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外熏的疗效观察

2016-06-15刘贵学谭金枝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肛肠熏蒸水肿

刘贵学 谭金枝

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外熏的疗效观察

刘贵学 谭金枝

目的 探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外熏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肛肠外科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渗出物、水肿和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38例(76.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49例(9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渗出物、水肿、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熏洗坐浴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肛肠外科患者;中药外熏;疗效

肛肠疾病为临床多发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60.0%,且种类包含肛周脓肿、肛裂、直肠息肉、混合痔等,目前治疗方式首选手术治疗,但由于肛门具有特殊的解剖特点,如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结丰富等,且容易污染,因此在术后切口处组织容易受污染,神经易受刺激而出现感染、水肿、渗出物等并发症,伴随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的同时也不利于创面愈合[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外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肛肠外科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肛肠科手术纳入标准,机体状态良好、神志清楚,均行择期手术。将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和精神病、肠道严重感染、肛门直肠息肉或癌症患者排除,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治疗组5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12±6.06)岁,男24例,女26例;手术类型包括肛瘘切除术18例、痔疮外剥内扎20例、肛裂根治术12例。对照组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1.19±6.57)岁,男24例,女26例;手术类型包括肛瘘切除术

17例、痔疮外剥内扎21例、肛裂根治术12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50例)术后康复方式采用高锰酸钾坐浴,直接将臀部置于调制好的高锰酸钾药液中泡洗,每次坐浴10min左右,治疗7d。治疗组患者(50例)术后康复方式采用中药熏蒸坐浴,熏蒸前排空二便,并注意熏蒸温湿度适宜,避免着凉。熏蒸药液为本院自行配置药液,将其用多功能肛肠熏蒸治疗机(郑州赛福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SW100型)进行加热,温度达到40℃可开始熏蒸,后待药液温度降低到不烫伤皮肤时取药液进行臀部泡洗,先熏后洗,每次熏蒸半小时左右,治疗7d[2]。

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渗出物、水肿和疼痛消失时间,并对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若治疗后创面愈合,无渗血、水肿、疼痛,排便正常为显效;创面未完全愈合,渗血、水肿、疼痛等症状减轻为有效;创面未愈合,水肿、渗血、疼痛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38例(76.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49例(9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渗出物、水肿、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x±s,d)

3 讨论

肛肠外科患者在术后由于感染、渗液等影响,创面愈合不佳,需加强术后干预和用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痛苦[4]。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方式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组患者术后康复方式采用中药熏蒸坐浴。其中,高锰酸钾溶液只能相应提高切口清洁度,为创面愈合相对无菌或少菌的缓解,但高锰酸钾对切口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性,浓度过高甚至出现瘙痒或疼痛症状[5-6],患者舒适度降低。而中药熏蒸坐浴方为本院调制熏洗方,在临床运用多年,效果显著,该方由蒲公英、五倍子、地肤子、苦参、黄柏、蛇床子、金银花、大黄等组成,其中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作用,五倍子可止血、解毒;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大黄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作用。整个方剂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可促进术后创面迅速愈合。

中药熏蒸坐浴先通过熏蒸,可充分开放体表毛细血管网,外周血容量明显提高,血液循环改善,中药物可通过熏洗被机体创口吸收和渗透到病变处,尤其是熏洗液的热力效应可促进肛周区域血液流通,药效发挥更快,作用更为持久[7]。

现代医学证实,中药外熏可通过熏蒸,将药力和热力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助于患处吸收药物,促进患处血液和淋巴循环的改善,也有助于加速体内废物排泄和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改善组织间液回流吸收情况,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有利于调节神经体液和增强机体抵抗力[8]。

本研究结果显示,西医坐浴组总有效38例(76.00%),明显低于中药熏蒸组的49例(98.00%)(P<0.05),且中药熏蒸组渗出物、水肿、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西医坐浴组短(P<0.05),提示肛肠外科患者术后采取中药外熏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1] 杜培泽,孙聪毅,酒淑玲,等.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术后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38,89.

[2] 杨萌,廖金芳.两种坐浴法对PPH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4,31(4):543-544,547.

[3] 周立红,田建华.痔康洗剂坐浴浓度与不同坐浴时段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1):238-239.

[4] 彭燕,闫桂萍.中药熏蒸在肛肠手术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20):76-77.

[5] 王芹,杨旭,王元钊,等.智能中药熏蒸法在痔病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2(13):1856-1858.

[6] 胡爱家,肖卫平,詹小颖,等.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肠梗阻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6(30):151-152.

[7] 林军.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术后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 2015,21(19):154-155.

[8] 张春阳.黄连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5):84-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108

湖南 410300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 (刘贵学 谭金枝)

猜你喜欢

肛肠熏蒸水肿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