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在汽车领域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2016-06-16张玥
张玥
摘要: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质量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最可行办法之一。用生物燃料替代石化产品燃料应用在汽车领域,便是其中一种治理途径。曾经历过大力扶植的生物燃料近年来在汽车领域发展缓慢,原因值得深思。
关键词:生物燃料;汽车;空气污染;雾霾
2011年11月以来,雾霾逐渐成为国人心中的痛,而与此同时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全面整改汽车尾气排放、寻求车用新能源成为了与每个人生命息息相关的燃眉之急。
从长远看,解决雾霾的根本措施是调整能源结构和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从短期讲,控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质量是最可行的办法之一。用生物燃料替代石化产品燃料应用在汽车领域,便是其中一种治理途径。譬如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巴西和美国率先推行燃料乙醇发展计划,加拿大、法国等随之效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市场。21世纪的前十年,伴随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鼎力支持燃料乙醇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提出燃料乙醇的发展目标。
1.生物燃料在国内发展历程
在我国,燃料乙醇项目在“十五”期间被列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200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4个陈化粮乙醇生产试点项目,投资46.5亿元,形成年生产能力102万吨。2004年,科技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司正在启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生物燃料油技术开发”项目。全国各地纷纷兴起了以餐饮业废油、黄连木树果油、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油和国产菜籽油、麻疯树果油等原料来制造生物柴油的生产装置。
2006年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2010年7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中粮集团设立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试验)中心。中粮集团宣布与中石化、丹麦诺维信公司联手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纤维素乙醇工厂在2011年正式投建,规模为1万吨/年。
2.大力推广生物燃料的好处
面对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发展生物燃料既可以缓解不可再生资源压力,大大缓解空气严重污染的现状,而且存在诸多转危为机的好处:
(1)通过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的植物原料,可以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2)全面回收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不仅原料收集范围广、成本低廉,还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地沟油重新流回到餐桌;(3)中国每年产生9亿多吨的秸秆,造成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导致空气污染的问题,利用四分之一生产纤维素乙醇则可生产2.25亿吨乙醇。
3.生物燃料在汽车领域难以推广的原因
尽管有国家政策的扶植和以上诸多的天然优势,但是无论乙醇汽油还是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经历了十多年的努力发展,仍未能得到推广,尤其是在雾霾严重的近几年,与纯电动车队伍迅速壮大的脚步相比,生物燃料的成长势头显得日渐甚微,人们对其关注度也大不如前。
(一)地域限制。以生物燃料替代石化燃料受区域影响较大,这对于经常穿越数省长途运输或自驾车旅行的人们保护自己的爱车不得不是一个考验。国家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比如乙醇汽油只是在少数粮食大省推行。
(二)技术瓶颈。汽车工业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动机都是以汽柴油为燃料基础上进行研发制造的。我国已成为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发动机的研发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落后,而面对新燃料更换对发动机所做的改造,仍处在摸索途中。并且实验表明,混入乙醇汽油或者生物柴油,发动机动力会下降,续驶里程也受限。所以即便是有丰富的生物燃料供给,无法与之适应的发动机直接会将其阻挡门外。
而就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水平说,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市场不规范至今仍是这一产业最突出的问题。例如国内乙醇汽油原料脱水技术、脱硫技术尚未成熟:生物柴油原料复杂多样,对其质量也有不同的影响。生产环节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很难与化石燃油竞争。
(三)环节复杂。生物燃料应用于汽车领域,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条。目前国内物流配送体系没有统一,销售渠道狭窄,零售终端网络布局少。一旦驾驶车辆长途行驶,油品不能保障统一。相关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生物燃料产业受“木桶定律”制约,必然难以形成规模。
4.建议
在拯救生存环境的重大课题面前,加快清洁能源的产业化进程尤为迫切。对于如何将生物燃料在汽车领域推广开来,还需要从更长远、更大格局的角度予以规划。首先要对整个产业链提供体系完善的政策支撑:从与该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到原料采集的政策补贴:从大力扶植配套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到推广成品油零售企业建设生物燃料专供设施:从尽早出台生物燃料油品标准,到减轻购车负担拉动生物燃料汽车需求等等,政策扶植绝不能将精力全都集中在一两个环节,而是需要整体推进,统筹考虑。
综上,将生物燃料广泛替代石化燃料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将有相当漫长并且曲折的路要走,可能要付之几代人的努力。但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燃烧清洁能源,是人类必须要承担的重大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