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的茶香
——湄潭小记
2016-06-14陈菡英
文_陈菡英
遇见你的茶香
——湄潭小记
文_陈菡英
我承认,有些地方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就让人产生了深深的向往,比如湄潭。或许它的名字比它的景色还要吸引人:湄水盈盈,幽深可探,云雾迷蒙,弯环如眉,湄潭因此而得名。
绿
满目皆绿,绿得让人心颤。
初识湄潭,她就这样让你和绿撞了个满怀。
湄潭素有“黔北小江南”之美誉。湄江水清凉幽静,撑竹筏荡舟江面,可以一直荡到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湄江是一条美丽的高原河,她是乌江的女儿,沿江两岸山水相依,烟雾霭霭,怡人的景色徐徐展开,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画廊。气势恢宏的峡谷风光倒映在水中,山和水相映,风声与鸟鸣成趣。
湄潭产茶。湄潭的茶树芽叶初展时,绿色的海洋会填满你的双眼。茶海随山坡的走势起伏绵延。这般广大、浩渺的绿,却有一个很柔软的名字:“茶海之心”。
所以,来贵州是一定要醉一次的,不是在酒中醉,就是在茶里醉,还有,就是在这深广的绿中醒不过来。在核桃坝村的一个农家,主人为我们端上鲜物——刚刚从河里打上来的新鲜小河鱼,用朝天椒爆炒后红烧,那个鲜香热辣,再配上二十年的茅台陈酿,是独有的贵州味道。三个人在初春微凉的夜晚围坐在一个余温未散的小炉子前,闲聊着细碎的家长里短,如意与不如意,都就着每一口酒菜咽下去,幸福感来得简单又亲切。
茶乡故事
湄潭凭水得名,以茶闻名,有一种说法就是“东到杭州喝龙井,西到湄潭品翠芽”。
清明前,正是春茶初摘的时节。到达核桃坝村的第一天,黄昏时分,我们在村里闲逛。村里的小路两旁尽是茶园,随处可见茶农们的身影。他们安静地低头采茶,像山一样沉默,又生生不息。一位阿婆用贵州特有的背扇背着小娃娃,悠闲地在茶园里穿行,娴熟地掐去苔茶上的嫩芽。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孩子熟睡的小脸蛋儿上,那画面,因为寻常,所以温暖。
村口有一个很大的茶青市场。一天的劳作结束后,茶农们在这里把辛苦采摘的茶青卖给收茶的工厂。一斤茶青6元至10元不等,而大约5斤左右茶青才能制成一斤成茶。三五成群的茶农们背着背篓,兴高采烈地大声交谈着,等待着收茶时间的到来。哨声一响,茶厂的人调好秤,茶农们自动排好队,陆陆续续开始交易。一筐筐新鲜的茶青倒进更大的竹筐里,只一会儿的工夫,茶叶就堆积如山。空了背篓的茶农脸上洋溢着喜悦,人头攒动的市场气氛热烈。
晚上枕着茶香入眠,早上听着鸟鸣起床。清早被茶香牵引着,来到住处后面的山坡上。一场微雨过后,山色更加空蒙。这是一处依山势而建的茶园,新绿在细雨中更加干净,惹人怜爱,被薄雾打湿了翅膀的林鸟,啼声也更加清脆悦耳。
在“茶海之心”的最深处,我们寻到了一个私家茶厂。兴之所至,我跟茶厂的杨师傅学手工炒茶。炒茶是一个修心的工作,炒茶人要全神贯注,在高温烤炙下,一边用手的力道将叶片舒展推直,一边用翻飞的手法将叶片上的绒毛磨光磨平,还得小心不被高温烫坏了手掌。都说“禅茶一味”,这制茶炒茶的过程,谁说不是参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