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 生态富民

2016-06-14姚源清徐海星任廷会

当代贵州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刺梨

姚源清 徐海星 任廷会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定践行这一科学论断,5年来成效如何?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是幸福生活的底色,也是永续发展的源泉。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美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锻造“两全”旅游升级版

换上一身轻盈的运动装。

在阳春时节,健步穿越万亩油菜花田,远处山坡上是雪白的李花、梨花,和风习习,花香弥漫,惹人陶醉……

2016年3月30日,“贵州动起来”系列主题体育赛事启动仪式在贵定举行。来自全省11个代表队183名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跑步者组成参赛队伍,齐聚“最美花海跑道”,体验长达6公里的自由奔跑。

“在花的海洋里竞跑,景色优美,花香扑面,这和以前去过的很多地方感觉不一样。”来自威宁代表队的参赛者邓招团说。沿路油菜花和李花连绵不断,交相辉映,参赛者边跑边玩起了自拍。

体旅结合,活动当天就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2016年第一季度,贵定县共接待游客累计15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45%;累计综合收入18.42亿元,同比增长68.26%,实现了旅游“井喷式”增长。

旅游“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贵定锻造“两全”旅游升级版的成功实践。

作为“中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贵定县域内的“金海雪山”、佛教名山阳宝山、甘溪森林公园、洛北河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闻名遐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饶深厚的文化资源造就了贵定县独特的旅游长板。近年来,围绕“黔中秘境·布依天堂”主题,贵定县按照“一核两山六区联动”发展布局,着重打造以山水风光休闲游、佛教文化感悟游、茶旅结合体验游、养老养生健康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推进全产业融合,探索全域景区化旅游综合改革。

走进位于金海雪山景区的音寨村,乡村干道宽敞,运输卡车往来穿梭,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正轰隆隆地作业,“布依乡愁园”“田园水吧”等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目前,‘金海雪山景区正处于提质升级阶段,预计今年8月即可开园。届时,景区休闲度假游将融合布依文化、农耕文化、知青文化、乡愁文化、三线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做到区中有区、景中有景的互联互补模式。”贵定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林荣均介绍。

为更好发挥“金海雪山”对旅游产业促进带动的品牌效应,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元素和软硬件要素,贵定县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投资4亿元快速推进景区布依乡愁园、布依百汇长廊、水巷街市、田园水吧、水龙门等67个项目建设,在中、高端旅游链条上延伸拓展,大力推进“金海雪山”景区的提质升级,构建具有“商、养、学、闲、情、奇”的景区新业态。

作为“金海雪山”提质升级的重点项目,“稻梦空间”历时28天完工并于2016年元旦小长假期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稻雕文化艺术节”。42000平方米的场地面积,农耕文化、田间趣景、十二生肖等9个主题展园,102个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稻雕作品……精彩纷呈、创意十足的活动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稻雕作品,感觉非常有民族特色!”“用稻草还能做出十二生肖和其他特别的小动物,栩栩如生,很有美感”……游客在参观“稻梦空间”后感慨。

事实上,稻雕在贵定县历来就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群众基础。为突出农耕记忆与文化创意,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贵定县聘请艺术家进行设计,并由当地群众动手操作,使稻雕作品更具观赏性、艺术性、规模性。“稻梦空间”自开园以来,共吸纳当地从业人员35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2000余元。

“不能只是简单地打造几个旅游景点,而是要延伸产业链和打造旅游资产包,通过融入全景旅游和全民旅游的理念,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要素,让景区群众从局外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自觉树立旅游意识。”贵定县文化旅游首席策划杨政洪说。

为进一步破解季节性旅游的瓶颈,贵定县发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提出“全年性旅游”,通过资源集聚,打造“两全”旅游发展升级版。

2500万株花卉,50余个品种,20万平方米的花卉种植……今年2月8日,“四季花谷”景区的开园为贵定县“全年性旅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以花卉为观赏性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景区,“四季花谷”开园仅两个多月时间便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4亿元。

4月16日,记者跟随导游走进四季花谷景区,只见景区郁金香、冰岛虞美人等花卉丛丛簇簇,姹紫嫣红,路旁赏花、拍照的游人络绎不绝。“在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多幸福啊,一年四季都可以赏花,拥有好心情,人都要年轻几岁。”游客周先生羡慕地说。

“景区花卉初期采取的是大棚培植,当一个季节的花卉品种快凋谢时,下个季节的花卉又可以马上移栽进来,从而保证花期延绵不绝,让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到不同的花卉景观。”“四季花谷”运营总监李林表示,下一步,景区还会向游客们陆续开放CS营地、滑草场、迷你高尔夫、射箭场等一些游乐体验项目,构建互联互通、“快进慢游”的服务体系。

