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06-14李甦霞
李甦霞
摘 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美术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美术;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在此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美术课的过程特征和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认真准备的习惯
美术课和其它学科还不一样,是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它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和许多特定的工具。如上绘画为主的课要带水彩笔或颜料,泥塑课要准备黄泥,剪纸课要准备剪刀、彩纸、胶水,国画要准备毛笔、墨、纸、调色盘等等。有时根据教学内容还要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愿准备或者忘记准备的情况。工具是上好美术课的保证,没带工具的那部分学生上课时无所事事,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得兴趣很浓的学生也无法排除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课上,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作业也交不齐。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提前认真准备用具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语言的理解水平还不够强,自觉性还不够高。所以教师要讲清楚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哪些工具,并说明对美术课堂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准备美术用具的重要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清晰、简明。为了防止学生遗忘,老师可以把要准备的工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在小纸条上,放在随时都会用到的文具盒中。如果第二天还有人忘记带,我就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告知家长,请家长一起督促他带美术用品。这样的方法很奏效,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提前准备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携带和整理工具的方法。一年级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对于教师要求携带的工具总是零零散散。到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的时候,他们便到书包里寻找,这里找出一张彩纸,那里搜出几支彩笔,不仅浪费上课的时间,而且会养成他们不善整理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小工具袋,把美术用具和资料放进去,系在书包带上,这样既便于携带,又让学生逐渐地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的校门,对美术这门学科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发现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认为美术课就是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讲完了,他也画完了,最后画出的作业还不符要求。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美术课认真听课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1)有效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有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了,才可能以全身心的状态投入。为了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欲望,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尽可能地设置好每一个环节,让孩子感到我的课是既丰富又生动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生动的导入,讲演结合的示范,多样的作业等。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将手工制作、美术欣赏、动手绘画穿插进行,久而久之,学生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了,画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好了。
(2)宽松的课堂氛围,足够的思考空间,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美术课的学习包括了看、听、想、说等许多方面,而思考是贯穿其中的唯一线索,没有思考,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无从谈起,更别说认真听讲了。一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比较频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别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尽量地创设安全、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给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为了让“思考”变得更加有趣,我还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变“学答”为“学问”,鼓励学生向我提问,通过这样方法,不仅逐步改变了我提问孩子答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孩子的注意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美术课的学习包括了看、听、想、说、画等许多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而思考是贯穿其中的唯一线索,没有思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养成多思善问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维敏捷度的有效方法。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它涵含盖了很多的文化,要对它进行挖掘和呈现,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勤于思考:乐问、敢问、多问、善问。一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比较频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的思维便飞到了课堂之外。或者是他们过于专注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而忘记了自己是在上课。这样的状况,学生对课堂知识是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因此,使学生尽快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是美术课堂顺利展开的关键。首先,创设安全、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改变沿袭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教室布置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与形式改变教室课桌位置的布置,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讨论交流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让课堂形式经常有一种新颖、开放的感觉,真正从形式上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会感觉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自己,“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亲近老师,亲近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鼓足学生质疑的勇气,逐渐改变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事实上这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绝好办法。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机地“插嘴”。而这里的有机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指导,是文明、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序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段形式多样,有投影、幻灯、录象、实物等等。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直观手段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特征,才能用线去概括和表现物体。如教学生画童话城堡时,可以先将让学生将玩具积木拿到课堂上请学生共同观察并尝试搭建,在搭积木时学生的思考活跃了,形状和方向的不同组合能呈现出不同的城堡造型。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同,搭建的城堡也是形态各异,这又给学生一感官刺激,致使他们的思考更加勤快了,想着还可以创造怎样的造型。其次,提供丰富的直观资料,给学生思考的动力。美术教学所用的直观手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大胆作画的学习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就是模仿,而且可塑性强,因此,可以在教学时,教师发现有大胆作画的学生,比如构图大且饱满的,构思比较独特的,或者用色比较大胆的,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并指出优点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模仿该学生画画的大小,位置,让学生逐步放开胆子进行构思表现。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画与放开胆子后所画的进行纵向比较,找出两幅画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后一幅画的形式为“榜样”进行绘画表现。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大胆作画”的心理暗示,逐渐形成大胆作画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一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以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