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6-06-15欧阳冬梅唐杨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消化性原理溃疡

欧阳冬梅 唐杨

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欧阳冬梅 唐杨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进行体质分类后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统计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并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疗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1.24±9.42)显著优于对照组(67.24±13.24)(P<0.05)。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减少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和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体质辨识;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及胃部的情况居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溃疡,多因胃液分泌过多而造成的黏膜自我消化。目前对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作为一种消化道疾病,日常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本次研究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2±3.7)岁;病程0.5~11.4年,平均病程(5.3±2.5)年;溃疡面积63.5~97.2mm2,平均溃疡面积(85.6±10.3)mm2;其中包括胃溃疡患者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例,复合性溃疡者8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8.1±3.9)岁;病程0.6~11.8年,平均病程(5.4±2.7)年;溃疡面积64.7~97.9mm2,平均溃疡面积(85.9±10.6)mm2;其中包含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例,复合性溃疡者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溃疡面积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筛选指标 (1)年龄18~60岁;(2)溃疡面积60~100mm2[1];(3)无严重的胃部、消化道疾病或其他严重病症;(4)自愿参与研究且能与人正常交流[1]。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此次研究中采用PPI三联疗法[2]。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建议患者日常多食清淡食物,少食过热或过冷的食物,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在治疗期间戒除烟酒。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先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给予饮食指导,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次数和食量。另外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宣传教育,耐心向患者解释饮食不良习惯会引发的后果,促进患者对饮食的重视。

1.4 评定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并定期为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记录复发状况。在护理后6个月向患者发放生活质量调查表,涉及患者的健康状况、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社交状况等17项相关问题,由患者在护士的协作下进行填写,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3]。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统计分析,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为93.1%,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2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n(%),n=4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分为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溃疡,发病时中上腹部会出现疼痛,并伴随有恶心呕吐、反胃、烧心等症状的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较为简单,H2受体拮抗剂或采用三联疗法均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复发率较高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大都是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习惯不良引起的,因此调节饮食是治疗该病、减少复发率的基础,在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出现之前,饮食治疗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有效的方法[4]。

中医体质辨识是依据中医问诊的原理,根据人体内在身体机能将中医体质划分为平和、阳虚、气虚、痰湿、湿热体、淤血、气郁及特禀九种,根据其正常程度可分为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平和体质即代表健康状况良好,偏颇体质代表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5]。通常人体的体质由遗传和自然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且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发生一定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后天对体质的调养非常重要[6-7]。目前中医体质类型模型已经建立,在对肥胖症、糖尿病等一些病症与体质的关系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8]。

本次研究中对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经研究,治疗后随访中2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95.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2.2%(P<0.05);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体质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护理,通过饮食指导及宣传教育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及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病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徐瑾,刘军.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35(3):48-51.

[2] 凌云,刘文伟,黄一鲜,等.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1(4):160-162.

[3] 任素芳.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

[4] 周宇倩.体质辨识的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4,1(7):78-80.

[5] 苏桂珍,王晓楠,马俊,等.谈谈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3):1310.

[6] 曾兰英.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运用[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 2012:365-367.

[7] 黄泽艳.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32-233.

[8] 高振鸿,柴玉琼,段晖,等.胃疡(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310-3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62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欧阳冬梅 唐杨)

猜你喜欢

消化性原理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怎样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都是“溃疡”惹的祸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