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飘”岁月中的新闻发现与坚守
——一位新华社驻站记者的经历与感怀
2016-06-14邓卫华
□ 文/邓卫华
“烟飘”岁月中的新闻发现与坚守
——一位新华社驻站记者的经历与感怀
□ 文/邓卫华
转眼离开烟台已满三年。在猴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里,泉城济南雪后初霁,澄净碧波流淌,春日暖阳洒在身上,那段“烟漂”岁月又重上心头:关于美好新闻难忘的发现探索之旅,关于跟踪揭示真相,促进美好生活的监督坚守之旅……
“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方八面涌来……”1984年,在烟台度过8载童年时光的“世纪老人”冰心,在《忆烟台》的文章开头,如此深情地写下她对烟台的挚爱与思念。
25年后,一个温暖的冬日,我有幸来到这座黄渤海湾畔的美丽城市,作为一名新华社的驻点负责人,在这里度过3年多的美好时光。在这座城市里,我体验过美食美景和美酒,也感受过亲情友情和激情,遇到过许多好心人好心事,同时也目睹过一些灾难灾情和灾害……
我去烟台担任胶东采访中心负责人时,正值“北漂”风劲吹之际,我们一批家在济南,却常年工作生活在烟台的朋友一起聚会,大都以“烟漂”戏称。
转眼离开烟台已满三年。在猴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里,泉城济南雪后初霁,澄净碧波流淌,春日暖阳洒在身上,那段“烟漂”岁月又重上心头:关于美好新闻难忘的发现探索之旅,关于跟踪揭示真相,促进美好生活的监督坚守之旅……
一、发现:“小苹果”也能讲出“好故事”
作为地级市的烟台,在“新闻热力指数”上一如她夏日温爽的天气,大多数时候平淡而从容。而清脆甘甜爽口醉心的烟台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不仅是“烟飘”岁月里招待亲朋至友的不二之选,同时也是一道新闻报道的“必备佳果”。
因为有这份爱和关注,仅在2010年10月中旬到12月下旬约两个月时间里,我和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潘林青、陈灏等一起,持续关注烟台苹果收购入库、价格走势、游资炒作等因素,并从水果延伸到蔬菜、粮油等领域,前后发出10余条公开和参考报道,系列公开报道如《(财经·聚焦)苹果价格反常高扬 游资炒作还是市场规律?》《(财经·聚焦)农产品“涨”声会成为撬动农村消费的福音吗?》等等,都取得较好的采用效果和社会反响,可以说,“小苹果”也讲出了“好故事”。
“小苹果讲好故事”效应,在2011年继续开花。当年4月,在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编辑室的指导下,我再次把新闻采写的目光聚焦到农产品价格领域,当月底即与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李鹏、天津分社记者刘元旭一起,采写了《(新华视点·聚焦农产品价格)揭开“种菜赔、买菜贵”迷局——部分省市从“菜地”到“菜摊”》稿件。5月初,我和山东分社记者滕军伟一起把新闻聚光灯对准烟台苹果、深度解剖,合作采写了《(新华视点·聚焦农产品价格)“泡沫”破灭折射了什么?——苹果价格“大起大落”追踪》稿件。
“苹果故事”的高潮,出现在2012年的6月中旬。当时有媒体报道说,烟台部分苹果产区果农使用加过农药退菌特与福美胂的果袋包裹幼果,苹果直接与农药接触,可能影响到食用安全。报道刊发后,上海、北京等地大超市纷纷下架烟台苹果,“果业灾难”的阴影笼罩在百万“以果为生、与果业高度关联”的烟台果农心头。
烟台市委宣传部经过初步会商后,召开了一场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当晚,烟台宣传部门主要领导约请驻烟主要媒体负责人开会商讨后续报道跟进方案,我和分社记者陈灏一起参加了会商。会议间隙,我在与时任烟台市农业局局长梁传松交流时获悉,他曾经接待过我国果蔬界的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能够联系到束怀瑞院士的秘书。当晚,会议还没有结束,我和陈灏赶回宾馆,在电话里对束怀瑞院士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专访,并连夜赶制稿件《(新华视点·焦点面对面)解读苹果“药袋”——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烟台农业局局长梁传松》,从“‘药袋苹果’危害有多大”“‘药袋’使用了多长时间”“‘药袋苹果’数量有多少”三个焦点切入进行深度对话解读。稿件经总社编辑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后,次日晚上10点29分终于在通稿线路播发,取得过百家次的媒体采用效果。烟台市委主要领导用“权威媒体权威解读,一字千钧一锤定音”对这篇稿件进行了高度“点赞”,更为重要的是,稿件发出后,百万烟台果农一颗悬着的心逐渐稳定了。
时隔半个月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套袋在烟台普及率很高,达到95%以上,药袋使用有,但是比例非常低。专家组对烟台当地冷库和批发市场以及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烟台苹果进行了随机抽样,也都符合国家新的限量标准要求,没有超量样品。”
二、直击:高扬新华旗帜实现全球首发
2011年下半年,是暂别“烟台苹果”的一段日子。因为在这一年的6月,发生了一件波及地域更大、关系人数众多、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影响余波旷日持久的大事:渤海溢油事件。
