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树木栽培技术

2016-06-15王海军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

王海军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树木栽培的存活率与利润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树木栽培的存活率越高,园林工程的成本支出就越低,利润率就越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树木栽培存活率;树木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提高树木栽植的成活率。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栽植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从而确保园林绿化的美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下面作者就园林绿化工程树木栽培技术谈几点看法:

1绿化地的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清掉垃圾,拔掉杂草,该作业的重要性在于为树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地面。首先要确保根域层应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平衡。确保适当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

2树木移栽一般要掌握以下几点

2.1因地制宜原则

就是把树木移种到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一方面,有利于栽植的树木成活,另一方面,对环境高度的适应性,能充分发挥出其功能效益,所以,必须合理配置,才能使其长势良好、生长健壮,发挥出生态效益。

2.2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园林树木的栽植时,力求以环境宜人、景色迷人为目标,达到能为人所用、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和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所以要考虑到树形的美观、病虫害少、抗污染力和耐盐碱性强等适用和防护功能。

2.3适宜观赏性和高效生态原则

在进行树木栽植时,我们要考虑到除了供人们欣赏外,还能创造出适宜的生态环境。为使树木的防风除尘、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能够充分发挥,要从观赏性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当地区的树木特性,以发挥其高效生态性。

2.4经济效益性原则

园林树木栽植的成活率与其经济成正相关关系,即成活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就高,反之亦然。另外,园林的设计,应该科学合理使用名贵树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增加游园的趣味性。

3树木栽植存在的问题

3.1只管数量,不管质量

有些单位为了省钱,常以次充好,应付了事,有些单位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常会移植大规格油松等树木。殊不知,大龄树木由于侧根须不发达,移植后存活率依然很低。

3.2苗木栽植?没有计划

由于相关人员对苗木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习性不太了解,常将萌芽较迟的苗木栽植在萌芽较早的后面。落叶树栽植在常绿树的后面。这是苗木成活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也增加了成本。

3.3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些单位偷工减料,投入劳动力少却想高效,以致于树坑挖得不够标准,甚至将树木直接栽植在地表,造成苗木不能正常生长,成活率也不高。

4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栽植方法

4.1树冠的修剪。树木在栽植前,一定要对树冠进行修剪,以保持树体的水分。便于苗小成活。

4.2不同树木修剪方法不同。对于杨、柳、槐落叶乔木等可进行强修剪,既可维持树体的水分平衡,也可增强苗木栽植后的稳定性;对于高大的落叶乔木,应保持适当疏枝,在健壮芽上短截保留的主侧枝;对于常绿针叶树木不宜多修剪;对用于行道的树木,树干要求大于3米,并全部剪除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

4.3种植苗木时要求:苗木一定要提前疏枝、并环状断根或起苗时用容器假植等方法处理;同时苗木要强修剪,剪口应平滑,并用防腐剂涂抹。

4.4表土回填方法。先用肥料与表土混好后。填入坑中一部分,把树木放人坑校正位置,使根颈部高于地面5到10厘米左右,必要时应对根系喷布生根激素促进生根,再将另外一半掺肥表土填人坑内,边填边踏实,同时把树体向上稍稍提一下,最后将新土填入植穴并踏实土层。

4.5灌水方法。在春旱少雨季节和蒸发量大的北方地区尤需注意浇水,树木栽植后筑成高10到15厘米的灌水土堰。新植树木最好当天浇一遍透水,随后根据情况及时补水;在秋季多雨季节,浇水后应及时扶正树木并及时培土。

5树木栽培的几个标准

5.1植物材料检验标准。如有显著病虫害、树形不端正,未经苗圃培养2年以上者不得使用。

5.2土球挖掘标准。应按树木胸径的8~10倍作为土球的直径进行挖掘,然后用草绳把土球因定好。取出后土球底部不能露土。树木倒地后,要对树木进行了适当修剪以保持树姿优美为原则。

5.3植物材料运输标准。大树应以吊车吊运并注意枝条不可折断,尤其土球不可破裂。

5.4后期管理、保护、抚育标准。树木移栽后要加强浇水、排水、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追肥等工作。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规律进行防治。一是加强植物检疫。对调进的苗木严格检查,严禁带有病菌和害虫的苗木进入场地。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如锄草、松土等,及时剪除病虫枝、叶,以保持花卉树木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病虫无条件生存和繁殖。三是进行化学防治。在病虫的初发期采用药剂防治,短期内能有效地大量杀死和抑制害虫和病菌。用药应交替使用,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防止因病菌和害虫产生耐药性而达不到防治的效果。

结束语: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空气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工程
论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