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交际中的语域失衡现象
2016-06-15孙佳莹
孙佳莹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
浅谈网络交际中的语域失衡现象
孙佳莹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
摘要: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根据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出发,以网络流行语录“叶良辰”为例,分析网络交际中的语域失衡现象,说明语域失衡现象在网络交际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交际;语域理论;语域失衡
一、语域理论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英籍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随后费斯(Faith)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韩礼德(Halliday)继承并发展了费斯的语境理论,提出语域理论并构建出较为完整的语域理论框架。韩礼德认为“语言将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情景不同,语言不同。这种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并进一步将语域理解为“与某一情景组成语场、语旨、语式有关的语义组成”。
随着语言的功能发生变化,语言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所谓语域,指的是交际语言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变体,是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带有某些特征的语言变体。语域类型的区别一般依据以下三个变项来划分:
1.言语活动的内容(the content of the speech event)
2.言语活动参与者(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peech event)
3.言语活动的媒介(the medium of the speech event)
三个变项共同决定了语言随情景变化的情况。根据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决定语域的情景因素可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1]
二、网络交际的语域特征
网络交际(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指的是任何个人或群体运用电脑技术来传递、存储、评论或者发表信息而形成的人际交流。[2]网络流行语录作为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际的一种非正式语言汇,包括网络交际而逐渐形成的一些相对自成体系的特殊语言组合,这些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微博、微信、QQ、BBS、贴吧等)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经由时间的考验而形成的特定语言。
(一)语场——环境与主题
胡壮麟认为,“语场”是指实际发生的事情,或者说是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的话题。[2]
一般来说,网络交际的语场,一方面是指交际的环境,即虚拟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是指网络交际的参与者及其谈话主题。比如,在贴吧、贴吧管理员、贴吧账号注册者以及匿名参与的浏览网页的人的言语活动都可以看做“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贴吧的各类专题讨论可以看做不同的“谈话主题”。为了提高网络交际的效率或达到某种特定的需要,言语活动的参与者会变化言语形式,围绕言语话题进行网络交际。
事实上,网络交际的语场并不是单一的,使用不同的网络通信工具,可以生成不同的语场。比如日常小事、国家大事、正式商务、民意调研等。不同的语境下,相对应的网络语言也是不同的。受网络语场影响,当语场为日常小事的时候,其网络语言口语化程度应当远远高于国家大事、正式商务等。
总体而言,网络交际的语场在主题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交际环境借由虚拟互联网产生近似“面对面”的实际交际效果,言语活动参与者之间交互性较高,反馈速度较快,受众弹性较大。
(二)语旨——角色关系
汪少华认为,“语旨”是指参与者的性质以及他们的身份与角色;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各种永久性和暂时性关系,在对话中参与者的言语角色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社会性重要关系的集合。[3]
网络交际中的角色关系包含了很多种类,不同的角色关系是为了实现不同的语言功能,而实现不同语言功能的需求反过来也影响着网络交际的角色关系。比如,在大众论坛上角色关系多为问答模式下的接受者与发出者的关系,在政府民意征集活动中的角色关系多为反馈者和处理者的关系,而当大众论坛的网友社群产生民意反馈需求的时候,会自觉转换成后一种角色关系进行言语活动。Martin曾指出,语旨是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蹉商(negotiation)。[4]也就是说,语旨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多次交际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关系会产生动态变化。
一般来说,网络交际的语旨是暂时性的,是通过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际的网友社群关系,其社会地位的差距在虚拟网络屏障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网友社群之间的社会地位是相对平等的,言语活动中呈现出自由随便的特征。
(三)语式——渠道与期望功能
“语式”是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1]Maertin认为,语式是语言在实现社会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并根据人际距离将语式分类为闲谈、电话、电子邮件等。[4]
根据上文语场特征可知,网络交际环境借由虚拟互联网产生近似“面对面”的实际交际效果,其人际距离在很大程度上被拉近,此时应该以类闲谈标准定义网络交际中的语式,类闲谈即在虚拟环境下语言可以变相实现社会行为中“闲谈”所达到的期望功能,但在实际环境下距离的远近弹性度大。在不同的语式条件下,其相对应的语言是不同的。网络交际中的语式是全球互联网大环境下,网友社群运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在互联网上实现不同的期望功能。
一般来说,网络交际语言是基于文本式的口语化语言,是活动在虚拟空间的网民社群逐步创造出的一种社会语言变体,以片段式、非正式、口语化的语言为主。其媒介是网络环境,快捷实时的交流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极特殊的语言——基于文本式的口语化程度高的书面语。
三、语域失衡现象
韩礼德曾经提出:语言的幽默性常常取决于不合常规的语域选择或语域混合。[1]语言的幽默性是指出现交际语言偏离交际环境要求的或是多种交际场景语言混杂的情况。胡壮麟也曾提出相关的“语域误用”的说法,语域误用指的是讲话者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功能变体。[2]