除了打造“稻梦空间”“四季花谷”等项目外,贵定县还积极策划筹备“金海雪山”景区以“花”“稻”为主题,阳宝山以“佛”为主题,云雾山以“茶”为主题的系列节庆活动,同时弘扬“四月八”“坐花场”等本土传统民俗节日,以节庆活动构建完整的旅游季节链条,实现贵定县“全年性旅游”新模式。

串点成链,串景成片,全域有景,全年可游,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田园风光相生相融,贵定旅游前景可期。

绿色家园提升幸福指数

绿色,这是进入贵定县域后感受到的色彩基调。

城区主次干道旁,苗圃遍布,树木葱茏,景观带上的草坪和花卉生机盎然,鸟语花香。

活力,这是进入贵定县城后感受到的生活基调。

公园里,广场上,打太极、跳广场舞、溜旱冰鞋的市民三五成群,朝气蓬勃,神采奕奕……

“绿色”与“活力”,彰显了贵定休闲宜居的生活环境。

“建设的脚步到哪里,绿色就跟随到哪里。”近年来,紧扣“绿色+”战略,贵定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机制,推进“绿色河岸”“绿色城乡”“绿色校园”“绿色通道”等绿色保障工程,全面打造绿色小镇、公园小镇。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我们重点完善健全了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及景观配套设施。”贵定县住建局局长、城管局局长张春生告诉记者,为切实提高城市绿化率,贵定大力实施“绿色提升工程”,建立“贵定县政府苗木基地”,培育车前草、万寿菊等苗木花卉2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用于城市景观的绿化。

如何真正做到“还绿于民”?

在推进绿色城镇化过程中,贵定始终突出生态价值,给自然“种绿”、为生态“留白”、让城市“增色”。

“金南景观带建成后,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场所,而且因其绿化环境好,周围的楼盘一度销售火爆,甚至一些重庆、广州的旅客也来这买房度假。”张春生说。

金南景观带位于金南新区中心地段,占地50亩,因区位优势明显,未建景观带前,其商业开发价值炙手可热。2013年,为增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贵定不惜放弃8000余万的商业利益,投资1.6亿兴建金南景观带,以高标准完成了景观绿化。

创建“绿色家园”,要建设,更要管理和护养。依托“绿色提升工程”,如今绿色理念在贵定深入人心,得到了民众的热情参与。

护绿行动,处处可寻。

“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青青小草,踏之何忍?”“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走在贵定县的广场花圃或草坪绿化带里,类似的温馨提示牌随处可见,而这些提示牌的落款是贵定二小、增辉幼儿园等校名。

“这是学校与县城管局开展的‘城管进校园,文明在行动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大手牵小手,从孩子抓起,把绿色环保等文明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贵定二小校长赵兴萍介绍,这些由学生组成的“城管小卫士”不仅在校园周边散发宣传环保资料,还不定期参与到爱绿护绿行动当中,成了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

打造绿色小城镇,除了强化“绿化”“美化”,“净化”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镇化发展绕不过的一座大山,垃圾围城、占用土地、恶臭扰民、污染环境等难题更是诸多城市发展的心病。如何有效地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2012年,贵定投资1.2亿元,在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内建成全国示范性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贵定城市垃圾处理生产线”,通过采取先进的城市垃圾流化床气化处理技术,结合水泥厂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中的高温煅烧工艺,处理全县生活垃圾。

一边是垃圾行车的忙碌作业,一边是品尝着醇香咖啡的工作人员,走进贵定城市垃圾处理生产线内的厂房,玻璃内外两重不同的世界让记者感到新奇。

“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坑后,由垃圾行车分类处理,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燃烧分解,灰渣则由水泥窑回收,而垃圾坑的垃圾污水经收集过滤后,送入汽化炉进行氧化分解,全程封闭处理,避免了臭气扩散。”垃圾焚烧工段长王祖仁告诉记者,利用水泥窑特有的高温、碱性环境有效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排放数值为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

为有效满足全县8个镇(街道)的生活垃圾处理需要,贵定通过申报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项目,按照城乡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建设垃圾收集转运车及配套设施、垃圾转运站等工程。目前,8个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建设已经全面完成,2017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城市变大了,环境变美了,空气变好了。”贵定之变让不少市民纷纷感慨。

为进一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按照“县城宜居,昌明宜业,盘江宜游,云雾宜农,加快统筹德新、新巴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贵定县统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整县推进”工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如今,走进昌明镇文江村柿花树寨,通寨公路平坦洁净,道路两旁,休闲长廊、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布依风情民居鳞次栉比,漫步其间,花木掩映,流水潺潺,令人流连忘返。

