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为何能诞生2.2万家百年企业?

2016-06-14徐静波

中外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家业小野寿司

□ 徐静波



日本为何能诞生2.2万家百年企业?

□ 徐静波

不久前,我去了浙江采访。由于受全球航运业的不景气影响,曾经作为浙江制造业巨头的造船业,自然受到不少影响。然而,在舟山投资的一家日本造船厂——常石集团,却依然是订单不断,而且还不需要借银行一分钱。

我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常石集团可以成为造船业的“不倒翁”呢?我想起了2013年我去日本福山市采访常石集团总部时的情景,公司董事长神原真人告诉我几句话:第一句是,你的眼睛必须看到三年后的国际市场;第二句是,你的嗅觉必须闻出明年的市场味道;第三句是,你的钱包必须装满两年的开销。

这三句话,其实也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备战备荒”。它告诫人们:要时刻关注和警惕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并作出超前的预测,有钱不乱花,留作粮荒时。

所以,常石集团只做本业的事,一不被房地产诱惑,二不被“互联网+”引导,创业99年来,只做一件事:造船。

我把常石集团的这种企业文化,称之为“工匠精神”,锲而不舍地、精益求精地认真去做一件事,不以追求高回报高利益为核心目标,不求一时辉煌,但求长久拥有,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诚信与品质是一切事业的保证。

常石集团的这种企业文化,让三代经营者始终专注于传统的制造产业,并因此成为该行业的风向标,能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提前进入避风港而不受摧残。长期的积累,已经使得这样的“工匠企业”对于市场有着特别的敏感和迅捷的判断。

说到日本的“工匠”,大家也一定会想起银座大街上的一家不起眼的寿司店,店主叫“小野二郎”,生于1925年,今年已是90高龄,一辈子捏寿司,已经捏了70多年。店里只有10个座位,但是却是米其林三星店,如果不提早两个月预约,绝对跨不进这家店。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店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而生下的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那就是“没出息”,必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才能体现家族的兴旺与荣耀。

也正因为这种思想作怪,爷爷绝对不会要求孙子来继承家业,而孙子也很少看得起爷爷的这一份手艺。“继承家业”往往被理解成“继承富业”,而不是继承技艺。传承的缺失,造成了技艺的流失,而技艺的流失,也就造成了文化的流失。谁都懂得这一个道理,却谁也无意去继承没有社会地位、发不了大财的“家业”,譬如做拉面、做雨伞、修皮鞋。

日本为什么有2.2万家百年以上企业呢?因为日本百年企业创办人的子孙,都以家业的历史与祖传技艺为荣,并代代相传。小野大爷的儿子就继承父业成了一名“寿司工匠”。

现在,“工匠精神”成了国内的一个热词,许多人在谈到时,往往强调了开办职业学校,培养“工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培养“工匠”的社会环境,以为培养一批职校学生,就可以培养出一批“工匠”。其实不然,营造让年轻人沉下心来去兢兢业业地学做“工匠”的氛围,才是关键!

更重要的还有企业。一家企业不专心于做好本业,而靠玩资本游戏,靠炒房地产寻求一夜暴富;或是今天开快餐店,明天改成卡拉OK,这就更谈不上“工匠”两字,更谈不上“百年”之梦。

一个“工匠”,一定是一个耐得住寂寞、抗拒得了诱惑的人,一定是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事业的人,也一定是具有“有饭吃就行”这样特殊情怀的人,它是一种“品位”。培养一名博士生容易,但是要培养一名“匠人”很难。因此,培养“工匠”的最大前提,是必须去除浮躁和功利,否则,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工匠”,自然也难以渴望百年企业的诞生。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家业小野寿司
心空无尘——小野竹乔的腔调
做寿司
我给你讲 我男朋友是玩户外的
诉衷情·赠张炳祺老先生
小野清一郎的“道义刑法”:历史、传承及反思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日本家业传承法
旋转寿司
趣味寿司
让我做你的快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