根据当时国家海洋局的通报,“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首先发现了不明来源的少量油膜;6 月11日,专家确认溢油来自蓬莱19-3油田;6月17日,蓬莱19-3油田C平台20号井发生井涌漏油事故。”事故发生两个月后,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渤海湾畔河北、山东、辽宁、天津“三省一市”生态、养殖、旅游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
事故发生后,一直到7月上旬,受制于渤海油田钻井平台地处茫茫大海中,仅有石油公司非固定班轮和直升机可以抵达,而事故单位又不愿意为记者提供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新闻媒体中,没有一家刊发来源于钻井平台现场的直击报道。
陆地区域距离钻井平台相对较近的山东分社向总社主动请缨,我和驻站记者滕军伟,摄影记者郭绪雷,以及电视记者李小波、王欢一起,从正在济南郊区召开的年中报道会议上直奔蓬莱,次日乘坐客轮抵达已经发现油污的长岛县,准备从这里寻找合适的交通工具——船或者飞机——去往现场。去往现场却并不容易。联系长岛的执法船,对方以船舶只能在距离陆域12海里范围内活动为由予以回绝;好容易谈好租下的一艘民用船舶,临近登船时,再次被拦下……最终在总社参编部同事的推荐下,我们联系到正在天津开会的时任中国海监总队党委书记孙书贤(现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就在我们到达长岛县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我接到孙书贤书记打来的电话,下午有一班执行巡逻任务的飞机,去往渤海溢油现场的“机票”安排好了。
从7月9日下午从济南赶赴蓬莱,到置身长岛信号山直升机螺旋桨卷起的狂风中,经过约50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在全球所有媒体中率先进行现场目击报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一一收入囊中。后续报道也由此出现了转机。7月15日,国家海洋局主动派船组织部分媒体进行海上现场采访,分社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到5个登船名额,我们当日凌晨4点30分起床赶赴蓬莱市栾家口港,从登上“中国海监15”船开始,认真查看现场、紧锣密鼓采访,除多方采访海监和现场蹲点执法人员外,还争取到机会采访了负责海上油田开采的康菲公司B平台负责人。
当日在回程船上,我们紧急采写出文字、图片和视频稿件《(新华视点)海上直击蓬莱19-3溢油事故现场》,时效性大大领先同船采访的其他媒体。
□ “小苹果”也能讲出“好故事”。图为2015年10月16日,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开幕,青岛艺术团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扇子舞。(任梦雪/摄)
三、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012年6月16日-22日,亚洲沙滩运动会首次来到中国,在位于烟台南部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举行。就在运动会即将闭幕的当天下午,在烟台市高新区滨海中路天越湾处,发生了一起轿车失控致5名自行车手死亡的突发事件。
我当时担任亚沙会现场报道负责人,当晚还承担闭幕式消息以及闭幕式侧记通讯采写工作。这起突发事件是在下午5点左右开始在微博发酵并广为传播的,这时我们已经进入闭幕式演出会场,当时从海阳市赶到烟台高新区事故现场需要至少两小时,考虑到事故本身不属于重特大事故,我们决定一边进行闭幕式报道,一边多头联系确认事故死伤人数和具体情况。由于当天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的主要领导都在海阳参加亚洲沙滩运动会闭幕式,为亚沙会成功举行庆功,有领导担心破坏了当时欢庆盛会的良好氛围,因此联系采访非常困难。但此事当时在微博平台转载量十分巨大,官方又始终没有准确消息出台,许多网民议论纷纷,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死伤人数到底有多少;二是猜测肇事者“非富即贵”,政府拖延时间刻意回避。因此,总社编辑部门要求尽快发稿。
面对这一情况,我和分社联系公安口的记者吴书光一起,努力还原现场,通过综合官方、民间人士、现场目击者多方信源,坚持在当天晚上发出《烟台一轿车撞向自行车队致5人死亡》的消息,这也是各中央主要媒体当天关于这一事件发出的第一条消息——虽然只是不足200字的一条小消息,但期间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坚守住了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底线。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坚守职责底线,并没有给我在地方开展报道工作带来更大阻力,相反,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工作态度,反而赢得了地方领导的支持。事发第二天,烟台市就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车祸的最新进展和初步调查结论。烟台宣传部门主管领导在谈到这起车祸报道时,不仅对新华社记者坚持“履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做法高度赞扬,还专门叮嘱当地文化宣传系统的领导干部,要支持和配合好新华社在烟台开展的各项工作……
爱在烟台,不忍离开;因为新闻,生活更美。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作者单位:新华社山东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