“虽然经过了包装改造,但村里原有寨容寨貌、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小河、石桥还是以前看见的样子,为我们保留了可贵的记忆。”52岁的村民罗凤珍告诉记者。

作为贵定县“1+N”镇村联动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寨,柿花树寨依托同城化大道的建设,融合山水、田园、城镇、乡村等各种功能要素,大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观光、环卫设施、群众文化服务等项目,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构筑“绿色家园”“绿色系列”正成为贵定亮丽的风景。

产业融合托起绿色贵定

4月14日,由国家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组成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考核工作组驱车来到贵定,对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贵定县德鑫纸业、宝达纸业两家公司的造纸生产业和锅炉,因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2015年已经被全部关停。在现场,考核工作组详细询问了设备拆除处置及企业职工安置等情况,对贵定县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多年前,贵定因为只看重经济指标,曾引进和建设了一大批水泥、化工、铁合金等高能耗企业,税收因此在黔南州排进前三名。经济虽然发展了,生态却破坏了,贵定的生态一度亮起了红灯。

痛定思痛,贵定县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现绿色发展。

五年来,贵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稳定一产发展、加快二产建设、做活三次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推动骨干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贵定发展变快了,绿色GDP增加了,生态环境更美了。

沿贵定县城的同城大道一路向南,驱车不足半小时,便到达昌明工业园。数栋蓝色屋顶的厂房矗立在道路两旁,绿树草坪点缀其间,处处让人感受到蓬勃生机。

昌明工业园是贵州“100个产业园区”之一,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和商贸物流产业,黔力重工、晟扬管道、中广核风力发电、信通源建材、水电八局风力塔筒等一批产业项目这里建成投产。

在贵州黔力重工有限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机器轰鸣,火花四溅,工人们正在对生产的塔式起重机进行调试组装。

2013年入驻园区的黔力重工,生产了贵州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塔机,填补了全省塔机领域的空白。据综合部经理丁天芬介绍:“黔力重工生产的塔式起重机在贵州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每年能生产5种不同规格的塔式起重机共计1500台,目前2期厂房也基本建成,市场前景广阔。”

利用园区交通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低污染、低耗能的项目进入园区,昌明工业园逐渐形成了包含塔机、施工电梯、室内电梯、重工设备、玻璃钢等上下游配套的建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群。

在昌明工业园发展建设中,着重招引附加值高、关联度强、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落户,拒绝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入园区。目前园区所引进的100多家企业,都是低污染甚至是零污染的企业。

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贵定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还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烟草产业、矿产加工、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强化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是贵定发展最大的底气!”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表示,在贵定县的所有工业项目招引中,秉持“三个不要”:坚决不要产业层次低、高耗能的企业;坚决不要有废水、废气排放的项目;坚决不要占用林地开展建设的企业。

“十二五”期间,贵定共化解落后产能15.12万吨,关停11家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对铁合金、造纸、钼业、水泥等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停淘汰。

一手抓转型,一手抓升级,贵定在“产业生态化”上做出了大文章,粗放型、资源型工业结构得到优化,企业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建材、烟草、特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聚集发展格局。目前,贵定规模工业企业达54家,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2.97亿元,增速排名全州(非经济强县)第一。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贵定利用资源做起了绿色文章。

清明时节,贵定云雾山上浓雾弥漫,万亩茶林在雨雾的滋润下显得格外苍郁。

茶园里,茶农们正在采摘茶青;茶厂里,炒茶师傅忙碌着制作新茶——这些新茶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云雾山海拔高、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独特的气候、土地、生态环境,造就了品质优良的云雾绿茶。用云雾茶青所加工的茶叶,有600多年的贡茶史,是贵州省唯一、全国罕见的既有史志记载又有碑文记载的贡茶。

近年来,随着云雾贡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云雾茶的销售行情日渐上涨。为了赶制春茶,贵州南部贡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练建文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凉青、杀青、揉捻、烘干,每道工序他都要严格把关,确保新茶的品质。

“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行模式,使得南部贡茶的茶叶质量有了保障,茶产品也从单一的绿茶转变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种产品开发。

“现在客商对茶叶品种、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练建文说,公司已经成功推出了南部红茶、云雾贡茶、都匀毛尖等成熟产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发鸟王古茶种的系列产品,实现茶叶的精深加工”。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企业带动市场,贵定的传统茶产业生机迸发。

目前,贵定茶园面积接近25万亩,基本实现了茶园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全县共有茶叶企业64家,茶叶总产量在2015年达到4002吨,总产值6.4亿元。

