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博会:让合作不再有“距离”

2016-06-16陈丽冰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陆地区东盟国家西北

□ 文/本刊记者 陈丽冰



东博会:让合作不再有“距离”

□文/本刊记者陈丽冰

贵州的茅台、陕西的苹果、宁夏的八宝茶、长春的汽车……这些原本在中国内地的特色产品,如今却在东盟市场上名声鹊起。与此同时,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牵线搭桥,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也逐渐向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延伸。从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到中国最北的黑龙江省,“东盟元素”正频频出现。

山西水果在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区精彩亮相。

借展亮相,商机应运而生

“宁夏十分重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机会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和对外经贸合作。我们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加强在广西的招商引资,进而向东盟国家迈进。”

“乌鲁木齐首次以参展的形式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目的是借助东博会平台,向东盟展示乌鲁木齐的经济、文化形象和投资现状,让更多的投资商关注乌鲁木齐。”

“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开放的平台,可以进一步宣传甘肃,开辟引资渠道,提高甘肃企业和产品在东盟各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还可推进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合作。”

……

这一句句话语不仅表达了众多中国内地参展商对东博会的积极评价及期盼,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区域内唯一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题的国际经贸交流盛会,已逐渐成为中国内地省区向东盟国家展示自身魅力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对于中国西北、东北内陆地区而言,因其与东盟相距较远,在合作上缺乏地理优势。但近年来,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年举办,宁夏、新疆以及黑龙江等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省市也得以借展亮相,拉近与东盟国家的距离。

例如,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山西省借助东博会平台设立了“山西品牌中华行”展区,31家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的食品及农产品龙头企业共推出了九大类1300余种商品,全面展示了山西品牌产品和文化,吸引了东盟各国的商人纷纷前来采购。活动现场销售104万元,签订供货(购销)合同4789万元,成为该届东博会的一大亮点。

而有着“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也凭借其丰富的农业、矿产和旅游等资源,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魅力之城”专题展示等,推介宁夏在能源化工、农副产品、羊绒及纺织、葡萄酒、清真食品、特色旅游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招商项目和合作潜力,让更多东盟客商了解宁夏,从而催生宁夏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商机。

不仅如此,通过组织展览、召开推介会、说明会、对接会等会期举办的活动,西藏、新疆、吉林等中国内陆省区的参展商也纷纷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东盟客商的关注,从而擦出合作的“火花”。

从展内到展外,合作拾阶而上

东博会的举办让众多东盟客商了解到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与众不同的魅力,与此同时,也让更多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向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扩展。

一方面,从资源互补上看,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与东盟国家合作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例如,就吉林而言,既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同时还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轨道客车、汽车零配件等方面拥有娴熟的经验和技术,而这对于在这方面相对欠缺的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来说,两两合作有利于互补共赢。

另外,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以往东盟国家较多与广西、广东、浙江等靠近东盟国家的中国东南沿海省市合作,使得西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对东盟国家的咖啡、燕窝、榴莲等特色产品并不太了解。不过如此一来,使得宁夏、吉林等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在与东盟国家合作上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尽管马来西亚和中国东北地区相距甚远,但两地合作空间广阔。”马中总商会会长黄汉良表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入实施,双方合作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加深,特别是东北地区,其独特的工业体系及农副产品与马来西亚形成优势互补,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因此,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效应下,已经有不少东盟国家到中国西北、东北等内陆地区进行考察、推介,催生一系列协议的签订、项目的投产。2014年8月,在马来西亚巴生港清真园区与宁夏清真产品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暨进出口贸易发展对接会上,马来西亚国际(中国)贸易中心分别与淘宝特色中国宁夏馆、宁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宁夏与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认证服务的对接,努力使已通过双方认证的的清真食品顺利进入宁夏、马来西亚市场,以及通过马来西亚巴生港口优势使双方产品进入全球穆斯林市场。

2015年7月2日,泰国正大集团与吉林省政府投资合作的吉林正大食品加工厂在吉林榆树市举行奠基仪式,打造从土地到餐桌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出产食品达15万吨,有效促进榆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提质增效。

不仅如此,泰国驻成都总领事郭梅特曾透露,泰国正寻求和四川合作,计划在华建立第三个泰产品分销中心。“泰国愿与四川省合作,打造辐射中国西部地区的分销中心。这将是除广东、广西之外,中国第三个泰国产品分销中心。”郭梅特说,“四川将成为泰国联系中国西部的重要门户,同时泰国也将成为四川省联系东盟国家的门户。”

可以看到,当中国各省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东盟市场的同时,东盟各国对中国的西北、东北内陆地区也寄予厚望。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效应下,东盟国家的燕窝、咖啡、榴莲等特色产品将更多出现在中国各地。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美酒、清真食品等也将会源源不断地输往东盟各国。

联系编辑:78724815@qq.com

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东盟国家西北
一座西北小城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中部内陆地区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信贷风险管控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论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西北望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