靠少数人的呐喊是办不到的,必须要有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共同参与。今天,全美公民的联合发声,正是一种打破沉默螺旋的共同努力。

(作者为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保持沉默性侵犯双重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程的双重逻辑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波兰公开768名儿童性侵犯资料
诗歌
学写双重否定句
保持沉默
不逢其时不开口
双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