在网络环境下,因为语域三要素出现不匹配情况而导致的幽默效果不应该简单归属于“语域混合”或者“语域误用”。网络语言既不是一般的口语,也不是一般的流行语,更不是变异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性质特殊的自然语言。除去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语,网络语言更多地指向基于网友社群关系的、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具有网络语境特色的、口语化的书面语言。在网络交际环境下的网络语言常常会出现语域三要素背离常规的情况,并且这种背离往往不是单方面的,一旦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语域三要素均会受到影响。这种在网络语境下的语言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网络”环境与一般的语言环境有所不同,它身处“语言特区”,语域对话题的制约弱化,言语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和言语活动内容范围扩大,实现了虚拟空间中的面对面交谈,故而允许出现突破惯常语言规律约束的语言情况。
徐杰,覃业位提出“语言特区”的概念,语言特区指的是,可以有条件突破惯常语言规律约束的语言应用特定语域,其情形与“经济特区”相似。[5]诗歌文体、标题口号和网络平台是语言特区的三大类型。这种创新形式可能会使语言由语言特区逐渐过渡到语言主流中去。在网络平台这个“语言特区”当中,存在着大量特殊的打破语言常规的语言现象,其中就包括了语域失衡现象,以语场、语旨、语式这语域三大变项的统一背离为特征。具体来说,语域失衡现象是指在网络交际中打破普遍渠道规则,过度偏重书面语,使得网络语言不再是基于文本式的口语化语言,产生了失衡的书面化倾向或口语化倾向。我们一般认为,语言的语法稳定性远远大于词汇,所以语言的创新与演化更多地发生在词汇部分。由于网络语音交流相对受限,语域失衡现象也更多地通过词汇显现出来,即出现“失衡性”词汇口语性弱化而加强书面化,或反之。语域失衡现象是网络交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受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交叉影响。
2015年,“叶良辰”收入百度百科十大热词之一,该者凭借极其嚣张的语录一路走红,短时间内百度检索相关结果已多达74万余条[6],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里,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叶良辰语录”之所以走红网络,和其语场、语旨、语式三部分息息相关,以下笔者将依据网络交际的语域特征中的“三大变项”对其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从语场角度看,“叶良辰语录”的对话话题是宿舍值日安排表的事情,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其言语环境为QQ聊天,是典型网络交际语场。该社会行为的性质是交涉协商日常小事,言语围绕的社会活动是寝室的卫生打扫。但叶良辰以带有浓重武侠对白色彩的书面话语言替代了自由轻松的口语交际语,与网络聊天的大环境产生背离,违背了网络交际的语场特征。其次,从语旨角度看,“叶良辰语录”的言语活动参与者分别是大学寝室长和舍友的男友,二者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处于暂时的针对性协商关系。叶良辰与寝室长是初次接触,一般来说,接触越少,情感投入越少;接触越少,关系越正式、严肃。但叶良辰与寝室长的角色关系转变迅速,角色关系由平等协商逐渐转换为压力式威胁,叶良辰在虚拟网络的屏障下,为自己创造了打抱不平的“大侠”身份,对话中大量充斥着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言语,感情投入过重,违背了网络交际的语旨特征。最后,从语式角度看,“叶良辰语录”的交际媒介是网络环境,人际距离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相当于“面对面”,这时候的网络交际语言普遍是基于文本式的口语化语言。但在“叶良辰语录”中出现了明显的语式失衡现象,语式冗杂,多用俗语、成语造势。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叶良辰语录”语式对比
叶良辰所用的交际语言是典型的书面话语体,口语词汇已经被书面语词汇替代,并且多次出现“良辰”自称,带有浓厚的武侠气息,产生“违和”现象,违背了网络交际的语式特征,成为了喜剧效果的诱因。
网络平台是“语言特区”的主要类型之一,创新形式频出,自由灵活,能产性高,因而对语场、语旨、语式三大变项的控制约束能力弹性大。语域失衡现象在网络交际中较为常见,其显性特征是发生了三大变项的不同程度的统一背离,类似例子还有“赵日天语录”“屌丝对话体”“甄嬛对话体”等。除此之外,语域部分失衡现象在网络交际中更为普遍,比如“常熟公安微博借明星王凯卖萌提示车友”“江苏政府卖萌报年账”“外交部长王毅卖萌答记者问”等,原本来自公安局、派出所、政府、旅游局的严谨公文在网络交际中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了语域失衡现象在网络交际中是具有可行性的,我们在日常网络交际中应当予以重视并妥当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礼德.语言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2]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汪少华.语域理论新探[J].山东外语教学,2000(2):6-8.
[4]Martin,J.R. 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2.
[5]徐杰,覃业位.“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J].当代修辞学,2015(4):20-26.
[6]语言学午餐ling-lunch.叶良辰的话为什么让你哭笑不得[EB/OL].(2015-9-27)[2015-12-1]. https://www.aiweibang. com/yuedu/53405223.html.
(责任编辑:杨飞飞)
An Analysis on the Unbalanced Register Phenomenon
SUN Jiay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354300)
Key words:cyber communication;register;theory;field;tenor;mode
Abstract:The register 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descending from the“context”theory raised by Malinowski. Then Halliday formal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register”,mainly including field,tenor and mod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nbalanced register phenomenon with the popular online terms“Ye Liangchen”as an example.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4-0051-04
收稿日期:2015-12-01
作者简介:孙佳莹(1994-),女,汉族,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