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流通业配套对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影响
2016-06-15蓝照光
蓝照光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考虑居民消费和流通业配套对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机制,并据此构建城镇化发展动力指标体系,分析全国31个省(区、市)城镇化的动力大小,得出相关结论,研究认为居民消费和流通业配套对城镇化发展构成强有力的影响,并得出相关改进建议,认为新时期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的流通业配套与布局,为推进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动力 居民消费 流通业
引言
城镇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也是流通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载体。因而,居民消费和流通业布局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城镇化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1978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根据诺瑟姆的“S”曲线理论,我国的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正在加速进程中,且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增长进入到质量增长的发展阶段,使动力机制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以品质生活为主的发展方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注重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要素投入,从而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而流通业的发展则更能体现这一点。有鉴于此,分析居民消费和流通业配套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就是基于上述分析,就城镇化发展动力的省际差距做一个比较,明确差距,寻找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推进城镇化的区域协调发展。
居民消费、流通业配套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因子体系分析
居民消费、流通业配套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是因子的选取,张付娟 、王振江(2015)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熵值法等,以区域差异分析为基本导向,明晰城镇化发展区域特征、趋势、有效途径。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2014)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两个子系统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机拟合计算并根据结果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评和横向比较分析。周毕芬(2015)从失地农民的创业意愿与创业环境之间存在相关性,对创业信息、税费政策、创业氛围、融资环境、培训政策会影响失地农民的创业意愿等方面进行评价。季素萍、李涛(2015)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考察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王祖山、张欢欢(2015)根据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生态协调程度”、“城市发展质量”和“环保协调推进质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情况和特点。孙长青(2012)从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体系三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对1978-2010年之间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谢守红、蔡海亚、娄田田(2015)借助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张鹏飞、韩锐(2015)从产业高效、城乡协调、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和城市宜居五个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周永卫,范贺花(2014)分别利用综合指数、加权平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王建康(2013)从经济高效集约、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等方面选取30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和评价,对比分析了全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综合以上文献,笔者认为对于城镇化发展动力指标体系构建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其动力源泉,同时,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原则,并考虑数据信息的收集的可行性,从居民消费和流通业发展等方面构建因子分析体系(见表1)。
居民消费、流通业配套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就城镇化发展动力的来源展开具体分析,并得出城镇化发展动力的省际差异。
同时,本文根据各地区城镇化发展动力因子分析体系,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中的统计数据,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对具体原始数据罗列,运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31个省区市规模以上城镇化发展动力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同时通过系数相关矩阵的相关选项得到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失业人员、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消费支出这几个因子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关系,可见许多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比较强, 证明它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因此,需进行因子的选取,明确对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主要因子。
(二)因子提取
因子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因子, 如果特征值小于1, 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 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 作为纳入标准。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总体方差分析表,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总体方差分析可知,提取2个主成分,即m=2。说明有两个主成分对于城镇化发展动力影响较大。同时在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因子得分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中的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知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失业人员、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居民消费的信息(用F1表示);商业用地、市场数量、流通企业单位数、流通企业资产总计、流通业总产值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流通业发展的信息(用F2表示),所以提取两个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因子的信息,因此本研究决定用两个新因子来代替原来的十一个因子。
(三)城镇化发展动力综合得分
这两个新因子的表达还不能从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 需要将其特征向量运用SPSS描述性功能求出来,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 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303*ZX1+0.301*ZX2-0.27*ZX3+ 0.28*ZX4+0.268*ZX5-0.181*ZX6+0.213*ZX7+0.362*ZX8+0.37*ZX9+0.357*ZX10+ 0.342*ZZX11
F2=-0.392*ZX1-0.349*ZX2+0.299* ZX3+0.332*ZX4-0.426*ZX5+0.168*ZX6+ 0.471*ZX7+0.215*ZX8+0.071*ZX9+0.142*ZX10+0.246*ZZX11
然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得到综合模型如下:
F=0.08*ZX1+0.089*ZX2-0.107*ZX3+ 0.297*ZX4+0.042*ZX5-0.067*ZX6+0.297*ZX7+0.314*ZX8+0.272*ZX9+0.287*ZX10+0.311*ZZX11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地区城镇化发展动力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居民消费、流通业配套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因子分析结果启示
(一)启示
纵观城镇化发展动力综合分析表,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城镇化动力的各地区排序基础上,如果将居民消费因子和流通业发展因子进行单独排序的话,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源泉有所差别,通过对其相关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居民消费作为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分析结果来看,居民消费因子与城镇化发展动力成正比关系,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居民消费对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影响力较高,尤其是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区排名靠前,其城镇化发展动力也排名靠前,这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同时也带动了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继而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同步提升。相反,中西部等地城镇化动力排名靠后,如甘肃、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其居民消费因子排名靠后,而居民消费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这些省区的城镇化发展。
从流通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分析结果来看,有些地区可能城镇化发展动力比较强,但流通业发展因子得分并不是很高,如江苏城镇化发展动力排名第一,但是流通业发展因子得分排名第十;浙江城镇化发展动力排第二,但是流通业发展因子得分排名靠后。而反过来,有些地区城镇化发展动力比较弱,但是具备流通业发展优势,如河北流通业发展因子得分排第三位,但是城镇化发展动力排到第十位。安徽流通业发展因子得分排第五位,但是城镇化发展动力排到第十二位。进一步分析认为,一些区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忽略了流通业发展的布局,因而,存在两者的不匹配。
(二)对策建议
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聚集,人口的聚集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越高越能带动城镇化发展。因此,要着力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一方面,要尽快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入手,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消费的层次,优化消费结构,要形成不同层次的相应消费,促进消费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支撑城镇化的稳步提升。
2.加快流通业发展和优化布局。流通业发展要与城镇化布局相匹配,尤其是在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按照科学的配比原则,配套不同的商业业态,如配套建设一些生活所需的消费场所、商业场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的配套,从而让城市留得住人,城市生活更美好,为城镇化率的提升提供支撑。
3.科学促进城镇化的动能发挥。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全局性,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张付娟,王振江.人口流动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基础研究[J].西北人口, 2015,36(5)
2.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4,(7)
3.周毕芬.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基于福建省N市的调查数据分析[J].西北人口,2015(5)
4.季素萍,李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基于流动人口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8)
5.王祖山,张欢欢.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12)
6.孙长青.基于VAR模型的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关系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经济经纬,2012(6)
7.谢守红,蔡海亚,娄田田.中国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城市问题,2015 (8)
8.张鹏飞,韩锐.城镇化下现代田园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 (3)
9.周永卫,范贺花.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数体系构建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4(7)
10.王建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基于全国31省市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