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山保绿水以生态促发展
——莲都区强林护水打造“五水共治”新格局

2016-06-14撰文丁波澜

浙江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莲都区五水共治公益林

◇撰文//丁波澜



以青山保绿水以生态促发展
——莲都区强林护水打造“五水共治”新格局

◇撰文//丁波澜

莲都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林业用地面积178.5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426.6万立方米。近年来,莲都区秉承“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理念,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道路,全力提升城乡绿量,完善森林生态,建设绿色产业,找准林业与治水的结合点,强化以林养水作用,全力推动“五水共治”。据测算,仅公益林区,2014年涵养水源量就达20945.8万吨,减少土壤流失242.41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6.1万吨,释放氧气70.16万吨,总计发挥生态效益价值51.92亿元。

提升城市绿量,以林治水保生态

森林是天然的蓄水库,莲都把扩大森林、保护湿地作为维护水源安全战略的基础。严格安排造林计划,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平原绿化、林相改造等工程,着力增加城乡绿量,强化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造林更新增容。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容量。莲都区坚持新建与改造结合,数量与质量同步,不断加快造林步伐,增加森林面积与容量。2015年开展春季绿化造林,实施造林面积1327亩,为任务1260亩的105.3%,并完成迹地更新面积4474亩,为任务1915亩的233.6%。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7次,植树面积90余亩。通过绿化造林,有效提高森林面积和容量,据测算,至少可多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

平原绿化扩面。莲都区强力推进平原绿化,扩大平原区林木覆盖率,提升平原区水土保持能力。2015年省林业厅下达任务为550亩,目前,莲都区共投入资金1.256亿元,完成平原绿化2031亩,为任务的369%,其中城市绿化650亩,城镇绿化90亩,村庄绿化80亩,公路、铁路绿化147亩,江河渠堤绿化537亩,经济林、片林、树圃等572亩。

林相改造添密。复层、异龄、针阔混交的天然林等是涵养水源的最佳林分。莲都区强化“六边”林相改造,通过补植、封育等措施,进行针叶林林相改造,将森林从单一的针叶林向多彩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改造,并通过对林相的添密加阔,全面改善森林的结构,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2015年投资205万元,采用枫香、无患子、乌桕、闽楠、浙江楠等珍贵彩色树种,完成通道沿线林相改造面积4023亩,为任务的100.6%,其中补植1360亩,封育2650亩,着力把通道沿线建成功能强大的生态线。

强化护林力度,以林护水促和谐

将森林、湿地生态保护作为维护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底线,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并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水土保持及净水功能。

以“强肾”净水。森林和湿地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厂,莲都区开展水系源头的湿地和生态公益林保护,保障水源安全。大山峰高山湿地位于大山峰森林公园境内,是莲都区唯一的高山湿地,是莲都“森林之肾”。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湿地及周边山林划入生态公益林区域,严禁开发及砍伐,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对大山峰高山湿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为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大山峰高山湿地的健康,强“森林之肾”以治水。

强“源头”保水。森林能把地面径流转为地下径流,减慢了径流速度,因此在雨季可以大量吸收水分,减缓洪水流量;干旱季节又可补充河水流量,减轻或防止旱灾。莲都区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管理和保护行动,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整体生态功能。莲都区现有公益林面积102.85万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7.6%,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5.7%,是健康森林的本源所在。莲都进一步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建立和完善护林员野外巡查GPS考勤系统,与260位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建立全区公益林资源状况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全力建设优质林分,到2015年底,共建成优质林分81.4万亩,占全区公益林总面积的79.2%。

强“根本”养水。以植树和保护城市森林的方法保护水源,造价只有修建污水处理厂的七分之一。林地是森林的根本,莲都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严格实行林地总量控制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饮用水源库区周边尽可能避免工程项目占用和损毁林地,避免林地的非法流失和有林地的逆转。对承担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和供水功能的水库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任何有悖于保护目的的林地利用活动。

以“健康”治水。打好健康森林保卫战,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重点,结合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阔叶化、彩化工程项目等,积极采取清理枯死松树、打孔注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强化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加强疫木监管工作,全力拔除疫点,保障森林机体健康。全年实施中幼林抚育8.8万亩,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发挥好森林节流保源功能。2014年莲都区活立木蓄积量为426.6万立方米,比2013年增加了20.1万立方米,年增率为4.96%。

构筑绿色产业,以林固水谋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推广标准化生产,叫响生态品牌,防止生态污染,做好绿色文章,为水源构筑一道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经济持续增长良性互动的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子。

实施立体复合经营护得青山在。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展立体复合经营。建立以林业为主体,种植、养殖、采集、旅游等相配套,多层次、多时序、长短效益相结合的林业产业结构。开发莲都林场大山峰林区、天堂山林区,并制定《莲都区草本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林下套种三叶青基地3000亩,打造“西坑口药谷”。将山林资源变为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的“资金库”,实现“农民不砍树也照样有收入”,保得青山常在水长流。

建设生态产业基地变青山为“金山”。结合林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和有机林业,大力建设无公害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在保障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水源安全。2015年,全区新增油茶良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共计5344亩,完成油茶良种抚育2963亩,完成老油茶林技术改造1300亩,累计建成森林食品基地17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仅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实力增长,也为水源安全提供了保障。

建立绿色经营体系保水源无污染。建立毛竹、油茶、板栗等经济林安全用药制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以春笋、板栗、油茶籽为重点检测对象,2015年抽取笋类27批次、板栗5批次、油茶籽10批次等共计42批次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率达100%,以产品检测把握生产安全,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障产业发展与水源健康并存。

猜你喜欢

莲都区五水共治公益林
日出
莲都区油茶新造林项目(第一批)180亩通过验收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
长输天然气的使用对丽水市莲都区瓶装LPG产业的影响和对策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东阳市“五水共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