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

2016-06-15陶奕霖文华学院430074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

陶奕霖 (文华学院 430074)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

陶奕霖(文华学院430074)

摘要:斯美塔那是浪漫主义时期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通过不断的创作、演奏等实践活动,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他一生写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交响诗是最突出的创作领域之一,《沃尔塔瓦河》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里的第二乐章,全曲的结构完整,独具浪漫主义特色,又融入了作曲家强烈的民族情感。本文对此作品的主题,结构等部分进行赏析,了解其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所传达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民族乐派;斯美塔那;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捷克被奥地利统治统治了近300年,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直到19世纪中后期,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捷克掀起了反抗异族统治和复兴本民族文化的热潮。此时的音乐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民族主义音乐也由此产生。这些音乐家们把浪漫主义时期对音乐民族性的强调作为自己的首要特征,善于提炼和吸收民间音乐的旋律、节奏、调式和结构,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特性的文学作品或主题作为音乐创作的基础,并将其与浪漫主义的音乐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作品,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印象深远1。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被誉为“捷克新音乐之父”。他1824年生于波西米亚东部的一个普通家庭,14岁来到布拉格学习作曲,1848年参加革命失败后移居瑞典,直到1861年他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回到布拉格,开始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并开办了一座音乐学院,积极的从事各种有利于民族音乐发展的社会文艺活动,致力于复兴民族音乐文化。从1863年起,他先后写了10部歌剧,都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斯美塔那的晚期饱受病痛折磨,1874年不幸耳聋,但他坚持创作并完成了著名的由六部交响诗组成的套曲《我的祖国》和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2。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由六首单独的乐章组成的,分别为《维谢赫拉德》《伏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布朗尼克》。《伏尔塔瓦河》是这部套曲的第二乐章,1874年在捷克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整首乐曲所描绘的丰富画面,展现出了捷克山河的壮丽秀美和人民的热情淳朴,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深深的融入在作品中。它所体现的独特音乐写作手法和民族艺术色彩,使整部套曲成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的一座里程碑3。

一、完整的结构布局

《沃尔塔瓦河》这首作品的结构是自由的回旋曲式,斯美塔那以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主线,把它所流经的各个地方、各种情景用独特的标题和旋律表达出来,并在每个标题部分穿插着流水动机,使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跳动的音符紧凑的进行表现了河水的欢快,森林狩猎的号角声和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舞曲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全曲曲式结构图如下:

全曲以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作主导,开始由e小调管弦乐演奏的旋律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由潺潺小溪融汇而成,接下来“沃尔塔瓦河主题”出现,e小调的主题旋律首次呈示,然后由C大调铜管乐器演奏的狩猎号角声,象征着沃尔塔瓦河正流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岸边在村民在举行婚礼,同样在C大调上奏出欢快的波尔卡。音乐逐渐转弱,管乐宁静柔和的和弦预示着夜幕降临,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优美动听的降A大调慢板旋律,好似水仙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天渐渐亮起来,e小调的“沃尔塔瓦河主题”再次出现,河水经过圣约翰峡谷,猛烈地拍击着岩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此旋律中多次使用小调的属和弦,离调转向大调。最后,河水冲出了峡谷,主题由开始时e小调转为明朗的E大调,把情感的浪潮步步向前推进,表现出沃尔塔瓦河的宽广壮丽4。乐曲在大小调之间的转换,形象的描绘了沃尔塔瓦河的跌宕起伏,不畏艰险的精神,预示着捷克人民的宽广胸怀。

二、强烈的民族情感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这首以沃尔塔瓦河为主线的作品,斯美塔那融入了深深的民族情感,他在多个主题音乐中都运用到了捷克的民歌曲调和舞曲形式,民族性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这部作品也为称为是捷克的第二国歌,成为捷克民族的象征。

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采用了捷克民歌曲调。乐曲一开始,长笛奏出轻快的e小调上下波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伴随着弦乐和竖琴的拨奏,好似涌出的泉水和岩石中不断滴落的水珠。随后单簧管进入,第二条小溪出现,单簧管与长笛交汇在一起,然后低音区的弦乐器进来,使溪流变得宽广起来,由P到f直至推出沃尔塔瓦河主题。此旋律引用了捷克斯拉夫民族调式和弦,开始是e小调,然后是G大调的Ⅰ—Ⅵ—Ⅲ的音级进行的和声进行(谱例1)5。抒情宽广的e小调旋律好似一首赞美诗,表现了作曲家对美丽宽广的沃尔塔瓦河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乡村婚礼”这一标题中,由单簧管和小提琴演奏的一首民间波尔卡舞曲出现,这段活泼明朗并极富民族特性的旋律描绘了乡村婚礼的热闹情景,弦乐渐强到强,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波尔卡”一词在捷克语中为“半步”,意思是一只脚与另一脚按2/4拍子飞快交替。它起源于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这一段主题具有鲜明的波尔卡舞曲风格,节奏上多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快速跳跃的进行,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加上用小提琴轻快的音色来表现,使得该旋律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感觉,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这一段极富民族特色的旋律,也深深地透露着作曲家对祖国人民的强烈情感。

