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016-06-15姚光宝
姚光宝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受农业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的影响,对山东省农业小麦生产构成威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自然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农业生产中小麦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提出构建小麦粮食作物的防灾、抗灾体系的具体建议与措施,以确保我国的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灾害;小麦生产
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指对农作物生长起破坏作用而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一些不良因素。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农业自然灾害具有频率越、范围大、周期短的特点,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再加上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等因素都影响着农业小副部长的生产,农业小麦生产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隐性自然灾害的侵袭。
一、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影响小麦生产的一些隐性灾害种类多样、情况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低温冷害和冻害冷害
这种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不确定性,在小麦生长季节.低温冷害严重阻碍小麦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破坏小麦作物的细胞形成与组织生长,小麦的低温冷害主要表现在晚秋冬小麦未经过越冬锻炼(包括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突然剧烈降温或降雪,使小麦生长提前进入越冬期,都会大大影响麦苗生长和健康发育。当气温降至0℃左右时,部分叶片遭受冻害,小麦生长量受损,停止生长,一般呈现群体麦苗偏弱、偏低小。根据不同地区小麦作物的种类不同,本文归纳出三种影响小麦生长的温度条件类型:
(1)湿冷型。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较差小。
(2)干冷型。冷空气入侵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而气温日较差大。
(3)霜冷型。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的秋霜冻相结合所致。
2.寡照
小麦作物在生产发育期间伴随阴雨或低温天气的同时,遇到非正常的、长时间的日照不足,这种不利天气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开花授粉的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寡照天气。低温寡照天气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在冬前苗期遇低温寡照天气会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分蘖造成不利,尤其对播种较晚的小麦影响较大,容易造成麦苗细弱和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冬前壮苗的形成,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3.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主要是指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温度超过生长上限而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高温热害因小麦的生长发育期不同和地域的差别,指标也有所不同,一般地把高温热害标准定为日平均气温高于29℃至30℃左右。对小麦而言,高温热害主要表现为干热风危害,在主产区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农业隐性灾害,小麦扬花期遇干热风危害,会破坏植株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小麦授粉结实,常常出现穗小、粒少现象,严重时会造成不孕和减产。
4.季节性干旱
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小麦体内水分失衡,引起小麦生长滞缓、萎蔫、落花、落果、干枯死亡,进而导致其减产或绝收的现象。我国春季降水量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冬小麦的关键生长期如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一般发生在春季,这些时期对水份比较敏感,而我国北方冬麦区春季降水不足,春旱频繁发生,影响小麦产量。
5.收获期降雨
小麦灌浆成熟后进人收获期,这时有迅速失水干燥的生理特点,如果进入收获期时遇到阴雨天气,则影响收获进程和种子休眠,甚至有的品种在收获前发芽,影响下一季的种子质量和农民收入。
6.生物灾害
农业生物灾害也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隐性自然灾害之一。有害生物是指由农业病源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和害兽引起的威胁或危害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的各类灾害。
二、小麦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分析
1.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性,小麦生长环境逐渐恶化,严重影响小麦作物安全生产和作物抗灾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小麦作物抗灾能力不仅需要物资投入,而且需要科技投入。近年来,一些地区研发出一些新设备和新方法应用在小麦农业生产及防灾方面,有效提高了有限自然资源前提下的科技创新与应用。
2.目前,保障我国小麦粮食安全已经从保证粮食作物播种数量上实现了自由调控,调整其它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来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上的安全,有效提高抗灾能力,减少农业自然灾害对小麦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保证小麦生产,预防农业隐性灾害的应对措施
1.加强植物保护、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服务
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测预警服务。例如:影响小麦生产中各项预警分析、信息发布、灾害影响及风险评估等服务应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可靠,应急处理措施尽量做到科学、可行、实用有效,通过全方位的农业隐性灾害预警服务,防止或减轻灾害的发生或损失.提高小麦生产量和农业收入。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要因地制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不同类型的农田基本建设麦区进行合理布局和分区管理,并进行灌溉渠系配套建设,做好防渗渠道和地下输水管道的建设工作,保证节水工程顺利进行,以提高小麦生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3.加强种植制度的调整
充分利用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在适宜地区增加一年二熟的种植面积,在干旱频发的地区,调整小麦调整种植制度、种植结构和品种类型,在增加抗旱性和耐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减少耗水性强的小麦品种,合理调整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选择合适的品种,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态条件,防止和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