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中符号过度使用引发的思考

2016-06-16刘宇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符号

刘宇(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日常生活中符号过度使用引发的思考

刘宇(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符号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打交道的最主要的工具,用来传递和规约社会信息。本文旨在阐述语言符号及符号化的内涵,揭示语言符号的过度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符号;过度使用;文化缺失;心理缺失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105

符号是人类生活的产物,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用符号表达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语言符号的大规模使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但语言符号的过度使用,亦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同时造成国民文化缺失,心理缺失。所以,我们必须指出语言符号的使用过度问题,明确这种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同时保证与西方文化更好地交流。

一、符号的界定及符号化

有关符号的界定,各家学者一直都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观点。《语言经纬》中也把符号定义为任何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这里的定义有三个必须的特征: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具有物质性,如图像、声音、颜色等,只有物质的东西,他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从而被人的感官所接受;符号必须从本质上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否则符号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成为他们的具体依托;符号所传递的必须是一种归约性的社会信息,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独特意义。这种观点有机地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维性结合起来,因此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创造符号,使用符号,用符号表达事物。这种把事物用符号表达的过程就叫做符号化。确切地说,所谓“符号化”,一方面,是指思维赋予外界对象以形式与概念,使对象比在纯粹的自然中更容易认识;另一方面,是指人的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刺激,而是主动地摄取,二者的结合就是符号化过程。

二、符号的过度使用现象

近几年来,在语言表达,尤其是表达方位时,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事物或现象的表达超出了应有的表达范围,即符号的过度使用现象,这种符号的过度使用对我国本土的表达方法带来了很大冲击。

例如,现在人们在标识方向东西南北时,多用E(east),W(west),S(south),N(north)这样的英文字母符号来表示,在表达复合型的方位词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时也是用英文的缩写SE(southeast),NE(northeast),SW(southwest),NW(northwest)。使用字母符号来表达方位,很容易把人搞混,而一些不太懂英文、方向感差的人很难找到自己要找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即汉字“东西南北”来表达方位,这种表达清晰明了,可以让人们很容易找到要找的位置,也保留了我国的方位文化。又如地铁站,每一个出口都是由英文字母a,b,c,d,e等表示的,有些甚至是会出现a1,a2,a3出口这样的情况,把乘客们在地铁站里弄得晕头转向,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符号标记方式却没有任何特殊含义,而只是a对应1,b对应2。地铁出口的命名方式完全可以用出口所在的路名和方向来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可以让乘客很清楚自己要从哪个出口出站,更方便、更快捷,也可以让中国文化继续传承。

三、符号过度使用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符号是一种载体,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表达事物的意义,一种符号的确立,其实根本上是为了建立公共生活空间的需要,为了人们表达、使用更便捷。正如人类一切活动都会产生异化一样,符号的异化就表现为符号使用的过度化即缘由符号的这一功能而被人大用特用,而符号的过度使用,必然使符号空洞化,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质内容。最终造成了国民的文化缺失。为了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下去,就应该把文化实实在在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在这种符号过度使用的情况下,我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最终,中国人都不了解中国文化。现在国家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而走出去的根本前提“就是做好自己”,只有我们本土文化能够不断发展,本国人民更具文化素质,才能让其他国家更愿意慢慢了解东方文化。

而文化缺失必然直接会导致国民的心理缺失。一个民族的脊梁靠一个民族的精神来支撑着。而一个民族精神的基础就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如今,我国本土文化的缺失不仅仅表现在符号的过度使用上,还有电视上各类真人秀节目很多都是从韩国购买的版权,日本动漫也颇受中国人欢迎,美国大片在中国的票房很高。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本国文化不断被同化,最终会导致国民民族归属感的削弱,国家软实力减弱。追求文化的多元化,不是盲目崇拜别国文化,而是在保留本土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让国民更了解本国文化,更有归属感。

四、结语

符号的使用为人类带来相当大的便捷,然而,符号的过度使用却让我们生活在没有意义的符号当中。本文从符号的定义入手,简述生活中符号的过度使用现象,阐述了符号过度使用会带来本土文化缺失和民族心理缺失。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最终得到解决这种不良现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华劭.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解放军外语学报,2004(1).

[3] 王铭玉.符号学与语言学[J].外语研究,1999(2).

[4] 胡壮麟.认知符号学[J].外语学刊,2010(5).

[5] 卢珊珊.符号、符号化与符号异化释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符号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符号神通广大
学符号,比多少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符号的由来
添运算符号
灵魂的符号
怎样填运算符号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