三、音乐的审美性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典型的音画同步作品,斯美塔那在作品中使用标题,使听众能够跟随他用音乐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去感受捷克民族的大好河山和幸福愉悦的生活,给人留下丰富的情感体验。这首作品使用了拟人的表现方法,将沃尔塔瓦河作为第一主人公,带领听众与其一起见证捷克民族的美丽和沧桑,并以此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族气概。这一系列形象化的表现手段,使整部音乐具有强烈的塑造性和审美性。

在森林狩猎这一标题中,整段乐曲是由圆号、小号、大管、双簧管、弦乐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大量分解和弦构成的旋律音型,并在第一声部运用小提琴快速密集的演奏上下行繁复的十六分音符,形成一种流水的起伏感,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浑厚的木管和铜管乐器来演奏狩猎这一主题,表现出森林的茂盛,小号和圆号响亮的音色象征着猎人的号角。仿佛让人看见河水在欢快的向前奔腾,它穿过茂密的森林,远处猎人的号角声由远而近,看到了森林里热闹的狩猎情景。这一段充满生气的音乐让听众身临其境,给人留下丰富的画面感。

河水流过静寂的夜色之后,天渐渐亮了,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主题音乐再次出现。紧接着,河水来到了圣约翰大峡谷,音乐在这里形成了高潮,也将音画同步的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小提琴快速密集的演奏十六分音符,力度逐渐增强到ff,塑造了鲜明的流水形象,立刻带动了听众的情绪,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紧接着,圆号、长号等铜管乐器吹出一段不协和的和和弦和音程,力度突强,伴随着打击乐的出现,给整个主题定下一种动荡不安的基调,营造出紧张的的气氛6。最后弦乐声部低沉的音色演奏出有大量变化音的主题旋律,仿佛让人看到了圣约翰峡谷的凶险和陡峭,河水和峡谷在进行顽强的搏斗,与岩石强烈的撞击,激起巨大的浪花。整个画面充满了紧张和阴森感觉。突然音乐渐渐地弱了下来,紧张的气氛消失不见,主题旋律在E大调上奏响了,沃尔塔瓦河冲出了大峡谷,景色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大调式上明亮的旋律展现出沃尔塔瓦河更加坚定和壮丽的一面。整个旋律的主题性格鲜明,斯美塔那运用独特的音乐语言,以景抒情,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沃尔塔瓦河不畏险阻,顽强搏斗的精神,更引申到作曲家对捷克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抗战精神的赞扬之情。

作品从开始的主题“沃尔塔瓦”到随后“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水仙之舞”“圣约翰大峡谷”等出现,无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捷克民族风土人情的美丽画面:壮丽的沃尔塔瓦河向前奔腾着,热闹的森林狩猎的号角声,欢快的农村婚礼声音传到它的岸边,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岸边嬉戏。河流从圣约翰峡谷的险境中奔流而出,敲打着岸边峭壁,掀起一层层的浪花,河面变得宽阔起来,缓缓的流过布拉格广场,最后逐渐消失在远方。标题的运用使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升华了音乐本身的审美特性。让人们能在音乐中寻求一种听觉和视觉的享受,并从音乐中感受作曲家所传达的精神,与其产生共鸣。

《我的祖国》在音乐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而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却是在斯美塔那已经完全失聪并与病魔作斗争的情况下完成的。他一生都致力于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为振兴民族的音乐不停奔波,晚年在忍受病痛的折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他的梦想,这样的毅力和精神让人深深为知感动。《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乐把沃尔塔瓦河的端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深切地表达了对母亲河的眷恋和热爱,让难以忘怀。它在旋律渗透了捷克民歌的音调,节奏上采用了捷克民间舞曲的韵律,体现出强烈的捷克民族特性,为捷克专业音乐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全曲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也寄托了斯美塔那强烈的民族情感。可以这样说,不畏险阻奋勇向前的沃尔塔瓦河形象是捷克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和作曲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象征。

注释: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3.毛宇宽.《斯美塔那及其不休巨作〈我的祖国〉》.音乐研究,1980年第2期.

4.张积良.《独具匠心的构思—析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

5.列维克著,翟学文译.《斯美塔那》.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3 期.

6.王彦.《〈沃尔塔瓦河〉所传达的审美信息》.美与时代,2008年第4 期.第126页.

作者简介:

陶奕霖,现就职于文华学院,主要研究音乐教育与理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