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静中追求开阔的人生
——在《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工作感悟

2016-06-14文/杨

中国记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论部人民日报意识

□ 文/杨 健



宁静中追求开阔的人生
——在《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工作感悟

□ 文/杨 健

内容提要 新媒体时代,人民日报评论延续了过往的品质,其优质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依然很强,这从“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有50多万粉丝就可见一斑。是什么秘诀,让这个部门长期保持高水准?从本文作者分享的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工作方式与精神传承,应该可以略知一二。

关键词人民日报评论工匠精神新闻生命

“《让宁静成为生活的常态》《别在“成功焦虑”中迷失》《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三篇都是很好的题目。能不能给它们想一个统一的副题?”

暮春时节,月亮初升,晚饭刚刚吃完,《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微信群里就传来副总编辑卢新宁的声音。

在路上的,在家里的,还在工位上加班的,评论员们迅速集结,再次投入一场热烈的讨论。半个小时之后,副题敲定——“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卢总问大家还能想到哪些与此相关的题目。

“《物质不是生活唯一的砝码》”。

——稍微有点老生常谈。

“《用善意化解尴尬的冷漠》”。

——不要过于具体。提醒大家有些历史视野,比如“不妨多一点‘历史情调’”。

“《提高与传统对话的能力》”。

——这一组不要那么宏大。虽然是想说一些宏大的东西,但希望跟读者更贴近一些,最好是能够基于生活的,巧一点,小一点。比如:“审视那些你好不容易适应的”,比如,“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

在领导的点拨下,讨论一层层深入,思路一点点明晰,选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修改,淘汰,再修改,再淘汰,不知不觉已是月到中天。

与那些传递中央声音、激荡社会风云的重大任务相比,这只是评论部一年365天中最不起眼的一幕。它仿佛一个隐喻,勾勒出一个集体习以为常的工作态度:在互联网形成的强大压力场中,在新媒体呼啸而过的汽笛声里,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年轻人把“成功焦虑”轻轻放下,努力在宁静的常态中追求开阔的人生。

一、使命:形塑媒体最重要的品质

就像所有的传统媒体,评论部拥挤的办公室谈不上有多少自己的特色。惹人注目的,是书柜顶上那一溜十几座“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奖杯。

瞩望这一溜奖杯,每个走进评论部的新人,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它的背后,是评论员文章“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那拨乱反正的奋力呐喊,是任仲平文章“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那深化改革的时代呼声,是评论部文章“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那振聋发聩的舆情分析,是人民时评“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那穿越喧嚣的理性思考。它的背后,是荣誉,更是责任。

评论员,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夜以继日的笔耕,时常是“一抬头,天就亮了”;“食堂宿舍办公室”三点一线的枯燥,让很多人慨叹:你们用什么支撑自己的人生?

“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评论部原主任卢新宁在母校北京大学的演讲《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勾画出了这个集体代代相传的职业理想。

“融合发展风生水起,媒体转型脚步匆匆。在这个1300多万微信公众号争夺着朋友圈的时代,在这个新媒体广告覆盖到几乎每个地铁公交站的时代,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传播方式,新技术方兴未艾不断重构媒体格局。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式微,但新闻没有消亡,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这篇“本报评论部文章”,如同媒体变革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宣言,道出了一个集体坚守的动力和前行的方向。

二、追问:超越新闻生命的极限

火烧秸秆,屡禁不绝。干部问:“为什么一亩补贴20元你还烧?”农民反问:“我再给你20元,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城市人丢垃圾只需要找到垃圾桶就可以,因为背后有着庞大而成熟的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系统在支撑。但当农村人处理秸秆时,类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哪里?

屠呦呦荣获诺奖,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然而,中医药长期处于被审视、被验证的地位有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我们自身不注重传承、不注重创新、不注重弘扬,“有宝挖不出”,那么今后,只怕类似青蒿素的药品,都将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中国也只能成为“中医的故乡”——倘如此,我们将如何面对先祖?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有的中学推出“怀孕二胎指标”,有老师甚至排到2020年之后,而且指标到期不用将作废。指责当事学校不人性、太荒谬、太滑稽非常容易,有关部门若要求学校取消土政策,也分分钟可以做到,问题是,学校的苦恼谁来解忧?生二孩的教师短时间内太集中,影响上课,家长们能答应吗?教育秩序如何保障?

每天清早,评论部的选题会与其说是线索汇集,毋宁说是问题“过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评论的使命,就是以思维的刀劈斧凿,剖开坚硬的现实,刻画问题的实质,揭示解决的方向。

新闻是易碎品,但新闻背后的问题却远非一日之间就可以彻底烟消云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探寻潜藏在问题之后的背景,不断追问蕴含在问题之中的规律,这正是新闻评论的价值。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构筑起评论价值的基础,是评论员须臾不可离身的基本功。

从进评论部的第一天开始,每一名评论员就被要求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就被赋予了寻找“新闻评论长远意义”的使命。对此,卢新宁副总编这样阐释它的价值:虽然我们曾经从一个新闻事件入手触及,但问题本身却不会一蹴而就。在整个社会矛盾凸现期,它们还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同一个历史阶段事件的相似性,让新闻时评有了这样的可能:由于我们对于某个事件的评说,我们的观点和思想能够推动同类事件向良性发展甚至得到解决。这便使时评可以超越新闻“一天”生命极限、活在未来的土壤——我们手下所经历过的这些文字、这些观点和思考,曾经很好地存活过。它们属于一个时代,也回报过那个时代。

三、创新:向着下一个目标狂奔

毫无疑问,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是一个闪亮的品牌。但如果离开了创新之水的时时灌溉,再繁盛的大树也会凋零枯萎。

多一些匠心,少一些匠气;多一些开拓,少一些重复;多一些开放,少一些保守……这些年来,在报社编委会和分管编委卢新宁的带领下,评论部的小伙伴们时常被一根无形的鞭子抽击着,向着新的目标狂奔。

怎样形成集成优势,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七八条枪”的团队制度,“七上八下”的生产方式,“七嘴八舌”的民主作风,任仲平文章的运作模式被推广运用到评论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促进了年轻人的成长。

怎样推动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演进,提升评论的影响力?最关键的是树立“效果意识”和“公约数意识”,一切从现实国情出发,从传播规律出发,从受众需求出发,把话讲入人们的耳里,把理说到人们的心里。

怎样优化话语体系、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增强评论的说服力?以历史意识体现中国特色,赓续红色政党传统;以全球意识打开世界视野,接纳现代文明价值;以问题意识对接客观实际,考量当代民众诉求……

在全国党报中第一个设立“新媒体评论室”,从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提供微评论起步,今天的“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已经拥有50多万粉丝;建设全国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推动党报评论合纵连横,打造主流媒体评论国家队,推动评论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升级;打通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适应海外读者阅读习惯与需求,改写和翻译原创时事评论,在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放大中国声音……评论部这支年轻的队伍,正把自己的战场向着更开阔的水域延伸。

以文字为职业的人,经常把自己称作“码字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评论员也是亿万工匠中的普通一员。唯一的不同在于,它所生产的不是面包而是思想。对于他们来说,使命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构成了其职业精神最重要的三个支点。从这三点出发,他们的生命才有了更进一层的高度和宽度。

(作者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编 辑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评论部人民日报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现代中国多维观察
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
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