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连续8年报道“打工爷爷”
——澎湃新闻(《东方早报》)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实践
2016-06-14徐其勇邱萧芜
□ 文/徐其勇 邱萧芜 于 松
践行“工匠精神”:连续8年报道“打工爷爷”
——澎湃新闻(《东方早报》)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实践
□ 文/徐其勇 邱萧芜 于 松
内容提要 用8年时间持续关注、报道一件事情,这种“工匠精神”,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体领域,十分稀缺。因此,澎湃新闻(《东方早报》)的“打工爷爷”系列报道具有特别意义。
关键词打工爷爷 澎湃农民工 调查报道 跟踪报道
高龄农民工(俗称“打工爷爷”),是指年龄在50岁以上、依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
据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2014年,我国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基本涵盖第一代农民工群体)从2803万人增加到4685万人。5年间,这一群体暴涨了67%,占比农民工总数从12.2%跃升至17.1%。他们,为挣钱养家,干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甚至靠吃肉补充体力;为躲避检查(有些省市“严禁60岁以上农民工一线作业”“禁止55岁以上农民工进入某些危险岗位”),有的染黑头发,持假身份证……
澎湃新闻率先发现了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将这群虽缺少话语权,但却事关中国经济社会民生走向的特殊群体,推向了聚光灯下。
一、连续8年走进“打工村”
澎湃新闻关注“打工爷爷”是从重庆开县竹溪镇团凤村开始的。重庆开县,有全国第一劳务大县之称,人口165万,2014年外出务工人数53.5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7万余人,占比15%。团凤村有村民3200人,外出农民工1500余人,其中高龄农民工300余人。
从2009年起,每年正月十五之前,澎湃新闻记者都会走进团凤村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记录这群农民工群体工作生活的演变。采访中发现,这些农民工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城市打工的青壮年,如今早已年过半百,变成了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甚至是60岁以上的“超龄”农民工。他们年龄大,文化低(基本没有读过高中),缺技能,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俗称“卖苦力”的。
随着高龄农民工年龄不断增长,他们逐渐丧失劳动能力,这一群体的养老、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记者查阅发现,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此前,有些省、市自行统计发布),已连续发布了六份报告。
2009年至2012年,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与总量连年冲高,这一情况引起了《东方早报》的关注……
2015年3月20日17时,国家统计局通过官微公开了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的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比2012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为4088万人。
二、60岁农民工一句话点出的社会现象
初次见到谢国万时,是2009年正月十四,在团凤村的村口。那年,他55岁,戴个鸭舌帽,脚穿一双大头鞋,胡子是黑的。见记者来采访,他“嗖”的一下,从老乡的摩托车上跳了下来,行动敏捷,完全看不出已55岁。
提起春节后去哪儿务工,老谢挠挠头说正犹豫,成都一个老板出价2500元/月邀他入伙,广州一老板喊价2800元/月,叫他南下广东。他忌惮广州的活累,却又眼馋每月多出的300元。
那一次,老谢详细讲述了他18年的打工生涯(如今已是第25个年头)。
早在1980年代,团凤村的村民们就掀起了南下广东的打工浪潮。谢国万是1990年开始外出打工的(36岁),第一站是海南省,在一建筑工地做普工,工资300元/月。1995年,老谢离开海南岛,跟着老乡来到深圳,还是做普工卖苦力,包住不包吃,月薪涨到了1000元/月。10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广东,2008年,工资涨到了65元/天,包吃住,有时一个月干40个工(算上加班)。
谢国万的老婆比他大4岁,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两人膝下没有儿女。担心老伴的身体,谢国万内心想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打工。2009年3月,谢国万告诉记者,他最终还是坐车前往了路途遥远的广州,因为“每月能多赚300元。”
1987年3月,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的巨晓林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招收的农民工。在随后20多年的在外务工岁月中,他刻苦自学,先后研发和革新接触网施工工艺40多项,编写出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创出一条由农民工到知识型工人的道路。图为巨晓林在日常工作中。
一晃眼4年过去了。2013年的大年初六,记者进村拜访了谢国万。与4年前相比,他佝偻着腰,走路已略显蹒跚,头发因脓疮脱落大半;20余年的打工生涯似乎压垮了他的身体,只有在与人握手时,他的手掌传递出“还有干活的力气”。谢国万蹲坐在家门口,嘴里念叨着“我老了,没用了”,但心里却在盘算着再次南下广州的建筑工地。
打工所得占谢国万总收入的比重达90%,若停止打工的脚步,只剩下960元/年的养老金,1000元/年的低保,外加500元/年的土地收益,难以维持日常生活。为此,他还是想着咬牙再赚几年100元/天(加班费150元/天)的苦力钱。
这一年,《东方早报》注意到了高龄农民工的养老困局,刊发了《50岁以上农民工已破3600万 养老问题将集中爆发》一文。
2014年春节,记者又一次来到了团凤村,谢国万已年满60岁,步入花甲之年。老谢依旧是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惆怅。又老了一岁,他依然要外出打工。他自我安慰道:“我还不算最老的,工友中,与我年龄相仿的不下10人,60岁以上的有好几个。”
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建议老谢说点高兴的事,聊一聊工地上的乐趣。老谢想了想,嘴角上翘,说包工头2013年提供的伙食是打工生涯中最好的,“每天半斤肉,有时都吃不完……”说这话时,他显得有些兴奋,随后陷入了短暂的回忆,眼睛放着亮光。
这一幕,令人难忘,甚至说有些震撼。一天半斤肉到底意味着什么?老谢说,吃了肉,干活才会有劲儿,每月能多干几天工。记者致电包工头,包工头说为了给老谢等上了年纪的农民工补充体力,特意加了肉餐。在过往的印象里,农民工碗里的饭菜不是土豆就是大白菜,偶有会漂着几片大肥肉。2006年12月,山东济南市建委甚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施工单位为农民工的饭菜里“加肉”。
我国高龄农民工到底已暴涨到何等规模,他们吃肉补充体力,是个别现象,还是已成普遍现象?高高的建筑围墙内,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生存现状?
