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视野下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发展策略

2016-06-13张斌易松华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借书村寨

张斌 易松华

“农村发展之所以滞后,重要的根源就是在文化上,说到底还是农民读书少、文化素质低,读书多的人都进城了。”[1]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2]从2006年《关于倡导“全民阅读”的深圳宣言》,到《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首提“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再提“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把全民阅读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幸福、个人有所作为的基础性文化工作、教育工作去抓。

农家书屋建设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全面落实“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举措。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但这与当初规划的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建设64万个“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村村有”,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未完成农家书屋建设的地域看,主要是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省际毗邻边区少数民族村寨。

1 湘黔桂毗邻边区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建设基本情况

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少数民族乡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本调查组对三省坡(湘黔桂毗邻边区的一座山脉)周边侗族和苗族村寨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民族志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贵州黎平县洪州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溪乡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独坡乡的28个村寨,4个乡镇现建有农家书屋10个。由于三省毗邻边区各少数民族村寨的历史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心理习俗具有一致性,调查组确定独坡乡的上岩坪寨侗族村寨为调查的重点,在该村住村调查54天,走访相关人员247人,召开小型座谈会5次,大型座谈会1次,记录原始数据资料14万多字,拍摄相关图片158张,重点专访了该村村委会成员和中心小学杨校长。

1.1 上岩坪寨村农家书屋的基本情况

上岩坪寨村农家书屋成立于2010年10月。书屋设在坪寨村村委活动中心。该书屋现拥有独立的一间房间作为活动场所。但书屋内的基础设施相当简陋,除了两排书架和书籍外,就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条长凳用于村民借书阅读。农家书屋共有相关书籍1200册。书籍包括六大类型:少儿类、科技类、文化教育类、生活类、法律类和经济类。该农家书屋至今没有固定的管理员,农家书屋钥匙由村委书记、妇女主任或村团支部书记掌管。村民需要借书必须先去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农家书屋已经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平时村民借书时需要登记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借阅书籍的书名和价格以及借书的日期;村民若把书籍弄掉或搞烂要按原价赔偿;借书时限为半个月以内;借书的对象是上岩和坪寨两村村民。

1.2 村民对农家书屋的了解与使用情况

在住村调查的两个月时间里,观察到“书屋”的大门几乎没开过几次。去上岩村委会大楼的人,除了村委会干部,村民寥寥无几。在走访中了解到,知道村里有农家书屋的人对书屋态度还是积极欢迎的;但是还有超过50%的村民不知道村里农家书屋的存在,去借过书的人就更少了。为了全面了解村民对农家书屋的知晓情况以及借书状况。调查组对上岩坪寨村的部分村民进行了集中座谈,参加座谈的村民有200人,其中老年人40人、中年人100人和青少年60人。调查显示:

表1

针对这些情况,调查组走访了上岩村委会石书记。石书记表示,书屋刚建立时,他通过村委会广播广播过信息,后来在广播其他事情时,也顺带广播介绍过过书屋情况。另外,开会时也号召村委会成员在村里,尤其在村集中地——鼓楼,就书屋情况向村民进行宣传。石书记还强调,在书屋建成之初,借书的人比较多,春节也有部分村民来借书的。

虽然三省坡周边少数民族村寨大都围着鼓楼聚居,村寨自然距离紧凑,但在走访中了解到建有农家书屋的村寨基本上都存在知晓难与使用少问题。

2 湘黔桂毗邻边区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尤其是对上岩坪寨村农家书屋的个案深入调查,调查组发现目前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书屋的布局与覆盖面问题

目前独坡乡的8各村寨中仅乡政府所在地的木瓜村和上岩坪寨村建设了农家书屋,临近的广西和贵州的情况和这差不多。点少面窄的情况使农家书屋这项伟大的惠民工程在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作用发挥大打折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与村寨管理者的认识与主动积极性。从县乡农家书屋发展策略看,目前是重点扶持,逐步推广,这就需要下面村寨主动与积极争取。在调查中,坪寨村的石书记就向我们表示,村里的农家书屋是他积极到县里乡里争取到的。

2.2 书屋在村寨中知晓难问题

从集中访谈和平时走访了解到,虽然通过了村寨广播传播,以及村委会的人际传播,但还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不知道村里有农家书屋的存在。这种注意力缺失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借阅行动。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广播自身不足与村民对广播的关注度不够造成的。二是,两个村寨的不同地理位置原因造成的。上岩坪寨两村,虽然交错紧密联系在一起,村寨广播除了紧邻的上岩村那些村户能够听得清晰,山坡那边坪寨村户听起来非常模糊。而坪寨村广播这几年出了故障,由于经费问题,还没有添置新的广播设备。三是,人际传播亲疏问题。虽然村委会要求村干部在村里大力宣传农家书屋情况,但村委会干部的人际传播一般限于自己熟悉的几户人家。在对两村寨的11名干部访谈中,证实了这一点。