除了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贵定还有五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头连接农户,一头对接企业,成为农业“接二连三”的典型平台。

沿山农林科技产业园便是其中之一,该园区以刺梨、中药材和精品水果为主导产业,2015年1月被评审为省级农业园区。目前,沿山农林科技产业园已完成占地300亩的一期规划建设,有8家企业入驻。

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是园区中最早入驻的企业,2015年9月已进行了试投产,去年共收购了刺梨鲜果500吨,生产刺梨原汁120吨,产值达到7000万元。

今年,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二期厂房正在加快建设施工,扩大后的生产线每年需要2000吨刺梨鲜果。种植刺梨的农户终于不用担心刺梨的销路,连连感慨“刺梨果成了金果子”。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开发,贵定已经尝到了甜头。“十二五”期间,贵定以茶、烟、鲵、蔬“四大产业”和竹鼠、刺梨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布局了“北烟、南茶、中果蔬”的农业产业格局。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从2010年的70065万元增加到2015年157565万元,年均增长17.6%。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3332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98904万元,年均增长6.57%。

好酒也要吆喝,为了让农特产品出山、上网、进城,贵定把电商物流产业作为突破点。

贵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醒目的贵定地图,上面清晰标注了全县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布局情况。

“你看,在每个村级服务站点位置,我们都清晰标注了交通情况,农村淘宝辐射的范围。”贵定县电商办主任朱稚晟指着地图,为记者详细介绍。地图显示,全县共建设有1个县级配送中心,46个直送服务点,所辐射的行政村达到95个。

“目前,全县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点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我们在为群众代购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本土生产和经销的企业在网上销售,让更多的本土农特产品销售出去。网货要下乡,黔货更需要出山。” 朱稚晟说。

苗阿妹香酥辣、云雾贡茶、清心野生百合粉、黔梦娃娃鱼面……通过农村淘宝平台,贵定有7家本土企业打通了线上销售的渠道,今年前4个月销售量已经达到302万元。

农村电商悄然兴起,物流业的发展也劲头十足。

推山、夯土、筑路……在昌明国际陆港项目规划区,十几辆挖掘机、推土机同时作业。该陆港一期工程设有8个主体功能区以及国际交易品展示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和大通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提供跨省、跨国商贸综合服务的重要平台。

随着贵定商贸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的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贵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十二五”期间,贵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由13.28亿元增加到28.85亿元,年均增长16.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41.36%。

五年间,贵定成功承办中国贵州商贸物流高峰论坛——陆港分论坛活动,贵州(昌明)国际陆港项目启动建设,昌明800万吨铁路货运物流园项目列入国家铁路公司“二级铁路物流基地”规划。

与此同时,贵定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作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县级仓储物流中心。

“摸摸电脑做生意,网络买卖向国际。电商形势不可挡,贵定品牌要叫响。”贵定大街小巷都贴满了这样的标语,人人做电商、户户卖网货的氛围越来越浓,电商物流产业正在成为贵定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绿色资产”造就生态福利

“娃娃鱼养殖是条并不轻松的路,多年来可谓饱尝酸甜苦辣,现在是苦尽甘来,富了自己,也带富了村里的养殖户。”贵定县昌明镇岩下片区娃娃鱼养殖“领头羊”瞿继勇说。

娃娃鱼又名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昌明镇是娃娃鱼天然产出地。2006年,昌明镇被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瞿继勇瞄准娃娃鱼养殖这条致富路,带领村民探索发展。从发现娃娃鱼、保护娃娃鱼,到如今发展娃娃鱼养殖业,岩下片区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岩下片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圈,实现既保住生态,又收获“金山银山”的良好效应。目前,岩下片区已建立专门的大鲵产业园区,园区内共建标准化养殖池9900平方米,共养殖娃娃鱼24.1万尾,核心养殖区农户达1326户,2015年园区内农民纯收入达10794元。

娃娃鱼养殖只是贵定县重点发展的几大产业之一,近年来,贵定县立足生态优势,以绿色为底色,围绕“茶、鲵、烟、蔬”及刺梨、竹鼠等产业,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走“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子,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岩下片区娃娃鱼养殖业是贵定县发展生态产业使村庄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还有更多诸如火炬村、晓丰村等村寨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从典型的‘空壳村变为‘脱壳致富的代表村。”贵定县扶贫局局长董正军介绍。

昌明镇火炬村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村民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为生。近些年,村民依旧“靠山吃山”,而这个“靠”是依托不断扩大的绿色生态空间,利用好资源,拓展增收途径,发展刺梨产业,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考虑到火炬村的实际环境,贵定县政府提议火炬村退耕还林发展刺梨产业,起初村民们都不相信这满山遍野、又酸又涩的野果子能卖出钱来。当时只有极少数人响应这一政策,第一年全村的种植面积不到60亩。