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和思考。
三、持续1年的调查
记者没有匆忙写稿,而是展开了调查与求证。
团凤村村支书罗海波说,外出打工者的平均年龄一直蹿高,全村55-60岁农民工已增至百人左右。
记者梳理、回访了7年来在团凤村采访到的农民工,发现易兴合、扈立坤、李先福等村民由40岁迈入了50俱乐部,陈立春、陈龙源、向可平等村民由50多岁步入花甲。不变的是,他们依旧像候鸟一样,每年都外出打工。
打工是体力活,要抡得起大锤,扛得动钢筋,还要熬得住时间。
为了每天多赚30元,向可平在63岁时从温暖的广东跑到了东北辽宁。李家定年满65岁还曾在深圳一建筑工地干了6个月杂活……
建筑商不嫌弃这群老人?
谢国万等人说,老板当然想招力气足又肯踏实干活的人;不过,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干脏活累活,“那些干活认真,肯吃苦,即使年龄大、干活慢一点的人,老板也会喜欢。”
这一点,得到了李家海等包工头的认同。
这么大年纪了,如何保障体力?
他们的秘诀是“多吃肉”。黑龙江62岁的农民工邵贵合等人除了吃肉外,还购买“蜂王浆”等补体力。他们说,这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李家海说,手底下的高龄农民工“一天不吃肉,心里就发慌”,食堂每天安排专人采购肥肉,确保每人一天4两肉。
2014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与往年不同,该报告中没有公布高龄农民工的数据。
为确保我们报道中数据的全面性与报道的权威性,记者扩大了采访范围,在1年时间内,先后采访了重庆、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湖北等省市的100余名高龄农民工,18位包工头,数名农民工维权律师以及政府劳务办工作人员。
在完成了数据采集、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官方采访后,2015年3月20日,澎湃新闻以专题形式率先报道了“打工爷爷”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
四、持续报道与接力关注
澎湃新闻的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央视、央广等十余家中央媒体集中聚焦“打工爷爷”这一群体。全国上百家地方媒体也跟进报道。2016年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书面意见,建议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给予高龄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关怀。
这更加增添了记者的热情和信念。澎湃新闻亦没有中断对“打工爷爷”的关注和报道。2015年12月,记者冒着严寒前往黑龙江,通过半个月的采访,详实记录了邵贵合等“打工爷爷”-20℃讨薪的经历。
2016年春节前,澎湃新闻再次派出多路记者奔赴黑龙江、湖北、青海、云南、山东等地,详实记录了7名讨薪“打工爷爷”的“回家”历程。
当得知65岁的向可平于2015年突发脑淤血瘫倒在工地的消息后。今年春节期间,澎湃新闻携手医疗队、律师走进团凤村,为“打工爷爷”送去健康和法律知识。
当整个社会还在纠结于延迟退休政策时,部分“打工爷爷”群体已主动、无声地演绎着“延迟退休”的苦与累。
接下来,澎湃新闻将关注“打工爷爷”应有的劳动保障。如:现有法律规定60岁以上工人不再享受工人待遇,超龄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尚未在各地形成共识,应完善《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五、莫忘初心
2008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有2000万人失业返乡,在此背景下,《东方早报》选择一个典型“打工村”为窗口,观察中国农民工的命运演变。
记者把此作为长期任务,每年都进村采访。这一坚持,就是8年。起初,并没有意识到可以挖出大新闻,只是觉得应该沉下心来记录下去。
现在看来,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坚持与坚守,等来了开花结果。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沉下心实地调查,愈发显得必要而珍贵。澎湃新闻CEO邱兵常说,做记者要“不忘初心”。
我们,将继续记录“打工爷爷”的命运,并推动全社会来关爱他们。
(作者徐其勇、邱萧芜是澎湃新闻记者,于松是澎湃新闻大事件新闻组主编,连续8年深入“打工村”调研采访;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总监黄杨对本文也有贡献)
编 辑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