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人跳面具舞“疗伤”
2016-06-16
本报特约记者 杨诗源
斯里兰卡街头的面具。
在斯里兰卡的安伯朗戈德小镇有个阿里亚巴拉面具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斯里兰卡特色木雕面具,还能看到手工匠人现场制作的场景。一些面具看上去恐怖骇人,竟然是斯里兰卡的传统“治病”工具。
面具是人内心世界的微缩,它的出现,和远古时期的原始图腾崇拜密切相关。小小面具积淀了民族、民俗、宗教及艺术等诸多元素。斯里兰卡历史悠久,这里的面具大多为神像、传奇人物、恶魔和动物的雕像,部分造型源自一些古老的迷信残余。人面面具通常用做戏曲道具,神兽造型面具经常出现在各种民俗游行中。还有一种疾病之魔面具,则用于“驱魔舞蹈”。在古代斯里兰卡,如果有人生病受伤,会被怀疑“恶灵上身”。在驱魔舞蹈中,人们相信恶魔会被召唤出来。
远古时代,斯里兰卡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屿,较为封闭,生活水平极度低下。土着人对诸多自然现象和周边发生的事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相信万物有灵,祈祷受到神明的庇护。驱魔舞蹈起源于宗教祭祀。古人认为,人间疾病由18只神兽掌控。当有人得病,需要穿上亚麻衣服,戴上相应疾病的神兽面具,敲鼓跳舞,这样就能驱走病魔。
斯里兰卡70%以上的人信仰小乘佛教。但在皈依佛教之前,这里主要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公元前2世纪左右,僧伽罗人接受了佛教。但是以驱鬼逐疫、祈求福安为目的的原始祭祀舞蹈“驱魔舞”在民间保留了下来。现在,这些古老的仪式逐渐演变为斯里兰卡的民俗瑰宝,内容表现劳动生活和民间传说等各个方面。驱魔舞的元素仅仅呈现在旋律、动作和服饰之中。只有在偏远农村和落后地区,还有少数人用这种舞蹈来“治病疗伤”。
斯里兰卡面具取材于一种叫卡度鲁的木头。这种树木质柔软,是雕刻和做面具的好材料。在阿里亚巴拉面具博物馆可以看到:雕刻面具前,需要先用烟将木材熏干,然后再上色。黄颜色是打底的颜色,之后按照设计多次反复描绘,最后还要涂抹一层树脂粉和清油——程序非常繁琐复杂,凝聚了匠人心血。现代社会,也有许多斯里兰卡人把面具悬挂在屋外,作为装饰用。在斯里兰卡的商场和纪念品店里,也有许多“魔鬼面具”钥匙圈和冰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