2.3 借书难与看书难问题

从对村寨书屋管理者的走访及对村寨书屋借阅登记本的调查发现,除了书屋刚建成时有7、8个村民踊跃借书外,就只有春节期间8个村民的借书登记。村民借书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去农家书屋借书极不方便。村民表示,有时间空闲想去书屋借书时,大都是管理员不在。有时去管理员家去找她借书,而管理员一般都很忙,不大好意思打扰人家。久而久之,村民借书积极性就没了。书屋的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难看懂书籍内容。迫于生计,村里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小孩难得暑假休息时间,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大都沉迷在村农村信息服务部的网络游戏当中。留守村里的妇女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就是把书给他们,他们也很难看懂。

2.4 管理难问题

在对村支书石书记调查中了解到,书屋的管理主要由村妇女主任来兼职管理,后来村委妇女主任外出打工去了,书屋管理就移交到村委会团支书手里。而团支书作为年轻人,基本上也是在外地时间多。书屋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石书记对我也谈到管理的难度,村委会就那么几个人(书记、主任、副书记、会计和妇女主任),大家都要忙家里生计,上面的工作也很多,村里也会时不时出点事情,一般都忙不过来。再说,村里也没多余资金给管理员发工资补贴,也不好对管理员提要求,毕竟大家都是养家糊口的顶梁柱。

2.5 电子音像制品、网络资料的短缺与农家书屋资料更新问题

农家书屋自成立以来,就那一千多册图书,都是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村里也想添置点新内容,但迫于经费困难,一直难以实现。另外,电子音像制品的声像优势非常适合识字率不高,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村民,但由于条件限制,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农家书屋这方面资料非常短缺。

3 湘黔桂毗邻边区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发展策略思考

中国农村非常广大,不同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心理习惯,因此,在发展书屋工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地的不同,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囿于社会经济条件和村寨的硬件设施,目前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农家书屋普及率不高,覆盖面不广,距离“全民阅读”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之间有着良好的文化交流习俗,传统重大节庆和周边村寨重大喜庆活动,村寨之间都会聚在一起,甚至跨省拜访,举行隆重的多嘎多耶活动,在优美的芦笙歌舞中大家增进了了解与感情。因此,在三省毗邻区域少数民族村寨可以采用流动书屋形式,扩大书屋的阅读面。

3.2 关于书屋选址问题

凉亭、鼓楼和风雨桥是三省毗邻区域侗苗少数民族村寨建筑艺术特色所在,也是村寨活动的中心地带。因此,可以考虑把书屋建在村寨活动中心——鼓楼所在地,或者周边,在鼓楼安装比较明亮的照明设备。在调查组晚间的多次走访中,发现鼓楼的人非常多,是村寨中晚间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在和鼓楼休息闲聊的人攀谈了解到,他们对书屋建在鼓楼非常赞同,一致认为,这一看书的人会多很多,借阅也方便,书屋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3.3 书屋立体宣传问题

书屋的目的是给村民阅读的,这样才能实现书屋的真正目的,而如何让村民知晓,并且充分调动村民阅读积极性,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是,为弥补村广播播音宣传稍纵即逝的不足,可以考虑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平时较集中的鼓楼商店粘贴些文字广告。二是,要增强村委会人际宣传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和村党员的精英带头引导作用。三是,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个乡村文化宣传平台,村委可以托付村小老师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宣传农家书屋,并鼓励他们前去借阅。

3.4 加大资金的投入

只有拥有足够的经费才能改善农家书屋目前存在的问题,所以可以向当地政府、村委申请一定的经费,加强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呼吁社会的爱心力量、征求更多的爱心人士资助农家书屋的建设。内因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农家书屋的建设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村里自己来解决。每年春节,村里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是否可以考虑由村里组织,积极调动村年轻人的积极性,发动他们在外打工时购买一些有价值的书籍捐赠给村农家书屋。

3.5 加强村寨自身的建设

只有经济得到发展、生活得到改善,村民才会有兴趣来看书,要使村民更加重视农家书屋就必须加强村寨的建设。村民只有从书籍资料得到实惠,才会更加积极地去阅读利用书籍。因此,村委会是否可以结合书屋的信息优势发展村寨建设。这样既可为书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可以引导村民化知识学习为现实生产力,极大提高村民利用书屋的积极性。

3.6 管理制度的改善

可以考虑利用联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里有知识的青年人对村民在借书、阅读等方面进行引导,对书屋的管理制度出谋划策。可以考虑用村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退休老人(以村小学退休老师为重点,他们有退休金,不需要谋收入来生存),给一定的象征性补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3.7 书屋的建设要与解决村里问题结合起来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目前村寨一个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学校和家长的担忧和重视。在与村民谈话发现,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村寨大人对小孩最担忧的问题。而在与独坡乡中学杨校长的谈话中,杨校长也重点提到这个问题。在对独坡乡政府采访中,也看到县政府下发的关于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文件。因此,可以考虑村寨书屋的建设工作和村中心小学的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书屋看书阅读条件,把学生从游戏室拉到书屋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中国[J].中国出版,2012(6).

[2]李克强.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N].新华网,2015,3,15.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借书村寨
图图借书
无蚊村寨丁屋岭
借书
村寨——海坪彝寨
图图借书
特色村寨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