孙荣贵是火炬村第一批种植刺梨的农户,“我当时就觉得,这东西说不定哪天能成为城市人的稀罕物。另外,刺梨管理不像玉米、水稻需要精耕细作,节省劳动力。”孙荣贵说,他家第一年拿出10亩地种植刺梨,不浇水、不施肥、不管理,该忙农活时继续忙活。

三年后,孙荣贵、彭志刚等第一批种植户的刺梨丰收了,金灿灿的刺梨换成了红彤彤的钞票。

昌明镇政府工作人员张光敏看到了刺梨产业带来的红利,发动家人成立山野敏子食品加工厂,专门收购刺梨,制作果脯、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与沃尔玛等超市合作销售。

2005年,刺梨鲜果出售价是2角一斤,孙荣贵靠10亩刺梨收入3000多元。孙荣贵尝到了种植刺梨的甜头,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收益年年攀升,家庭条件大大改善,木房变成三层小洋楼。2015年,孙荣贵家的刺梨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卖苗和鲜果的年收益达16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刺梨种植大户。

孙荣贵等人的刺梨致富故事在村里引起很大震动,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从开始的不愿种、不敢种、被动种向试着种、户户种、规模种转变。2010年,刺梨产业在火炬村149户人家中实现全覆盖。

“以前种刺梨基本没管理,收入比较少,这几年,县里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给我们培训,教我们剪枝、施肥、栽种,所以产量和销量都很可观,大部分刺梨还没摘下来就被几家公司订购了,根本不愁销路。”火炬村支书彭玉先说,目前,火炬村已实现刺梨种植3000余亩,挂果面积2000余亩,2015年批发价卖到每斤2.1元,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630多万元。

为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火炬村还成立了刺梨专业合作社。“火炬村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离不开政府对刺梨产业的重视和扶持。火炬村的刺梨苗已经成为全州刺梨产业化发展的供苗基地。”昌明镇党委书记黎琨介绍。

说到刺梨苗,不得不提德新镇晓丰村。为了扩大刺梨种植面积,去年晓丰村竟然出现多起村民守苗、抢苗纠纷。

走进晓丰村,曾随处可见的烟草杆已不见踪影,烟草地里是一排排刺梨苗。“长久以来,晓丰村都是以种植烤烟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村民们对刺梨产业的了解,种植烤烟的热情度下降。去年,全村512户人家种植烤烟的不到十分之一。大都改种刺梨,所以才会出现抢苗的现象。”晓丰村支书付家学说。近年来,晓丰村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着力打造刺梨产业专业村、高山牛羊养殖特色村,有效破解了传统农业增收难题。

随着刺梨、酥李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村民们收获了发展绿色产业带来的生态福利。“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村寨已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努力产业转型。全县成功转型并具有示范性的村寨要数云雾镇东坪村长寿寨。”董正军说,长寿寨积极发展大棚蔬菜,不仅带富了当地农民,还留住了劳动力,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和旅游业双赢。

四月的长寿寨,杨柳拂岸、绿水荡漾、鸟语花香、风光旖旎。驱车前往,让人不禁感叹这蓝天、碧水、青砖、黛瓦组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长寿寨是贵定县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区,民居以传统的院落形式,房前是菜园,屋后是果树。2010年,长寿寨成立农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主要种植黄瓜、豌豆苗、大葱、西红柿、辣椒等商品蔬菜。截至2015年底,全寨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0亩,合作社实现蔬菜年收益70多万元。

此外,长寿寨是多民族杂居,村民祖先大多是明代屯军,为有效开发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生态资源和“黔中重镇”交通区位优势,长寿寨村支两委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

自2013年起,长寿寨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农业综合体项目,形成以湿地公园、苗圃公园、特色民居“两园一居”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观,从单一的蔬菜产业逐步向花卉、苗木、水果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这边是紫薇苗木,那边是红枫林地,河那边是传统村落片区。”东坪村支书彭中强指着公路两旁的栽培基地介绍说,苗木既可供观赏,又可以出售。

目前,长寿农业综合体项目已初见规模,传统村落片区、乡愁园建设片区、沿河观光田园片区建设已进入施工倒排期,整个项目进入扫尾阶段。计划至2018年形成集山水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于一体,以乡村聚落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贵定县以先行先试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在青山绿水间孕育出经济新业态,在绿水青山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群众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刺梨
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
长顺丹索亚刺梨庄园有限公司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国画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乐葵食品有限公司
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刺梨专题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