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推进现代化特色农业的建设
2016-06-15李永权
李永权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当前,宿豫区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先后被评为“全省规模高效农业示范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等。但是宿豫区农业发展还存在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特色农业缺乏产业支撑、集约经营程度不高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加快龙头企业引进,做大现代特色农业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到乡镇自建或合作建设生产基地。推动产销有效衔接,真正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利用市场的手段激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各乡镇、街道核心区建成3000亩以上,特色产业核心区建成千亩以上,新庄莲藕、丁嘴金针菜面积突破5000亩,率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每个村基地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保证一村或多村有“一品”,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二、主抓“三大农业”,做强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特色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个以上行政村合作,自建或合作建设一个千亩以上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主动与龙头企业对接,没有龙头带动的,要加强农业招商,根据已建基地,引进一批具有关键节点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实现一个基地、一个特色产品、注册一个商标、对接一个“龙头”,将“1+x”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产业化经营的原料生产“第一车问”,通过龙头企业把特色产品转化为适宜网上销售的产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行“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同时积极引导基地与大公司、大单位建立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保障特色地产品销路。加强品牌创建,以可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每个特色基地和“一村一品一店”专业村都要独立或联合注册商标、创建1个市级及以上品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服务,实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地域标识,借助“互联网+农业”,在全省、全国打造一批宿豫特色的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
三、完善区、乡、村三级电商体系,培育培强“一村一品一店”
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升级,以建好一个精品载体、发展一个特色产业、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培育一个千万元以上网店、创建一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五个一”工程为重点,全力在强载体、树品牌、创特色、提效益上见成效。做强京东宿迁馆,强化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展示、交流、培训、推广、物流等功能支撑,把京东宿迁馆做实做强,力争进入京东全国特色馆销量前两名。打造乡镇电商示范一条街和电商服务中心,并拓展其在网店集聚、技能培训、产品展示、物流配送中的服务功能。依托平台做大“一店”,全面深化与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战略合作。促进互联网和农业、农民、农村的深度融合,村居全部开设自身特色地产品主营网店,实现“一村一品一店”行政村全覆盖,标准村达到65%。强化区级平台建设,打造成初具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区级电商平台与138个村的连接带动,建立全区完整的电商。建议出台针对性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帮助农村电商缓解创业资金压力,推动其不断做大做强。
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鼓励适度规模种养。着力培育一批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契合,规模在100—300亩的粮食种植型、生态高效型、休闲观光型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集群,加大贷款融资、职业培训、信息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在建设发展中的融资难以及仓储、机库等配套设施用地难等问题,不断提升集群综合服务中心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按照园区化发展思路,以新扬高速、324省道、325省道、老宿沭路四条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渔业精品园、顺河-新庄果蔬、丁嘴金菜、仰化稻麦家庭农场集群建设,集中优势资源、集中物力财力,培育连片集中区,加强网店、加工、服务配套,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网络化销售,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五、创新农产品监管方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试点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业主体信息管理平台、基地生产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查询平台“四大平台系统”模块,力争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1个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探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采取“平养改笼养”等方式,完成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整体搬迁,建设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工程,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提标改造,实现病死畜禽100%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质量.不断强化支农政策、资源要素整合统筹力度,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关庙省级渔业精品园等项目创建,让其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
六、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力度,改变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构建散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共同对抗市场风险,逐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不断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服务、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动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同时,大力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把农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体系转向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