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2016-06-16刘成龑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武威733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必要性现代化农业

刘成龑(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刘成龑(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期构建农业新优势的现实途径,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基本遵循。我国农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涉农政策持续支持的有利时机,同时也要应对累积和叠加的诸多矛盾、约束甚至挑战。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以期实现大幅度提升农业竞争的综合实力,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代化;必要性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04

从我国农业发展宏观视域看,农业在我国各地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更是以其发展规模快、发展水平高,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增多,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粮食增长已接近极限。另外农产品价格与效益不高,投入成本与生产收益倒挂,大量农村劳动力外迁转移,无人种粮的现象日益加剧,农村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不确定因素,我国粮食安全存在巨大隐忧。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标准

现代农业即在特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形成能够体现鲜明现代特征、符合先进理念、实现高效、低耗、循环、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形态。相较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以先进科技做支撑,普及使用先进工具与设备,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构架出先进的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产业。

现代农业的标准主要有:农业生产值中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比值占80%以上,整个产业链中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平均达95%以上,农业投入占比在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应低于20%。另外,也有人认为“1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值至少能养活10人”。

二、武威市农业发展现状及背景

武威在甘肃来说,既是一个人口大市,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市。从地理结构及自然禀赋来看,武威地处甘肃省中部,是河西走廊承东启西节点的东大门。农业种植亩均水资源为220立方米,是全省水平的2/3,全国的1/8。是典型的农业用水大市。域内地势差异明显,自然禀赋和地理环境较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激增等因素,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超期开采严重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总量与经济发展供需矛盾日渐凸显,结构性缺水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因素。

基于市情认知,我市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过程中,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但自然禀赋欠佳、基础设施滞后、水资源紧缺、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缺乏,加之传统农业的印记普遍存在,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不足,农产品结构与市场布局不相适应,劳动效率与土地产出率不匹配、不协调等需要破解的难题仍然很多。能否精准找出制约和掣肘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结合市情和本地区实际,构建起符合本地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对推进全市农业整体实现现代化来说,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关乎全局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1)农业生产状况对比

表2-1 2012年武威市农业生产状况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武威市农业从业人员由过去的快速扩大增长,变为逐年缩小递减的态势。同样受到土地供应紧张、水资源短缺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全市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也逐年下降。但从经济统计数据来看,武威市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381.1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9.2亿元,增长6.83%,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6.38%,助推经济增长1.9%,一产较全省水平高8.6%。

上述数据说明,武威第一产业发展比全省水平要高,反映出武威作为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农业基础雄厚的特点。从全市涉农经济总产出规模和农业整体水平来看,虽然增速比上年有所下降,但绝对量依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2)农业作物产量对比

图2-1 武威市农业增加值变量统计

涉农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合理。武威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全市农业生产特点及现状,逐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与节奏步伐,在实现生产要素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的同时,重点在调整种植比例和扩大养殖规模上下功夫。全市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农牧业稳步协调推进、林果苗木蓄势稳步发展的新格局。

种植业方面,受到土地供应紧张、水资源短缺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和影响,武威市农作物耕种面积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面对生产要素短缺的现状,各县区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比例,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蔬菜、特色林果、制种产业、棉、油、药材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比显著提升,土地、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趋于优化、合理。

3)产业种植结构

结合本地气候及地理结构,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引导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形成了以制种玉米、小乳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为主的特色蔬果基地;以红枣、枸杞、皇冠梨、红提葡萄和薄皮核桃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以棉花、洋葱、食用菌、花卉、甜菜、油菜、酿酒葡萄和食葵等为主的特色高效作物基地。

表2-2 2013年武威市主要农产品产量一览表

三、武威市发展现代农业必要性分析

武威农业结构正处于传统自然型与现代新型农业交错并存,并逐步向现代农业发展、演进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进全市“三农”工作,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发展,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而市情和农情又决定了武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品种、规模,保证现有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遵循种植和养殖生态总体平衡的规律,科学、有效地调节土地承载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产业集约发展、资源重复利用、环境有效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这对增强武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2.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武威农业生产投入大、能耗高、产出低的粗散式经营现状普遍存在。这直接导致成本过高,效益下降,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不仅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优化资源配置,而且要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产增收,进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才能真正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成功跨越。

3.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精准、高效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而且可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近几年,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实现了同步连续稳定增长,但增产增收的根基尚不稳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只有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增强农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进而打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约束和限制,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拓展其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基,筑牢制约和影响农业发展不确定因素的防线。

4.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

发展现代农业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二元差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适应新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反过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成果又会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促进农业朝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迈进,带动农业尽早实现现代化,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也为破解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在市场化大背景下,作为欠发达的武威来说,长期受制于传统农业,农产品以初级低档产品居多,突出表现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导致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武威农产品开拓域外市场、抵抗冲击的能力。因此,逐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本土化品牌向市级名牌、省优名牌看齐,拓展对外贸易,增加农产品出口种类和总量,夯实设施农业基础。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6.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应对国际竞争等多维角度来看,如果农业现代化搞不好,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势必会拖累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无从谈起。换言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快慢、成果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进展与成效,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7.是立足武威市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武威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经济总量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自然禀赋差,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武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走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涉农职能部门也要树立起“新现代农业观”,运用新的、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发展,全面提升武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形成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这是立足市情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推动武威经济实现发展的现实需要。

综上,作为经济与农业都属欠发达的武威来说,全市农业的发展既担负着供给保障、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多重重任,还面临着各类灾害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和承担。这就需要我们从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固有理念入手,深入探索和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新问题,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完善相应的政策举措,使武威朝着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杨重琴.甘肃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路[J].甘肃农业,2000,(6):22-23.

[2]蒋和平,黄德林.郝利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增刊:52-69.

[3]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4]邓蓉.黄漫红.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及思路[D]《中国农业研究》,2008年第10期.

[5]刘兴成,彭治云,陆祥生,李永德.武威市循环农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86-288.

[6]申海香,马尚盛. 武威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甘肃农业. 2012 年第 21 期.

作者简介:

刘成龑(1985--)男,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必要性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